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朱朝敏:好作品布满了岁月的年轮

来源:《小说月报》 |   2020年04月16日08:12

朱朝敏,湖北宜昌人。已出版散文集《她们》《涉江》《开败时间的花朵》、小说集《遁走曲》《鱼尾裙》等。曾获第四届冰心散文奖、《西北军事文学》年度优秀中篇小说奖、湖北省新屈原文学奖、湖北省第八届屈原文艺人才奖等。小说、散文多次被转载并进入年选。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协签约作家。

作家现在时 

问:请您介绍一下最近读过的某本书。

朱朝敏:阿特伍德的小说《别名格蕾丝》,是作者对许多年前一桩臭名昭著的杀人案件进行调查后写作的。它建立在资料阅读和新闻报道的基础之上,是以阿特伍德的视野对案件及各类人物心理的多维度解读,表现了作家精准的心理分析能力和情景再现能力。她的确将写作当成了生命,这也是我们期待她下一部作品的原因——肯定会更棒。由此我们相信,好作品布满了岁月的年轮,沧桑即智慧。

问:是否有一部文学作品,曾让您感叹:如果它是由我所写该有多好?

朱朝敏:有两部作品曾让我如此感叹。一部是格非老师的《隐身衣》,我看完后,心中波涛起伏,许久不能平静。《隐身衣》既能较好地传承古典文学魅力,又能发扬叙述先锋精神。格非老师书写的当下生活,永远只能发生在我们这片国土上。这片国土上生活的世俗人,被时代捆绑,有着这样那样的弱点,骨骼却不乏清奇,让人难忘。还有一部是阿特伍德的《盲刺客》,我很喜欢。一位上岁数的老太,却一点也不臣服于年纪的束缚,在叙述上创新,进行文本的多层次探索。我就想,要是我写出这样的作品,该多好。

问:您开始小说创作的动力或者灵感来源于哪里?

朱朝敏:每当生活中有一些细节狠狠击中心灵时,我心中就会产生一种想要表达的冲动。这种冲动大概就是我写小说的动力。

问:自己作品中有哪一部,因为创作过程之难忘,让您对其有特殊的感情?

朱朝敏:我有部关于精准扶贫的纪实作品即将出版。我本人参加了精准扶贫工作,比较了解它的艰巨。我的理解是,实施精准扶贫这项国策,乡村已然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说到底还是反映在每个人的生活上。如何记录人们的心理状况和精神诉求,实际是作家对生活的再次认识。这样的记录艰难,却提供了一种开阔视野的机会。

问:除了写作之外,您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朱朝敏:我常常想,如果不写作,我肯定是一位心理咨询师或瑜伽老师。我很早就拿下了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我一直相信荣格的话:世界悬于一线,那根线就是人的心灵。这也是艰难的,但我很想拥有此类才华。再者,我一直坚持练瑜伽,几乎每天,有四年了,高难度的手倒立、头倒立我都会。瑜伽告诉我什么?告诉我,学会与这个世界同息换气,这是一辈子的事情。

问:请向读者推荐几本您心目中的理想小说。

朱朝敏:纳博科夫的《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阿特伍德的《盲刺客》《别名格蕾丝》,格非的《隐身衣》,阿兰达蒂·洛伊的《微物之神》,金庸的所有小说,王尔德的《小王子》,加缪的《鼠疫》。

——《小说月报》2020年第4期封二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