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尤瓦尔·赫拉利:中国人更加深刻地了解技术革命的两面性
我们处在一个快速变化却又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
2018-10-26
-
“俄耳甫斯诗译丛”出版: 唯有他们立于心的顶峰
近日,译林出版社出版了“俄耳甫斯诗译丛”,目前出版的第一辑中包括《风景中的少年:霍夫曼斯塔尔诗文选》《覆舟的愉悦:翁加雷蒂诗选》《致后代:布莱希特诗选》《愤怒与神秘:勒内·夏尔诗选》《花与恶心:安德拉德诗选》。
2018-10-26
-
读诗,一种轻奢
上周末的单向空间花家地店,诗意荡漾。
2018-10-26
-
完整呈现米沃什的诗歌全貌
切斯瓦夫·米沃什是波兰诗人,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精通多种语言,但是一生坚持用母语波兰文写作,在米沃什看来诗歌是时代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他一直坚持用诗歌去捕捉可以触之的真相。
2018-10-21
-
为《尤利西斯》而战
文学史不是一幅风景画,而是一个战场。
2018-10-20
-
挪威国王出席《蒙克全集》中文版首发式
10月16日,汇集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爱德华·蒙克画作的《蒙克全集》(4卷)中文版首发式在挪威王国驻华大使馆举行。
2018-10-18
-
2018布克奖揭晓 56岁北爱尔兰女作家伯恩斯《送奶人》获奖
2018英国布克小说奖于当地时间10月16日晚21:45分在伦敦颁出,56岁的北爱尔兰女作家安娜·伯恩斯(Anna Burns)凭借《送奶人》(Milkman)获奖。
2018-10-17
-
中国文学翻译“走出去”
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10-17
-
中国类型小说正成为海外版权市场新宠
第70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昨天闭幕,无论是首次以中国作家个体命名的 “麦家文学之夜”版权推介,还是科幻作家刘慈欣与海外出版商的现场对谈,均大获成功。
2018-10-16
-
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成法兰克福书展媒体论坛焦点
中国作家刘慈欣13日亮相正在此间举行的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受邀出席多场重要对话和论坛活动,成为媒体和海外读者关注的焦点。
2018-10-16
-
“勇敢地写作吧,找到你的读者”
美国魔幻作家杰夫·惠勒骄傲地展示着他一家人在北京合影的照片,他和五个孩子紧紧相依,看起来特别温馨。
2018-10-16
-
阿赫玛托娃诗文集三卷本出版
最近,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了三卷本“阿赫玛托娃诗文集”,分别是长诗卷《安魂曲》、短诗卷《我会爱》和散文卷《回忆与随笔》。
2018-10-16
-
立一个自足于文本的“深度时间”
英国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曾说“时间是一种幻觉”,时间这个命题在人类诞生之际,便渗透进每个人的生活中。
2018-10-14
-
瑞典文学院院士被要求辞职
瑞典文学院12日要求牵涉性侵丑闻的摄影师让—克洛德·阿尔诺的妻子、文学院院士卡塔琳娜·弗罗斯滕松主动辞职,否则将再次着手调查后者涉嫌违反文学院规定。
2018-10-14
-
《我的焦虑是一束火花》:阿多尼斯新书在宁首发
10月3日下午,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在南京先锋书店举办《我的焦虑是一束火花》新书首发式暨读者见面会。
2018-10-14
-
他们影响了世界
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暂停颁发,热闹的竞猜也因此偃旗息鼓。
2018-10-13
-
法兰克福书展开幕日:传递多元价值观,麦家、刘慈欣受关注
当地时间周二晚间(9日),第70届法兰克福书展宣布正式开幕。
2018-10-11
-
法兰克福“麦家之夜”,英国出版社继《三体》后又推《风声》
当地时间10月9日晚,全球规模最大的书展法兰克福书展拉开帷幕。
2018-10-11
-
一个世纪的诗意优雅——王智量教授和俄罗斯文学
10月7日下午,海上市民诗歌馆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91岁高龄的著名翻译家王智量先生。
2018-10-10
-
法兰克福书展:以太平天国为背景的小说入围德语图书奖
2018年第14届德国图书奖将于10月8日的法兰克福书展上正式揭晓,入围短名单的共有6部作品,上图中从左至右依次为: 玛利亚·西西莉亚·巴贝塔(Maria Celcilia Barbetta):《照亮这暗夜》(Nachtleuchten) 马克西姆·比勒(Maxim Biller):《六只箱子》(Sechs Koffer) 尼诺·哈拉蒂奇维利(Nino Haratischwili):《猫与将军》(Die Katze und der General) 英格-玛利亚·马尔克(Inger-Maria Mahlke):《群岛》(Archipel) 苏珊娜·霍克尔(Susanne Röckel):《鸟神》(Vogelgott) 施益坚(Stephan Thome):《蛮夷的上帝》(Gott der Barbaren) 入围的六位作家身上几乎都有着明显的跨文化背景:巴贝塔出生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24岁获得奖学金到德国攻读学位,她用德语写作是在用外语写作;比勒出生于布拉格,父母是俄罗斯犹太人;哈拉蒂奇维利则是格鲁吉亚人,20岁时因为学业来到德国汉堡;霍克尔除了作家的身份,同时也是位英语、法语翻译;施益坚则将宝岛台湾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有着“犯罪学学者”背景的女作家马尔克可能是唯一没有任何异域文化标签的入围者。
2018-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