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剧《桃花扇》:戏曲美学在歌剧舞台延续
《桃花扇》是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创作的传奇剧本,在昆曲、黄梅戏等戏曲舞台上长演不衰。
2025-04-01
-
戏剧滋养一座城
春和景明,“世界文学之都”南京迎来“戏剧的春天”。
2025-04-01
-
诗化演绎“红楼”的更多可能
越剧《织造府》,李晓旭分饰剧中的贾宝玉(左)和曹雪芹(右) 南京市越剧团创排的越剧《织造府》作为“金陵三部曲”的收官之作,较之前两部——《乌衣巷》和《凤凰台》,更具“新质”特征。
2025-03-31
-
传统的基因,亦能孕育出最为当代的艺术生命
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演奏家薛苏里倾情演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记不清听过多少遍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了,那九曲回肠的旋律,绵绵不绝,每一次都深深打动我的心房。
2025-03-31
-
新作vs经典,接连激发舞台活力
“浦东、浦西两边都在演出,全城《暗恋桃花源》。
2025-03-29
-
孙颖:用“身感美学” 激活古典舞的现代灵魂
孙颖先生在课堂上与师生讨论(拍摄于2007年前后) 中国古典舞是一种“后发传统”,其根基在于对传统审美文化的辨析与梳理,并通过对特定艺术美学传统的深入解析与创新演绎,最终形成的独特艺术形态。
2025-03-28
-
如何擦亮戏曲名牌?
西安三意社演出现场 易俗社百年博物馆前的雕塑 和86岁的王爱爱老师一起座谈时,我忍不住流出眼泪。
2025-03-28
-
中国街舞刮起浩荡“东风”
街舞剧场《借东风》聚焦“风”这一独具中华文化韵味的意象展开创作,探寻“逍遥忘我”“万物并育”的东方哲思。
2025-03-27
-
追求沉浸的形式,更要讲求演艺的品质
近年来,沉浸式演艺以特有的场景感与参与性,赢得年轻人的追捧。
2025-03-27
-
舞剧演出应构建公平的观演关系
近日,某些舞剧演出在售票时不公布具体场次演员名单,让观众“开盲盒”。
2025-03-26
-
《白蛇传》《红楼梦》两大IP撬动剧场立体生态
国粹京剧、典雅昆曲、江南评弹、浙江婺剧演绎的《白蛇传》有着各自怎样的精彩?戏曲、民族乐、芭蕾舞如何释放《红楼梦》的魅力?艺术与生活交汇共生的时代,剧场不仅仅是观演的空间,而是深深扎根于日常、润物无声的文化沃土。
2025-03-25
-
昆剧《诗宴·唐才子传》:以昆曲之美再现唐诗风韵
由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三代艺术家联袂演出的新编昆剧《诗宴·唐才子传》3月21日在京上演,将唐诗的浪漫与昆曲的雅致融为一体,唤起当代观众血脉中的文化基因,踏上以诗为媒的精神寻根之旅。
2025-03-25
-
济南首届戏剧季开幕
“黄河滩区顶呱呱,美丽景色人人夸。
2025-03-25
-
敦煌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创新结合
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充满科技感的舞台演出效果 中国国家话剧院供图 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通过超清数字影音技术和新媒体传输技术,为观众带来“数字演艺”的震撼效果和全新体验。
2025-03-24
-
阿朵原创舞台剧《天生傲骨》亮相京城
3月21日至23日,阿朵原创舞台剧《天生傲骨》在北京保利剧院精彩亮相。
2025-03-21
-
戏曲流派不是独奏,而是协奏
因为京剧发展规律使然,这两年来京剧大师的纪念活动自然多了起来;但是不少同仁都有这样的一个感叹:针对大师的艺术贡献,我们似乎并没有多少新的认知,艺术研究、流派总结也缺乏新的学术开拓。
2025-03-20
-
话剧《谁在敲门》在渝首演
3月16日晚,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联合指导,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话剧院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话剧《谁在敲门》在重庆大剧院首演,为观众带来一场关于时代变迁与人性光辉的视听盛宴。
2025-03-19
-
昆曲《玉簪记》:古戏楼中品味经典之妙
作为昆曲舞台上久演不衰的经典,根据明代戏剧家高濂创作的传奇剧本改编的《玉簪记》,以南宋时期书生潘必正与女贞观道姑陈妙常冲破礼教束缚的爱情故事为核心,将琴棋诗画的文人意趣与含蓄隽永的情感表达融为一体。
2025-03-18
-
以“天庭打工人”视角重构西游故事
“西天取经庆功大会”揭开了天庭的秘密,太白金星和观音菩萨竟是“职场老油条”……3月14日至16日,由刘天池导演、根据马伯庸同名小说改编的舞台剧《太白金星有点烦》在北京保利剧院热演。
2025-03-18
-
叶小纲《第五交响曲“鲁迅”》发行: 让年轻一代听见鲁迅的“真声音”
3月15日,国家大剧院音乐厂牌NCPA Classics联合德国朔特音乐(Schott Music)出版集团旗下Wergo厂牌推出的《第五交响曲“鲁迅”》,在国家大剧院成功举办唱片分享会。
2025-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