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寻宝者——王聿进与金刚石

来源:文艺报 | 周习  2017年02月17日15:47

他叫王聿进,当地老百姓习惯叫他“找矿的老王”。老王一辈子就找一种矿——金刚石原生矿。

金刚石被称为宝中之王,是目前世界上最宝贵的岩石,它存在于金伯利岩中。找矿的老王不但参与找到了金伯利岩的“红旗一号”岩脉,而且个人单独找到了命名为红旗2号到红旗23号的西峪金伯利岩管群。它是中国第一个有工业价值的金刚石原生矿基地。

第一次看到王聿进,红彤彤的脸庞,两只眼睛放光,很壮实的样子,一点也不像过了70岁的人。隔了一年,我再次来到蒙阴,他还是两眼炯炯有神,但走路有些踉跄。才知道他刚从医院出来,不久前晕倒过。

在临沂找金刚石,是当年毛泽东主席圈阅,周总理过问,时任山东省委书记杨得志亲自任总指挥的找矿行动。地质部部分专家和山东临沂809地质队组成了以梁友义为首的201小分队进入临沂蒙阴山区寻找金刚石。

宋朝的时候临沂就发现了金刚石,后来德国人曾在沂水河畔进行过金刚石考察,1902年,德国、英国都派人来采过矿。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的工业建设急需金刚石。

王聿进于1941年12月28日生于济南的一个工人家庭,因受电影《年轻的一代》影响崇拜地质队员,1958年参加工作时,他放弃了企业优厚的待遇,去山东省801地质队报了名。他在地质队的老师叫施祖根,是省地矿局的一名劳模,对他进行了非常严格的传、帮、带。1962年王聿进调入809队也就是后来的山东第七地质队,这时候第七地质队刚好接受了一个找金刚石原生矿的重要任务。

1965年6月的一天下午,24岁的王聿进随着人流从一辆解放牌大卡车上跳下来时,已是下午4点钟。沂蒙山区常马庄村的村头上已经聚集了很多809队的地质队员,每个人的手里都拎着一个铺盖卷站在那里。

王聿进直接被选入201小分队,和一位专家组成了205小组。201队长是梁友义。梁友义原来是809队的主力队员,809队在临沂地区奋战7年了,找出了金矿砂,确定了大体范围,可是没有大的进展。很令人焦急。国家成立第七地质队,把809队的主力队员和全国的专家结合起来,先组成201小分队开展勘查工作。

有一句顺口溜:“镁铝榴石一打闪,金刚石原生矿就不远。”有一天,王聿进听到一个回贵州老家探亲的同事说,贵州金刚石找矿专业队101队已经首次发现了我国第一个含金刚石原生矿的钾镁煌斑岩“东方一号”岩体和中国第一颗金刚石原生矿,在全国引起轰动了。他们感到找矿的任务更紧迫了。

8月24日,来参加地质例会的809地质大队二分队的技术专家一块来了。散会后,部分参会的人员和陈专家一起来到发现1064颗含铬镁榴石和金刚石的取样地点作现场观察。他们在残积物中看了好久,一个人俯身捡起一块蛇纹石,说:“陈工程师,这里轻重矿物并存,金刚石原生矿很可能就在附近!”大家听他一说,都把眼光盯在了取样点上面四五米处的“破碎带”,接着几个人拿出地矿锤对“破碎带”进行了揭露。大家很兴奋,一看是一条深色的岩脉。包含斑状结构,还有石榴子石、金云母、蛇纹石等少见矿物。

王聿进和陈专家是一对很默契的搭档,王聿进按惯例,持着铁锨站在了一堆砂矿石旁,各个小组选好了位置。开始吧!队长梁友义发了话。王聿进年轻,肌肉发达,他抡起铁锨,刨土和砂子,满了一筐,就背到专家站的地方,陈专家端着长方形大筛子等着,装好了就开始筛。虽然从21岁进的地质队,但高强度的刨石,像比赛一样,还是第一次。

一筐一筐过秤,他已经刨了150公斤砂子。王聿进看到陈专家没离开,他也没走。陈专家双手握着筛子,两眼盯着每块落在筛底的岩石,就如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一块细小的粉末也不会放过。150公斤岩石筛下来,他已经有些吃不消,腰直了好几次,还是直不起来。筛子里盛满了王聿进刚才刨出的新砂土,陈专家蹲下身去,筛起来。太阳西斜,洒下万道金光,王聿进看到陈专家被金光包围了,正在诧异,听到陈专家说:“王聿进,来看,快来看!这是什么?”又吩咐王聿进道:“快去叫梁队长!”

梁有义还没走远,他知道陈专家是个矜持的人,这次声音颤抖,想必有情况了。他立即奔过去,用手一扒拉,几道刺眼的白光令他的眼睛不适,定了定神,终于找到了指示物的母岩——金伯利岩,并在其中找到了一颗光华四射的金刚石!王聿进在心里吼了一句:我们成功了!他一看表,8月24日下午4点30分。

王聿进看到陈专家的眼泪哗哗地流下来,他的眼泪也流下来了。周围的找矿队员也奔过来,欢呼着。从此新发现的岩脉就叫“红旗一号”,809队的通讯标志改为824信箱。

大家受到了极大的鼓舞。王聿进感觉到他的春天来临了。

当地5天赶一个集,王聿进他们抬着一张课桌摆在集上,上面放着几块金伯利岩样本,等好奇的人围成一圈,王聿进就指着石头说:老乡们,你们看看,这就是金伯利岩,你们看看在哪里见过,这是为国家做贡献的事,国家不会亏待你们的。没有人过来的时候,王聿进就拿着石头到人多的地方问周围的老乡见没见过这种石头,却始终毫无进展。

