-
于施洋:二十世纪西班牙的文学杂志
从前我教过西班牙和西语美洲文学史,也教过西班牙语报刊选读,现在想起来才发现有盲区,因为“报刊”有点偏义复词的味道,让人往往重“报”轻“刊”,错过了“文学杂志”这一片美好的风景。
2019-06-22
-
翻译和研究相得益彰
中国文化走出去,必须培养一批具有多重文化知识素养积淀的学者和翻译家,作为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桥梁,这批翻译家和学者应当具有思想和创见,能够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坚守思想立场,挖掘本土学术思想和精神 我是做文学研究出身,其间开始做翻译工作,并且越做越多,从巴尔扎克开始,后又翻译《茶花女》《基督山恩仇记》等。
2019-06-21
-
冈波斯:佩索阿的狂野面具
“永远当一个会计就是我的命运。
2019-06-21
-
这部荒岛叙事的开创之作其实是作者的灵魂自传
鲁滨孙自述生于1632年,然作为一个文学人物,其文学生命开始于1719年,即《鲁滨孙漂流记》出版之时(以下简称《漂》)。
2019-06-20
-
绚烂的流离:松本清张笔下迷人的乱世
推理小说里的谋杀,可简单分为两种,一是主动杀人,为取利。
2019-06-18
-
日本平成时代文学的后现代图景
日本平成时代刚刚结束,平成时代文学的整体回顾与史学思考已经开启。
2019-06-18
-
舌尖上的哲学味道
当食物加上哲学的“奇珍异味”时,我们会“吃”出什么样的味道? 本书作者阿兰·杜卡斯有两个身份。
2019-06-17
-
战火中人性的幻灭与重生
《皮》是意大利著名作家库尔齐奥·马拉巴特的代表作,曾被改编为同名电影,为作家赢得了国际性声誉。
2019-06-17
-
安吉拉·卡特:自由女神也喝高了
文学教授纳博科夫教诲我们说,评断一部作品是否优秀,要看读者的两块肩胛骨之间有没有“微微的震颤”,这震颤有个名目,叫“美感的喜乐”。
2019-06-17
-
勒克莱齐奥成了“自家人”
勒克莱齐奥 资料图片 《文学与我们的世界——勒克莱齐奥在华文学演讲录》 [法]勒克莱齐奥 著 许钧 编 译林出版社 2017年12月11日,勒克莱齐奥先生结束在南京大学近三个月的讲学,离开南京回法国,那天我应邀在北京大学讲学,没有能够送他去机场。
关键词:  勒克莱齐奥2019-06-15
-
《佩恩先生》:小说之镜中的波拉尼奥
巴黎不属于波拉尼奥,巴黎属于科塔萨尔,但巴黎又不只属于科塔萨尔,它还属于众多二十世纪拉美作家,包括塞萨尔·巴列霍。
关键词:  波拉尼奥2019-06-14
-
李翊云:讲故事的必要距离
问:您的小说《一切都会好起来》部分情节发生在美发沙龙。
2019-06-14
-
李翊云《理由结束的地方》:一部与自我和解的小说
在美国华裔作家当中,李翊云无疑是一位功成名就的作家。
2019-06-14
-
《佩恩先生》:小说之镜中的波拉尼奥
巴黎不属于波拉尼奥,巴黎属于科塔萨尔,但巴黎又不只属于科塔萨尔,它还属于众多二十世纪拉美作家,包括塞萨尔·巴列霍。
-
《赫贝特诗集》:冷峻辞藻下燃烧的道德火焰
《赫贝特诗集》(全二册)是波兰最杰出的新古典主义哲学诗人赫贝特的诗歌集,囊括赫氏的9本诗集,400余首诗作,全面展示了这个世界大师级诗人的诗歌风貌:他的思辩和反讽、怀疑与坚执、典雅而风趣,以及他的“科吉托”。
2019-06-13
-
边界之间:翡翠绿岛爱尔兰的诗与海
一直很喜欢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这句美妙的设问:“是海洋界定陆地或陆地界定海洋?两者都从浪的撞击汲取新的意义。
2019-06-13
-
霍桑笔下“不可饶恕的罪恶”
1850年,《红字》出版,赢得广泛好评,作家霍桑终于登台亮相。
2019-06-12
-
翻开小说读音乐
在文学形式中,小说的普及度最高。
2019-06-11
-
夏日最后的草坪,村上短篇里的隐喻
比起村上春树的长篇,我好像更爱他的一些短篇,有几篇可以一读再读。
2019-06-10
-
米沃什:舍斯托夫,或绝望的纯粹性
编者按 列夫·舍斯托夫是二十世纪俄国思想家和哲学家,与别尔嘉耶夫等著名的哲学家交往甚密,却没在有生之年获得与其相当的名声。
2019-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