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让经典永远流传——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

来源:人民政协报 | 郭海瑾  2018年04月16日08:15

《经典咏流传》表演现场

■可以说经典最大的感召力就是永远在一个适当的时候能唤起民族的自信、共识和共鸣,民族文化的经典对于凝聚民族的自信心和民族的自信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康震

■编者按:

近日,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传统文化类节目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与喜爱。这些节目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中华经典诗词为主要内容,以现代媒介为创新手段,真正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进了生活走近了民众。古典诗词美在何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传承?在《经典咏流传》仍在热播、《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决赛刚刚落下帷幕之际,本报记者就此问题对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进行了专访。康震教授是著名古典文学学者,担任《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和《经典咏流传》鉴赏嘉宾,由他作词的《经典咏流传》主题曲已经家喻户晓,不久前,其新作“康震书系”(10种)也由中华书局出版。

古典诗词是优秀传统文化在民众中的最大公约数

文化周刊:康老师您好,《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电视节目热播,我认识的人中,不管是古典文学界的专家学者还是普通的观众,有很多都是这两个节目的粉丝,您认为它们这么受欢迎,原因是什么?

康震:这段时间,以《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为代表的以古典诗词为内容的电视节目确实受到了观众们的喜爱,这不是偶然的。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古典诗词,是中国广大老百姓非常热爱的一种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有多种类型和表现形态,如京剧、昆曲、民间工艺品等,都是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喜欢的艺术形式。但我认为,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众中的最大公约数,不管身份地位如何,也不管爱好如何,它是中华民族包括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喜爱的一种文化形态。为什么呢?因为:第一,古典诗词意境优美典雅;第二,古典诗词形式短小精悍,传情达意,便于记诵;第三,古典诗词题材丰富,几乎涵盖了古今中国人所有的生活和情感。基于这些优点,千百年来,它受到了中国人的普遍喜爱,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和传播的今天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反过来也可以说,经过《中国诗词大会》和《经典咏流传》等节目广受欢迎的反复实践证明,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典诗词,在它走向普通大众的时候,其内涵、形态所具有的优势可能是更大的。甚至我想说,在当代,推动传统文化普及传播的浪潮是从以不同的形式重温古典诗词文化开始的。这是我的一个新的认知,我想也是这类节目受到广大老百姓关注的原因。

文化周刊:特别是受到很多年轻人喜欢,比如今年热播的《经典咏流传》。

康震:是的。《经典咏流传》是一个创新,它最大的创意是将古典诗词谱上现代乐曲,再加上现代填词,应该说是将传统与现代结合、文学性和音乐性结合得较好的一个节目。我受《经典咏流传》节目组之邀为其写作同名主题曲,歌词也走的是这个创新的路子。这首歌词由两部分组成的,前一部分是现代填词,后一部分是古典诗词。“走在古城朱雀的小街,听见太白唱醉的明月,这是杜甫赞过的春雨,王维的空山就在心里”,这一段里,我引用了唐朝四位诗人诗句中的内容,写的是一种感受;下面的几句“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就算我没有稼轩同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则进了一步,是对古典诗词的感悟;随后分别引用王维的《山居秋暝》、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把古典诗词和对古典诗词的感悟一并融进歌词之中。我想,这种古今融合,就是传统文化在现代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种形式吧。

为什么年轻人喜欢呢?一是每首歌的旋律都具有现代感,融合了现代乐曲和现代气息;二是歌词中既有词作者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又有古典诗词本身的呈现,它们相互交融,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喜好。所以我觉得不管是《经典咏流传》还是《中国诗词大会》,真的是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思想。

文化周刊:为什么经典具有这样的魅力?