1965年11月11日,是个星期天,老王和技术员去路线踏勘,中午饭也没顾上吃,傍晚,谁也找不到谁了。可是一点线索也没有,正在烦闷,忽然在梯田的岩石上发现一块角砾岩,有浅绿色,还有很多标本特征,他采了下来。天快黑了,正要回营地,十几个社员放工回来,老王问他们,他们说,我们这里有的是这种石头。于是他决定再找找。

转过一个山头,天暗了下来,抬头一看,黑黑的山卯上坐着一个人。是一个20多岁的山民,脚边停着一辆手推车,车上坐着一个3岁的小男孩。他凑上去,递上一支烟,一支烟就是一封介绍信,那山民抬头看了看他。他问道:“这里几乎没有路,你怎么从这里推车走呢?”那山民说:“我去新泰走亲戚,回来看天晚了,从这里过。”

王聿进就拿出装在口袋里的石头标本,问道:“老乡,见过这种石头吗?”那人伸出粗糙的大手,接了,用烟头照了照,正过来翻过去看了,迅速递给王聿进。一句话也不说。

王聿进憋不住了说:“你倒是说话呀,见过就是见过,没见过就是没见过,怎么不说话呢。”

“你们地质队很爱凶人,俺不说的好。”

“他们凶人,我不凶人。”

那坐着的山民重新打量着黑暗中的王聿进,觉得他说话还算和气,人也一副憨厚的样子。

王聿进耐心地跟他讲找金刚石矿的重要性。

听了王聿进的话,这位叫张义禄的山民说:“这样的矿石我们村里有的是,垒屋的石头、垫栏的土、轧碾的磙子都是这种石头。俺不是吹牛,村后也全是这种石头。”

王聿进吃惊地听着,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走,那你赶快领我去看看!”他觉得自己的一颗心要跳出来了。

“走啥走,这儿到我们村还有几十里的山路,得走到半夜。”

“我不怕,咱去看看,这样吧,我给你推着车子。”王聿进转到小车旁,推起来就走。“爸爸!”小男孩以为王聿进抢他的车子,哭起来。那山民赶紧站起身过来,对小孩说:“让叔叔推着你,咱们回家找你妈去。”小孩不哭了。王聿进推起车子就走。

王聿进推着车走得很快,终于在夜里9点40分进到了张义禄的家。气还没喘匀,王聿进就跑到猪圈里看,果然,半截墙全是这种浅绿色的石头,他掏出锤子就敲,拿到灯底下端详着研究着,真的,是金伯利岩。

王聿进迷迷糊糊地,在人家的堂屋里凑合了一个晚上,天麻麻亮,他就到院子里转,发现墙角也有这种石头,敲敲,看看,一块一块往布袋里放。从张义禄家到他的邻居,到全村,只要开着门的人家,王聿进就进去,先看猪圈,又看院墙,发现家家户户都用这种石头垒墙。村民们听说自己家垒墙的石头忽然变成了宝贝,都兴奋地围着王聿进。王聿进让张义禄领着到村后边,大约有五六亩地里全这样的石头。

王聿进就从地里捡了几块装进口袋里。最后他背着一大袋石头往营地走。

路很远,不停地上山下山,最后锤子也拿不动了,感到有千斤的重量。

王聿进拿出罗盘不停地定位,走了一个上午,又走了一个下午,还是走不到营地,他不停地给自己定位。石头越背越沉,他觉得自己要倒下了,但这是宝啊,他不能累倒在路上,他要回队部去。早晨,阳光满地,他终于看到营地了,他打着软腿,进了大院,几个在院子里玩耍的孩子都吓跑了,边跑边喊:鬼!鬼!

昨天一晚上不见人,队里还以为他遇上野兽失踪了,派人找他,没有结果。队长上前费力地摘下王聿进身上的布袋。王聿进身上一轻松,人就瘫在地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王聿进的布袋里,是一袋子金伯利岩。

第二天,王聿进睡了一觉恢复了体力,他们一队人马走了几十里山路后,找到了布满“凤凰下蛋花纹”的西峪大岩管群,命名为红旗2号直到23号。

中国第一个有工业价值的金刚石原生矿基地诞生了。大家都很兴奋,就像一个长途旅行的人,可以坐在石头上喘口气了。

王聿进积极为山民张义禄说情,按照政策,山民张义禄破格照顾进了第七地质队,他儿子长大后也进了地质队。张义禄和王聿进成了最好的朋友。

王聿进得到中国地质矿产部、山东第七地质队等给他的找矿先进个人、工会积极分子等荣誉证书,还有奖品——一本《毛泽东选集》。没有更多的待遇和补偿,而王聿进惟一的一次到可以高校学习的机会也给了别人。后来,有人承包了金矿后,成了富翁,盖了楼房。找了一辈子矿的老王,还是普通工人一个,但长期的野外重体力作业,他的食指和无名指已经外翻,大拇指骨节粗大,五指不能并拢了。幸好,他找了一个通情达理长相漂亮的护士做了媳妇,他们生活很幸福。儿女们都很争气,都有一份好的工作。

201小分队完成了任务,很多队员申请回到了四川、湖南等家乡的地质队,王聿进没想到要回济南总部,他深深地爱上了这块大地,扎根在了临沂大山中,成了山东第七地质队的老者,成了四乡八里老百姓眼中找矿的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