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报国的史诗书写
稀土不是土,而是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
2024-07-04
-
《东北故事集》:它们在掌心缓缓升温,直到传出悠远的歌声
迟子建的《东北故事集》让我想起儿时读过的一篇童话。
2024-07-04
-
创伤世界的救赎幻象——于潇湉创作论
摘要:于潇湉的创作经历了两次转型,她在“残缺处境”中启动主体对人生价值的“追寻”,并通过“疼痛美学”使之与“自身”真正遭遇,回答关于生命意义的拷问,完成了一场对人生的存在主义式精神分析。
2024-07-03
-
一生都走在回家的路上
“乡愁”在词典中是一个简单的名词,但它代表着一种深沉而珍贵的情感,无所不在,不仅含有对故乡、故土的怀念和依恋,更糅合了对土地、乡村的感悟和尊重。
2024-07-03
-
房伟《石头城》:跨越三重维度的历史视野
《石头城》是作家房伟的又一长篇力作。
2024-07-03
-
《金翅鱼之歌》的真与幻
长篇小说《金翅鱼之歌》以建筑设计师陈集科守护金塘河流域的金翅鱼洄游为主线,将山乡脱贫、资源开发与保护生态等题材融为一体,努力展现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发展可持续发展时代大背景下的平凡人生。
2024-07-03
-
《单眼凝视》:寻找生活中的善良与温暖
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当前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着善与温暖的匮乏。
2024-07-03
-
诗性与童心的照亮
这本散文集充满了纯真的诗性。
2024-07-03
-
《华夏第一公园》: “百年公园”中的城与人
这是一部带着叙事破碎感与荒诞气息的作品,它极富年代感,有深深的历史印记,但同时又如此贴近现实,立足于民间,还原了底层小人物日常生活的常态,带着一丝近乎极致的残酷。
2024-07-03
-
时间性·民间性·地方性——论津子围《大辽河》的历史文化价值
“走一条河,就是走人的一生。
2024-07-03
-
长篇小说《苹果红了》:瞩目青春的力量
近年来,“新东北文学”及相关的地方性写作,已成为学界持续关注的热点。
2024-07-03
-
国家叙事及其他——关于重大题材创作问题的笔记
1 在文学创作中,写什么一直是首要的问题,是每个创作者从生活进入创作阶段时首先面临的选择。
2024-07-03
-
戴冰《大蛇》:是奢,是舍,也是赦
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变得无足轻重了,除了这条活在小镇居民口传中的大蛇。
2024-07-02
-
《能往前走 便是幸福》:表里山河的幸福之路
杨合的散文集《能往前走 便是幸福》于2023年7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2024-07-02
-
雪漠《娑萨朗》:由我在,见澄明
在《存在与时间》里,海德格尔提出死亡和虚无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恐惧。
2024-07-02
-
永远不放弃的是对生活的感知
读罢《南疆木器》,恍然觉得自己已经忽视了生活许久。
2024-07-02
-
《误入孤城》:新时代海外华文文学的历史中国叙事
原标题:新时代海外华文文学的历史中国叙事——以陈河长篇小说《误入孤城》为例证的思考 近年来知名海外华人作家陈河新作不断,《十月·长篇小说》2023年第4期发表了其长篇小说力作《误入孤城》,单行本由十月文艺出版社2024年1月1日出版。
2024-07-01
-
《强国记》:强国梦的现实演绎与激情抒写
长于书写“大国重器”的作家徐剑近期与李玉梅合作撰写出版了长篇报告文学《强国记——中国知识产权的力量》。
2024-07-01
-
回望林徽因的山河岁月
梁再冰有一张母亲林徽因的照片,非常喜爱,一直珍藏在身边——那是林徽因俯身与尚在襁褓中的梁再冰的合影。
2024-07-01
-
《买话》:那些隐秘所塑造的命运
阔别十八年的广西三剑客之一作家鬼子,2024年4月携最新长篇小说《买话》归来。
2024-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