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可凡:祖母教我做一个好人
总是梦见祖母 星移斗转,岁月更替。
2025-06-11
-
胡适心目中理想的年谱与传记文学
一 宋广波著《胡适年谱长编》,九册五百多万字,可谓皇皇巨著。
2025-06-10
-
铸新留影
1931年,厂甸小吃摊背后的铸新外墙上,挂着齐白石最“拉风”的照片。
2025-06-10
-
冰心与梁实秋跨越时光的友谊
在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作家冰心和梁实秋皆以从容优雅的散文著称,一个情感细腻,文笔秀美,风格清新,深受女性和青少年读者的喜爱;一个学识渊博,洒脱凝练,诙谐轻快,颇得知识阶层的推崇。
2025-06-10
-
陈焕章:从东方进士到西方博士
百余年前,一位身着长衫的晚清进士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用英文写就的博士论文《孔门理财学》,竟让“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发出“梳理孔子之后的经济史时,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类似于现代经济学家的做法”的赞叹,让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反复征引,更让美国新政时期的农业改革以“常平仓”为名向中国取经。
2025-06-09
-
黄裳集外跋文拾遗
一 国家图书馆藏清抄本《柳塘外集》是黄裳的旧藏,封面题记,“《柳塘外集》二卷,吴兔床藏抄本,丙申(1956)夏,黄裳挥汗记”,扉页有一大段跋文,“此拜经楼旧藏抄本《柳塘外集》二卷,与四库馆所收四卷本不同,抄手甚旧,余所蓄清初抄本往往类此。
2025-06-09
-
集体记忆与历史重述
一、引言:“记忆的转向” 左翼作家对“左翼文学”的回忆自1933年丁玲被捕后而引发,至新时期形成集体性的回忆热潮,与“延安文艺”回忆双峰并峙,同时构成现代中国重大而又意味深长的文化景观。
2025-06-06
-
一边战斗,一边学习:在晋察冀游击办学的华北联大
1937年10月,毛泽东在庆祝陕北公学成立的题词中,对革命文化队伍应具有的精神品格进行了明确的阐释:“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
2025-06-06
-
林则徐的家书
最近读到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前后写给夫人的几封家书,感触颇深。
2025-06-06
-
买书读书,是我的一种“呼吸”方式
《王国维遗书》手迹 《王国维遗书》 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 在我的书房里,有一部放在案头的《王国维遗书》,一共16册,平装32开,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9月版,源自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的一个影印本,封面上“王国维遗书”五个字,为罗振玉(系金石学家、校勘学家、古文字学家)所书,并钤有“罗印振玉”阴文方章。
2025-06-06
-
《团结就是力量》这样诞生
《团结就是力量》是中华民族在血与火的历史中锻造出的抗战精神的写照。
2025-06-05
-
编辑的文学史意义 ——读《书事余墨》
在传统认知中,文学书籍的编辑常被视为文学创作的“幕后工作者”。
2025-06-05
-
隐于《蒋维乔日记》背后的武进文献征存社
沈燮元先生不止一次告诉我,说他早年曾记了几年日记,里面涉及不少学术界的名人,可惜没能坚持下来,不然到晚年可能也会成为有用的材料。
2025-06-05
-
跟原本的徐光耀一起成长
一 嘘一口气,再嘘一口气。
2025-06-05
-
严家炎 “未刊手稿”:施蛰存与显尼志勒
(注:这份未刊手稿写于20 世纪80 年代初,为严家炎先生研究新感觉派小说的读书笔记。
2025-06-04
-
一生有光:“小人物”邵贻裘的光华情缘
日月光华,星河璀璨。
2025-06-04
-
叶圣陶1949年应邀“北上”的前前后后
大时代会影响个人的命运,而个人的选择又会影响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2025-06-03
-
延安西路上的“夜半歌声”
完全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恐怖,黑幕下一个被毁容者,露出狰狞的面目,爆发“热血”的吼声…… 本文要说的“夜半歌声”,温润、可爱且动听,也非出自“戏院顶楼”。
2025-06-03
-
雷启立 :徐中玉先生二三事
为纪念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教育家,新中国文艺理论研究的开拓者和领路人之一徐中玉先生诞辰110周年,推动中国文论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华东师大中文系举办了一场学术研讨会。
2025-06-03
-
五卅运动与《热血日报》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当晚,在陈独秀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紧急会议上,决定成立行动委员会领导五卅运动,同时,决定由中央主管宣传工作的瞿秋白负责创办一份报纸,以加强党对民众参加反帝斗争的领导、宣传和动员,揭露帝国主义者的屠杀罪恶,同反动军阀进行坚决斗争。
2025-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