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煜:片言只语话《淑女》
酣畅淋漓。
2024-06-25
-
以铁人精神书写新时代“铁人”
崔英春多年来扎根油田,坚持书写大庆石油人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2024-06-24
-
《石头城》:抗战中的个体命运书写
抗战题材小说兴起的上世纪30年代,作家们的爱国意识和左翼文艺运动助力文艺转变为“武器”。
2024-06-24
-
印象记:说说倪学礼
1 倪学礼很有才华,而且富有激情。
2024-06-24
-
《绝弈》:向上的阶梯
当代人热衷谈论时代困境,但他们遇到的很多困境,其实有点像一百多年前英国作家埃德温·A·艾勃特描述过的那个平面国里的困境。
2024-06-24
-
“九十年代诗学”的终结:个人化、历史意识以及“伦理的诗学”
一 记得上次一行提出了当代诗坛的“绝境”一说,发射了一些比较猛烈的炮火,当时我因为别的原因没有到场,如果到场,我也会给“九十年代诗学”补上一刀。
2024-06-24
-
《微不足道的一切》:人性的逼仄与敞开
或许与信河街早已成为作家哲贵的文学地标有关,他这部副标题被专门标明为“献给我的父亲”的中篇小说《微不足道的一切》(载《收获》2024年第3期),所讲述的,依然是发生在信河街的故事,其全部故事也都聚焦在了一个家庭的三代人之间。
2024-06-24
-
《幸福的种子》:找寻独属于个人记忆的故乡和归属感
找寻独属于个人记忆的故乡和归属感,是人们内心最温暖的存在。
2024-06-24
-
《有书香的地方》:阅读是一桩国家大事
聂震宁新近出版的长篇纪实作品《有书香的地方:中国全民阅读纪事》属于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
2024-06-24
-
《金翅鱼之歌》:“鱼道”也是生态保护和发展之道
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开篇就描绘了因为滥用杀虫剂导致鸟类灭绝性死亡,原本百鸟谐鸣的春天被奇怪的寂静所笼罩的恐怖场景。
2024-06-24
-
化煤为美,破解高污染产业生态转型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是一篇大文章,实践证明这篇文章完全可以做好”。
2024-06-24
-
《苹果红了》:书写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人间世相
反映时代变迁,描绘普通人的精神新变,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旨归。
2024-06-24
-
《江如练》:细说百里漓江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2024-06-23
-
《驮着魂灵的马》:严酷的生存环境与人性的光辉相映衬
2021年5月,《小说月报》选载了娜仁高娃的短篇小说《驮着魂灵的马》。
2024-06-23
-
少女幽深的精神迷宫——评殳俏《女字旁》
在大多数关于女性议题的叙述里,父权永远是天然的对立面,而那些关于命运对抗的章节,首先让我想起张爱玲在《雷峰塔》中写到的幽禁琵琶的阁楼。
2024-06-23
-
颜歌:到世界去与回故乡来
一 颜歌是“80后”作家里一个独特的存在。
2024-06-23
-
说话的重要性: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刘震云的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是当代文学中比较接近旧白话世情小说的一部作品。
2024-06-23
-
保持对绝对真相的警惕
在当代文坛,许春樵不算那种大红大紫的作家,但他有自己坚守的东西。
2024-06-21
-
六种元素:陆源的文学张力
记得有位作家说过大致如下的话:在自传中,除了自己,剩下都是真实的。
2024-06-21
-
繁复之眼透视下的女性心灵史
当我们还沉浸在“花诗”带来的芬芳与幽微、“空白之地”带来的荒野与旷远时,张映姝正跳出自我,不断强化诗写能力,打破原有写作轨道,用她广博的视野贯通敏锐的观察去挑战更为广阔的语境,又最新出版诗集《她·们》,以女性主题为我们带来了这一视角的全新诗写样本。
202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