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动与闲暇——重读《瓦尔登湖》
梭罗生活的年代是美国历史上由农业社会向工商业社会过渡的转型期。
-
布克奖得主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书店》《蓝花》全新再版
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在1979年出人意料地以《离岸》一书获得了布克奖,那一年她63岁,她对自己的朋友说:“我知道自己是个局外人。
关键词:  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2019-08-09
-
日本文学史上的“毒妇”与“美妇”
电影《毒妇高桥阿传》,中川信夫导演,1958年 古来“才子佳人”不仅指郎才女貌,佳人亦是有才华的女子。
-
翻译的耻辱与……悲情
《翻译之耻:走向差异伦理》,[美]劳伦斯•韦努蒂著,蒋童译,商务印书馆2019年3月出版,322页,38.00元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的《翻译之耻:走向差异伦理》(蒋童译,商务印书馆,2019年3月)是一部具有鲜明特征的专著:在严谨的学术研究之中带有鲜明的情感特征和强烈的学术发展诉求,在这里可以引用“译者前言”中的一段话——“在韦努蒂为翻译及翻译学科鸣不平的声音之外,我们也感受到了韦努蒂在诚恳地期许一个没有翻译之耻、没有翻译悲情的乌托邦,他渴望一种可以让翻译稳定栖身的价值,一种属于翻译与译者自身的、健康的、良性发展的翻译文化。
2019-08-09
-
托妮·莫里森的《宠儿》意味着文学将会或者应该继续存在
2019年美国当地时间8月5日晚,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在纽约病逝,享年88岁。
-
巴恩斯的叙事散文:以睿智写死亡,以旁观者看亲友
朱利安·巴恩斯 “我哥哥质疑记忆的根本真实性,而我质疑我们渲染记忆的方式。
关键词:  朱利安•巴恩斯2019-08-07
-
谷川俊太郎:恋爱是一件小题大做的事
88岁的谷川俊太郎 七夕到了,又是一个有情人互赠礼物,表达爱意的节日。
关键词:  谷川俊太郎2019-08-07
-
走向伦理的共情:《灵力》的生态书写
琳达·霍根(Linda Hogan,1947- ),美国本土裔诗人,作家。
2019-08-07
-
诗体译文加权威底本,再看“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近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了《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精装典藏版),本套书以权威修订的1623年第一对开本为翻译底本,由我国著名莎学家、翻译家辜正坤、许渊冲和彭镜禧联袂打造的中文诗体译本。
关键词:  莎士比亚2019-08-06
-
世间再无寂寞芳心小姐
寂寞芳心小姐并不是小姐,而是一位男士。
关键词:  寂寞芳心小姐2019-08-05
-
纵剖横切小说史 立体多维看文学
中国学者写外国文学史,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关键词:  《美国小说:本土进程与多元谱系》2019-08-05
-
《秋》:用时光酿就暮秋之爱
《秋》是一本特别的书,开篇即是:“这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最糟糕的时代。
2019-08-03
-
《渺小一生》:友谊或许可以唱出史诗,却不是解药
读完《渺小一生》后,我去查了查简体版封面上那幅让人印象深刻的照片。
关键词:  渺小一生2019-08-02
-
我们为什么要读荷马?
这年头不论男女老少人人手里都有忙不完的事,谁会去关心古老又偏门的荷马?荷马是谁?他是干什么的?跟我们压根儿就没关系,凭什么要搭理他?不过当我写完荷马时,更感觉到中国的读书人需要关注荷马。
关键词:  荷马2019-08-02
-
学养型批评和理论框架批评的利弊
学养型批评是我提出的一个词。
关键词:  批评2019-08-02
-
乌托邦与……“视差之见”
《视差之见》,[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著,季广茂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629页,79.00元 在面向大海和渔村的南方,在酷热难熬的6、7月,读什么不可以,为什么偏偏要拎起斯拉沃热·齐泽克,还是那部600多页的《视差之见》(季广茂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齐泽克的理论书向来以晦涩难懂著称,这部书据说是他的哲学理论之代表作,尽管译者在“后记”中说该书与齐泽克此前著作有“质的差异”(态度更加冷静、客观和理智,思路更加清晰,行文更加流畅……),但是读起来还是很费劲的。
2019-08-02
-
《冰与火之歌》第一卷中文版图像小说出版
近日《冰与火之歌》第一卷《权力的游戏》中文版图像小说出版。
关键词:  冰与火之歌2019-08-01
-
《工作漂流》:日本“冰河期”职场的人间观察
好的大学毕业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吗? 一份工作对你的人生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或者说,公司和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是在一个公司干到底,还是不断跳槽找到好工作? 对八个不同职业,但出生于同一时代的日本青年进行跟踪采访,日本纪实作家稻泉连的纪实文学作品《工作漂流》试图用这些人的真实经历与我们一起探寻以上问题的答案。
关键词:  工作漂流2019-08-01
-
《爱与圣奥古斯丁》:重新发现阿伦特
《爱与圣奥古斯丁》,[美]汉娜·阿伦特著,[美]J. V. 斯考特、J. V. 斯塔克编,王寅丽、池伟添译,漓江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348页,55.00元 汉娜·阿伦特1929年在她的导师,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奥古斯丁的爱的概念》(Der Liebesbegriff bei Augustin),这是她登上学术舞台的首部著作,1929年由施普林格出版社在柏林出版。
2019-08-01
-
《至暗时刻》:至暗即光明之始
前一阵民间流传一段视频,电影《至暗时刻》中丘吉尔在英国国会下议院发表的那次著名演说“我们将战斗到底”,被配上了沪语版“垃圾分类总动员”的台词,让“丘吉尔”也为上海的垃圾分类贡献了一点力量。
关键词:  至暗时刻2019-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