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台灯光:戏剧的另一位视觉导演
舞台灯光也是戏剧的视觉导演,是舞台时空的编织者和情感的放大器。
2025-04-30
-
共绘音乐与科技未来图景
2025“数字缪斯”展演作品《蝶——旋律与光影的沉浸音乐现场》。
2025-04-29
-
音乐剧《速记员》:以“去英雄化”方式重塑英雄
历经四年打磨的音乐剧《速记员》3.0版本近日登台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该剧以革命者沈安娜的潜伏生涯为蓝本,不仅突破传统红色题材的叙事框架,更以音乐、表演与舞台设计的创新,为观众呈现了一部兼具历史厚重感与人性温度的难得之作。
2025-04-29
-
从“种子”到舞台的“绽放”
话剧《卿卿误我》,孵化展示剧照 3年组织孵化、1304部剧本申请、169部剧本入库、36部片段呈现、9部完成商演——这组数字勾勒出“新时代首都剧本孵化项目”的规模与轮廓,也探索出戏剧人才培养的北京经验:以机制创新培育创作人才,以精品输送提振戏剧舞台,以文化赋能润泽社会。
2025-04-28
-
国家大剧院联手首都图书馆共迎世界读书日
国家大剧院联手首都图书馆举办了经典文艺作品诵读会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时,国家大剧院第三届“4·23读书周”活动正式启动。
2025-04-24
-
《百合花》:献给母亲和革命先辈的礼物
红色基因如潺潺流水,浸润着上海的城市血脉,赋予文艺创作深沉而鲜活的生命力。
2025-04-24
-
吟咏春天的歌曲 汇成历史与现实的交响
丰子恺据李叔同的《春游》所作的画作。
2025-04-23
-
《我食故我在》:厨房里的身份认同
观众席正对一张方桌,桌上的电热水壶烧着水,预热的电磁炉上摆砂锅,围炉有切块的牛肉和蔬菜,有豆子和干面条,香料和油一应俱全,杯碗瓢盆悬在桌上方。
2025-04-22
-
舞台剧《清明上河图密码》:当悬疑叙事遇上宋韵美学
长篇悬疑推理小说《清明上河图密码》一经面世便引起关注,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创作的舞台剧版好评如潮。
2025-04-22
-
古典与流行,交织“好莱坞”梦幻沉浮
音乐剧《日落大道》男主角乔·吉里斯那富有深意的台词:“难道你不知道,最伟大的作品诞生于最卑微的时刻?”或许浓缩了本剧最深刻的人性洞悉,也是对“好莱坞”电影工业时代最辛辣的反讽。
2025-04-22
-
“第二现场”让好戏跨越山海
4月19日,国家大剧院戏剧场里,话剧《林则徐》再次开演。
2025-04-22
-
桥,走向遥远的伫立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唐·赵嘏《钱塘》),谁敢在这样的钱塘江上搭桥锁浪,凭栏而眺,任无数白鬃烈马桥下奔腾,敢自面向遥远,高亢豪歌? 正是我们中国人。
2025-04-21
-
舞蹈创作需要提高文学性表达
文学与舞蹈,作为由不同符号系统构成的艺术世界,其语言载体属性的差异形成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与审美特点。
2025-04-16
-
毕飞宇小说《青衣》歌剧版将首演,华东师大声乐教授担纲主角
4月25日-26日,改编自毕飞宇小说《青衣》的同名原创歌剧要在上海首演。
2025-04-15
-
当于佩尔遇上契诃夫,法语版《樱桃园》演绎穿越时代的启示
2025年4月11日,由蒂亚戈执导、于佩尔主演的《樱桃园》在上海文化广场首演。
2025-04-15
-
《杏仁豆腐心》:沉浸剧场治愈痛苦与破碎
从戏剧领域转战电影创作但仍不忘剧场舞台的饶晓志导演,对话剧《杏仁豆腐心》这部作品可谓情有独钟。
2025-04-15
-
那一幅幅著名的自画像,都是她内心的化身
继《香奈儿:潮流教主传奇一生》之后,香港芭蕾舞团再次将舞台焦点对准传奇女性,联手编舞家奥乔亚,用舞蹈形式向墨西哥画家芙烈达(常译作弗里达)致敬。
2025-04-11
-
戏曲艺术:于行当中见人物
行当是中国戏曲特有的表演体制,反映着演员生、旦、净、丑不同的分工,既是演员表演技艺类型化的体现,也是对戏曲剧目中人物性格的框架式概括,有“一表其人在剧中之地位;二表其品性之善恶;三表其气质之刚柔”的功效。
2025-04-09
-
用戏剧创作为时代注入文学的光辉
话剧《我们的荆轲》剧照 李春光 摄 作为当代著名作家,戏剧文学创作一直是莫言创作中的重要一翼。
2025-04-07
-
观演礼仪:剧场里的文明对话
现代社会中,观看演出是重要的文化生活方式。
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