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跨越重洋的玫瑰——中外诗歌互译沙龙”举行

来源:文学报 | 何晶  2018年11月08日10:50

10月27-28日,由江苏省作协、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昆山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扬子江诗刊》、昆山市张浦镇政府和文联承办的“跨越重洋的玫瑰——中外诗歌互译沙龙”活动举行。

江苏省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贾梦玮表示,由于文字文化传统不同,中外文化之间隔着一道鸿沟,然而这是一道美丽的鸿沟,正是因为有着这道鸿沟的存在,才保有了文化生态的多样性,我们的文学只有受到译制文学的挑战,才会有健康的发展,发展至新的境界。历代翻译家们是在建造一道桥梁,让文学的交流得以完成。

诗歌翻译大多是个体的、单一的、面对纸质文本的独立翻译,而本次活动打破了以往的翻译局限,译者直接面对作者,强调现场翻译,由中方诗人、外方诗人和翻译家共同组成一个活动空间,先由翻译家将原作直译为对方语言,再由对方诗人通过与原作者的现场交流将之丰富化、诗意化,最终形成译诗。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对诗歌翻译方式的创新,无论在翻译的准确度上,还是在译作的再创造上,都大大提高了诗歌翻译的水平。北师大教授张清华认为,这种现场互译主要是对诗人有深度的了解,让跨越语言的诗意抵达诗人们的内心。

参加此次诗歌互译的六位外国诗人为美国诗人舍温·毕苏怡、印度诗人高帕·N、丹麦诗人幸迪·林恩·布朗、德国诗人罗恩·温克勒、南非诗人恩塔比桑·加洛斯·加夫塔、美国诗人徐贞敏,六位中国诗人为叶丽隽、李南、小海、陈义海、老铁、夏杰。每位准备一至两首诗歌,互相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诗歌风格、主题,最终现场完成译作。

据悉,此次活动中的四位诗人来自江苏,这次诗歌现场互译沙龙也是江苏诗歌“走出去”的重要举措,同时将国外优秀的诗歌经验引进来以促使江苏诗歌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