康震:因为经典最大魅力就在于永远不会过时,永远具有鲜活、感人以及唤起人们心灵共鸣和凝聚人心的魅力。如《经典咏流传》中的《将进酒》,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李白写这首诗歌的时候,是要表达一种面对人生的坚定自信。但显然像“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样的诗句所蕴含的东西是超越时代的,这就是当我们今天再听到被谱成歌曲的《将进酒》时,会感觉唱的就是我们,表达的就是我们的心声的原因。因为当下时代中的每一个人希望“天生我材必有用”,相信自己的才华能被社会所用——特别是年轻一代,这样的愿望是古今同理的。因此,从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可以说经典最大的感召力就是永远在一个适当的时候唤起民族的自信、共识和共鸣,民族文化的经典对于凝聚民族的自信心和自信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这样说,经典的作用,是其他形式无法替代的。经典能够永远流传,是因为它所发挥的作用一直在延续。

传播经典是一项伟大艰巨的工程

文化周刊:您是《中国诗词大会》的文学顾问兼点评嘉宾,参与了《经典咏流传》主题曲的创作兼鉴赏嘉宾,作为古典文学学者,这类通俗性节目最吸引您的地方在哪里?

康震:通过这些节目能让大多数的人了解诗词的魅力,让大多数人热爱诗词,让大多数的人明白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幸福、快乐、有趣的事情。

我长期从事古典文学和古代文化的教学科研工作,我所在的北京师范大学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师范大学有个很重要的职能,就是教书育人。对我来说,我希望自己的课堂越来越大、听众越来越多,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学到的本领和讲授的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我想这是我的本分,也是我的本职工作。能把自己的乐趣、自己的职业和自身的价值实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对一个人来说是一生中最幸福的事情,这也就是它们最吸引我的地方。

文化周刊:您对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有怎样的思考和感受?

康震:前一段我在喜马拉雅APP上做了一些音频展示,主要是讲古典诗词。这个过程中我有深切的感受,要让传统文化深入人心、进入生活,就必须让人们了解传统文化和“我”有什么关系,要抓住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人生,以及与“我”的成长有着怎样紧密的联系。这不是功利的,是我们从事文化传承的人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比如,当你听康老师讲了一首诗后特别激动,甚至在一段时间内都觉得这十多分钟的讲解,让你发现原来在每天忙碌生活中竟然还有诸般的美好,让你感觉人生完全是可以充满诗意的,这就是诗词与“我”的一种关系与联系。再如,你听康老师推荐了一本书,当你读完之后,觉得生活的确不止是工作、赚钱,更重要的还有理想和成长,你会在阅读和反复思索中发觉一个不断成长的自己。因此,我认为,传统文化要实现精准传播和普及,要将其条分缕析。作为研究者和传播者,应该将传统文化中那些真正有利于青少年的、有益于我们个人成长的、有助于我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容进行提纯、精炼、萃取,然后用现代的方式、用最接近人心和情感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地传播出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古代文化和现代生活之间的精准对接。当然,做到这一点,难度是很高的,这又是一门很大的学问,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还远远不够。经典的传播不仅仅是单纯的歌唱或朗诵,更在于对经典内涵的真正解读、分析与研究,这是一项艰巨且伟大的工程。

文化周刊:您在《经典咏流传》(第八期)中点评《琵琶行》时说到:“言浅才能传播开,情深才能回味无穷”,您如何看待经典传播的手段和条件?

康震:手段和条件当然是越来越好的,电视也好,网络也罢,现在的媒体可以做到时刻追随。但我还是觉得,当下急需我们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把传统文化中的内容精准提纯,然后再注入到现在媒体中去。现在的传播方式不光有传统媒体,还有自媒体和新媒体,如何把提纯的内容镶嵌到这些媒介中,使人们愿意去追随,做到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这是很难的。这是造福后代的巨大工程,需要政府的引导、教育的配合,还要有企业的介入,大家要联合起来,创造一种文化贴身、人文贴心的社会氛围。

