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不只是你自己
《我包罗万象》[英]埃德·扬 著 郑李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二○一九年七月版) 对于形态微小、构造简单、要在高倍数显微镜下才能看清面貌的微生物,我们看似熟悉实则陌生。
关键词:  我包罗万象2019-09-02
-
由艾略特《但丁与我的意义》想到的
经典论著,不仅是史上杰出智慧者思想言行的记录,还有天意下达、人神共舞之可能。
关键词:  《但丁与我的意义》2019-09-01
-
《佩恩先生》:触摸荒诞迷雾中的真相
《佩恩先生》[智利]罗贝托·波拉尼奥/著,朱景冬/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5月版 “我将死在暴雨的巴黎”是秘鲁诗人巴列霍在诗中的句子,而在1938年,他的死印证了这句预言般的诗句。
-
扎迪·史密斯,《白牙》和“多动症现实主义”
史密斯的母亲1969年从牙买加移民到英国,父亲是英国人。
关键词:  扎迪·史密斯2019-08-30
-
《七河之地》:七河已涸,印度难渡
一直以来倾心于南亚研究的我,对《七河之地:印度地理史略》(Land of the Seven Rivers: A Brief History of India’s Geography)并不陌生,但始终无缘得读此书。
关键词:  七河之地2019-08-30
-
仍然值得回顾的……“革命之年”
《1848:革命之年》,[美]迈克•拉波特 著,郭东波、杜利敏 译,纸间悦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9年7月出版,496页,92.00元 近日读美国现代革命史学者迈克•拉波特的《1848:革命之年》(郭东波、杜利敏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9年7月),想起70年代末在课堂上学到这一段历史的时候,感觉头绪很纷乱,那时候我们用的那本西方近代史教材读起来也比较枯燥无味,记忆较深的反而是老师讲述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1848年革命的论述。
关键词:  1848:革命之年2019-08-30
-
他与自己对峙,也把读者架在了火上
书信是一种无法定义的写作。
关键词:  詹姆斯·鲍德温2019-08-30
-
《巴黎圣母院》为何没有消灭巴黎圣母院?
维克多·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表达过一个有意思的观点:“书籍将要消灭建筑”。
关键词:  巴黎圣母院2019-08-28
-
两部英译欧洲十四行诗集
今年买书是开始网上购书以来最少的一年,这与个人收入减少有关,与书价和邮费剧增也不无关系。
-
美国文学研究的历史源流及当代发展
美国文学的历史并不长,美国文学研究获得独立学科地位的时间则更短。
关键词:  美国文学2019-08-27
-
坂本龙马:站在“明治维新”反面的人
1853年6月3日傍晚,四艘吐着浓烟的黑色铁船出现在日本神奈川浦贺海岸外。
-
马丁·路德·金发明了FREESTYLE?
马哈丽亚·杰克逊 《乐队的夏天》的热播让参与节目的乐队得到了众多关注,也让音乐知识流行起来,最新出版的《如何假装懂音乐》,用轻松幽默讲故事的风格,带领读者回顾了20世纪20年代以来世界流行音乐的百年发展史,简明扼要又风趣幽默,用轻松语调囊括了30多种流行音乐的主要风格。
关键词:  福音音乐2019-08-27
-
当代文学海外传播发生巨变
《三体》英文版 百度图片 文学是一个时代记录者,也是最为喜闻乐见的传播者。
2019-08-26
-
卡尔维诺:冬夜里有一台计算机
继《人类愚蠢辞典》之后,意大利“国民科普爷爷”奥迪弗雷迪又推出《叛逆的思想家:在不科学的年代告别愚蠢》,再次怒怼形形色色的愚蠢思想,献给每一个独立思考的读者。
2019-08-26
-
伊坂幸太郎新作《鲸头国王》尝鲜书画合璧
日本文坛独树一帜的新锐作家伊坂幸太郎,曾与东野圭吾、村上春树一起包揽权威书评杂志《达芬奇》票选最受欢迎男作家前三名。
关键词:  伊坂幸太郎2019-08-26
-
圣彼得堡的夏日
圣彼得堡被称作北方威尼斯。
关键词:  圣彼得堡2019-08-22
-
“双重人格的暴发户”:梅特涅眼中的拿破仑
1806年8月3日,梅特涅在上任拜会塔列朗的同时,也向他递交了国书。
关键词:  拿破仑2019-08-21
-
《气候赌场》:垃圾分类或扭转地球变暖命运
8月18日下午,东方出版中心在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举办了《气候赌场》新书发布会,该书中文版译者、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为读者做了专题演讲,就如何用经济学应对气候问题、“扭转地球变暖命运”给出了独家解读。
2019-08-20
-
《中性》:一部现代史诗
《中性》是美国作家杰弗里·尤金尼德斯的第二部小说。
2019-08-19
-
未来世界无界
《世界无界》[美]沈本汉 著 陈迪 译 上海大学出版社(二○一九年七月版) 中国的俞敏洪、印度的希夫·坎姆卡、秘鲁的罗莎娜·拉莫斯·维丽塔……他们究竟有什么共同之处?为什么会出现在同一本书中,成为沃顿商学院前副院长甄选的主人公?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地区,拥有几乎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但似乎有一条隐形的线将他们串联起来,或者说,他们拥有一种共同的身份:世界公民。
2019-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