文化周刊:这让我想到《经典咏流传》中由《长恨歌》改编的《一生一阙歌》的表演现场,那个外孙女在网上为外公寻找歌唱人的故事。

康震:这个故事讲的是老人小时候记住的一个曲调,在他生命中的最后时光里,他的外孙女希望把这首歌完整地复原,让老人听到。于是她就将曲谱放在了网上,没想到有很多网友将其唱了出来并录制成音频,但是老人没有听到就去世了。这个故事让人动容。首先,最让人感动的是这么大岁数的一位老人,他在临终之前惦念的居然是童年时代的一首歌,这的确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其次,就是那位外孙女的孝顺,这是老人晚年最大的幸福,而孝道恰恰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之一。还有,就是来自网友的温情,网上各种版本的音频都是网友们自发录制的,现场来的几位也唱得非常好。这给了我一个思考,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我们需要的精神力量和精神涵养的确也越来越高。这样的事情现在其实有很多,你会发现,只要有人在网上求助,就会有很多善良且有才华的网友响应,我想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社会现象,让人看到了经典传播的力量的同时,也看到了这种力量是可以让人聚合起来,温暖社会和他人的。

文化周刊:您认为,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传播形式,在当下有着怎样的价值和意义?

康震:我想最大的价值应该说是可以造就一代又一代的新人。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有伟大工程作为支撑,伟大的工程需要一代一代的人为此担当。江山代有才人出,每一个时代都需要文化的引领者,每一个时代都需要文化的传承者,每一个时代都需要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传统文化的传承最核心的价值就是培养人。中华民族实现持续振兴,需要一代一代人接力,而优秀传统文化是其中恒定的、持久的、深厚的基础力量。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文化周刊:您参加的电视节目中,有没有哪个经典的现场最打动您?

康震:《经典咏流传》第一期中的《苔》,我相信打动了很多人,也包括我。袁枚的《苔》写得实在太好了,可以说这是他为千千万万普通人写的一首诗。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而历史就是由千千万万普通人写成的,千千万万普通人就是英雄。以物喻人,以情动人,《苔》之所以引起共鸣,是因为“苔”这种不能算作花类的植物,也能够绽放出花朵。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其实都是浩瀚历史中的普通角色,而有这么一首诗是为我们写的、有一首歌是为我们唱的,这无形中形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苔》这首诗,本身也像苔一样默默无闻,它既没有气壮山河的气势,也没有纵横捭阖的胆魄,只是默默无闻地勇敢绽放。《经典咏流传》把这首诗发掘出来,让我们从中体会普通的自我的存在价值,体会在面向未来时的坚定信心,这是它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文化周刊:我还注意到在台湾著名音乐人陈彼得唱《青玉案·元夕》时,鉴赏团成员们都起立为他鼓掌,特别是在他朗诵艾青《我爱这土地》的时候,我看到屏幕上您也非常动容,您当时的想法是什么?

康震:陈彼得今年已经74岁了,是所有歌手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他来自台湾,人很瘦但精神矍铄。那天他背着一把吉他,上台一开口简直像变成了另一个人,变成了一个摇滚青年!摇滚精神不就是一种不屈的奋斗精神、永不言败的燃烧精神吗?“燃烧生命”四个字在陈彼得老先生身上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试想,平常人家74岁的老先生,可能在全心全意地含饴弄孙、安度晚年了,但他应邀而来,却满怀激情地唱出了一首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怎能不让人动容?其实,《青玉案·元夕》反映出辛弃疾的心情是比较复杂的,但陈老先生把它演绎成一首具有现代精神的摇滚,真是太棒了,这是一种艺术精神,艺术的升华!从这首歌中,一是,我们看到了陈彼得先生身上散发出来的、比年轻人更强大的意志和力量,比年轻人更加充满活力,他是在歌颂自己的青春不老;二是,这首歌虽然描写的是辛弃疾的内心世界,但正如陈彼得先生所说,辛弃疾所描写、祈盼的不正是盛世的中国吗?而我们已经在实现一个盛世中国,这正是古时贤人的理想,所以他结尾处以“啦啦啦”的欢乐曲调来表明自己的态度;三是,他朗诵《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感情非常充沛,把一个游子眷恋祖国的拳拳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我想他感动了所有人,不仅是我。

文化周刊:在《经典咏流传》中,我还注意到一个场景,就是和传唱人一起演唱《陋室铭》的白茹云,您在点评时几度哽咽。

康震:白茹云是去年《中国诗词大会》的选手,她淡定沉稳的对答引起大家的关注,她身患疾病却依然笑对人生的态度令人佩服。《经典咏流传》节目组邀请她来,我想一方面是跟《陋室铭》这首诗有着很大的关联,另一方面就是展示她的精神面貌。我在《中国诗词大会》的时候接触她就感觉到她很不一般,身体有病但精神富足,能够使她阳光面对世界的原因,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古典诗词的力量。她在台上讲述她的故事以及她与诗词的故事,我在感动的同时,说实话,还有些难过,她的故事仿佛在倾诉人生的艰难,但她都一一挺过去了,她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反照自身,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时,是不是也能如此坚强勇敢呢?

文化周刊:作为从始至终都参与了这两个节目的嘉宾,您记忆最深刻的一个节目现场是什么?

康震: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中,有一个陕西卖馒头的选手雷小平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当时现场很有趣,当我评解陆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时,我举了个例子,说这首诗就像陆游在现场直播,他走进一家店,店内在“莫笑农家腊酒浑”,走进另一家,他们在“丰年留客足鸡豚”,再进一家,他们在“箫鼓追随春社近”举办祭祀活动,陆游转了一家又一家,这就叫“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一边说着还一边拿着手机比划着喝酒、小鸡炖蘑菇等动作,是一个非常欢快的乡间生活场景。接着主持人董卿就说:“说到直播,您知道直播当中最需要什么吗?最需要的是意外。”她又说:“我们现场可是有很多意外,虽然没有做酒的,也没有烧鸡的,但是在预备团中有一个做馒头的。”于是,就把“馒头哥”雷小平喊了出来。接着是跟雷小平对话。董卿问他一天能卖多少馒头?他说1400多个。董卿又说,这1400多个馒头半天就卖光了,为何不多做点?他说太累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他解释说,看了第一季诗词大会以后,觉得整个人就像着了魔一样,每天都看,第二季诗词大会的时候就能自己写诗了。接着他现场读了一首自己写的、为他的馒头店做广告的诗,诗中还特别标明他们家馒头店的地址。雷小平是我们陕西老乡,当时的那个场景非常欢乐喜庆,让我感觉到新时代的农民也很有趣味有思想,他们也在生活中寻找着快乐、感受着诗和远方。

文化周刊:我发现您在《经典咏流传》上也有一个很欢乐的场景,就是赵季平先生去现场的时候,您还唱了一段呢!

康震:因为当时撒贝宁唱了一段电影《红高粱》的插曲《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我就接着唱了几句电影中另一首插曲《酒神曲》,之后赵季平老先生点评说:“小康同志,你是学中文的,唱成这样实属不易。”这个场面挺有趣,电影《红高粱》是我上中学的时候看的,电影的导演、摄影师、剪辑师等都是陕西人,作曲的也是陕西人,我印象深刻,所以当时下意识就唱了出来。电影虽然讲的是山东的事,但我觉得也写出了我们陕西人的气魄。

文化周刊:您还为《经典咏流传》主题曲作了词,我想这也是种别样的体验吧!

康震:最让我感动的是歌手张杰对这首歌的演绎。我讲讲录制的情况:那天晚上,我录完了一段就先回去了,车开到半路的时候,编导打来电话,说张杰到了,要彩排。一听说要彩排,我二话没说就返回去了。当时已经是夜里12点多了,有些疲累。一进现场,就看见穿着帽衫、很精神的张杰正在做准备,我跟张杰做了点沟通,他很认真,问我唱这首歌需要怎样的情绪,甚至具体到每个词应该怎么处理,然后谈自己的理解与处理给我听。结果彩排开始,他一开口,我就被震动了。可能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你第一次真正投入心血的事得以完成的时候,总会有一种成就感或者说奇妙的感觉涌进心头。就像我这次歌词创作,当我把词写完的时候,自己其实并没有太大感受,但是当歌手真正把它唱出来的时候,那种奇妙的感觉难以表达,所以我在现场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没想到我动情流泪的画面还被编导记录了下来。这些对我来说,确是重要的人生经历和体验,是件特别幸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