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史蒂芬·平克:天性与教养,哪个更重要

来源:解放日报 | 顾学文  2017年01月22日09:05

史蒂芬·平克

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哈佛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麻省理工学院认知神经学中心掌门人。

1994年,他的《语言本能》一经出版,即成为轰动一时的畅销书,并入选《美国科学家》评出的20世纪100本最佳科学书籍。

曾当选《时代周刊》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并在《前景》杂志“最伟大思想家”评选中,名列第三,第一为理查德·道金斯。

人类的思想与行为,是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受先天因素的影响,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

史蒂芬·平克于2002年出版的专著《白板:科学和常识所揭示的人性奥秘》,于近日引进国内,在这本畅销不衰的经典作品中,史蒂芬·平克从认知神经科学、行为遗传学和进化心理学等领域收集了大量科学证据,对人类心智的起源进行了科学论证。

至此,平克的“语言与人性”四部曲——《语言本能》《思想本质》《心智探奇》与《白板》,全部有了中文版,人们可以从中了解,关于天性与教养,平克这位在“当代最伟大思想家”评选中名列第三的语言学家、认知心理学家究竟是怎么看的。

婴儿并非“白板”一块

读书周刊:中国古典《三字经》开篇便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您如何看待这句话?

史蒂芬·平克:我在《白板》一书中提到过这句话。

在我看来,这句话大体是正确的:普遍的人性是存在的,它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情感、动机以及学习与理解的机制;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全是或者几乎全是学习的产物。

但也有不认同的部分。我认为,同一种文化内的不同个体有更细小的、量化的差异——有的人比他人更善良、更聪明或更冷静,部分原因在于他们的基因不同。

读书周刊:您这么说,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不安。在他们看来,承认基因的差异会导致种族主义、性别歧视,导致人们对某些特殊人群的漠视。

史蒂芬·平克:是的。就像我在《白板》中解释的,人性理论在20世纪富有争议,因为很多学者想否认人性的存在,他们坚信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是一块白板,父母、社会和文化在这块白板上书写。

他们之所以否认,并非出于科学性,而是觉得这暗示了人的行为是不能改变的。换句话说,如果人类有诸如嫉妒心、控制欲、复仇欲和淫欲的丑陋动机,那么想要世界变得更好就是不可能的。而我认为,即使我们有一些令人不悦的动机,但人性是复杂的,它也包含着我们“善良天使”的一面,能够中和那些丑陋的动机。

读书周刊:2005年,哈佛校长劳伦斯·萨默斯在一次发言中提到,大学教授中男女比例悬殊有可能是因为男女天赋和兴趣不同,引发轩然大波,而您却站出来为他辩护。

史蒂芬·平克:我认为萨默斯不过是提出了一个假说,猜想两性有统计学上的差异,在大学里这样的假说应该接受验证,而不是遭到嘲笑。

事实上,我在《白板》中也已提出:人并非生来一张白纸,只靠后天的环境和经历来塑造;人天生携带着演化留给我们的倾向,甚至男女天生也有所区别。承认与研究这种区别,才能更好地发挥两性各自的优势,这与性别歧视无关。

不要担心承认基因差异的存在会带来负面效应,相反,否认这种差异的存在,倒是会招致恶果。

读书周刊:什么样的恶果,可以举例说明吗?

史蒂芬·平克:比如,很多关于儿童抚养的政策都是建立在父母和儿童行为之间存在相关性这样一种研究发现之上的。父母仁爱,孩子会比较自信;父母强调权威,即既不放任又不严惩,孩子会有良好的举止;父母经常和孩子交谈,孩子语言技能会比较高,等等。人们认为,要想培养出出色的孩子,父母必须充满仁爱、威严和善于交谈,如果儿童没有表现得这么出色,那肯定是父母的问题。

然而要知道,父母提供给孩子的,除了家庭环境之外,还包括基因。因此,父母和儿童之间的相关性也可能源于这样一种可能性:使父母充满仁爱、威严和善于交谈的基因,可能同样会使得儿童充满自信、行为良好、能言善辩。除非我们对被收养的儿童,他们从父母那里获得的只有环境,没有基因,也进行研究,看看到底是基因造就了所有的不同,还是父母教养导致了所有的差异。然而,几乎在所有情况下,研究者考虑的都是最极端的情况:父母的养育意味着一切。

这就导致了这样一种现象:很多父母认为,可以像捏泥块一样塑造自己的孩子,他们抚养儿童的方法中,有一些明显违背儿童的天性,甚至是残酷的。而当孩子没有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式发展时,这样的父母表现得焦虑、烦恼。

确认了道德直觉的存在

读书周刊:在一个家庭中,否认个体差异会出现您刚才说的情况,那在一个社会中否认这种差异的存在呢?

史蒂芬·平克:那种认为人类的好恶只是一种可逆转的文化产物的观念,使得社会计划者抹煞了人类对于装饰、自然光、人性化的需求,而设计出上百万毫无生气的“水泥盒子”;那种认为一切罪恶都是社会产物的浪漫观点,使那些危险的精神病患者被释放出来,而这些人极有可能会给无辜的人们带来伤害。

读书周刊:也就是说,小至家庭教育,大至社会决策、制度设计,我们首先要承认人与人是不同的,进而研究这种不同。

史蒂芬·平克:人天生热爱劳动吗?人是天生自私自利的吗?人会自然而然地和别人合作吗?人有道德的本能吗?人生来都是一样的吗?……

如果我们连这些问题都回答不了,那些宏大的制度设计就不过是空中楼阁而已,很难做到以人为主。

读书周刊:您被视为人类心智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您的基本观点是怎样的?

史蒂芬·平克:我并没有用极端的“天性”立场来反驳极端的“教养”立场,也不会说真理存在于这两者的中间地带。我认为,想要对人类行为做出正确的解释,需要探讨遗传和环境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

文化很关键,但如果人类大脑不具备创造和学习文化的能力,那么文化也就不存在了。

读书周刊:承认天性存在的积极意义在哪里?

史蒂芬·平克:契诃夫说,“当你向人类展示他是什么样的时候,他会变得更好。”因此关于天性的科学新发现,带来的将是一种更加现实的、建立在生物学知识之上的人道主义。它将揭示出,虽然没有两个人拥有同样的面孔,各种地方文化也存在着种种差异,但这种种差异都只是一种表象,就本质而言,人类拥有同样的心理结构。

天性确认了道德直觉的存在,使得我们可以光大这种直觉以改善人类的命运。它将会带来一种更加自然的人际关系,鼓励我们在待人接物时关注对方的真实感受,而不是像一些理论所宣称的他们应该是怎样的感受。

是人类演化而来的本能

读书周刊:是什么触发了您研究人类天性的兴趣?

史蒂芬·平克:15岁的时候,我像很多青春期少年一样,很叛逆,认为政府无用,认为没有警察我们也不会去抢银行。可是,1969年10月17日,蒙特利尔警察和消防局罢工,我亲眼见证自己的第一个人性假说被现实撕得粉碎。当时的景象,就像地狱之门大开,短短几个小时,全城已然大乱,抢劫、暴动、纵火,甚至还发生了两起谋杀,而警察不过上午才宣布罢工而已。

那种幻想破灭感,连同整个时代背景,都在我心里埋下了种子,这种对人的天性的兴趣,驱使我日后走上了研究之路。

读书周刊:人类天性的哪些方面最令您着迷?

史蒂芬·平克:有两个方面。

一是,我们的“社会情感”(指需要对他人心理状态有所表征的情感,比如尴尬、内疚、羞愧和骄傲;简单的高兴或伤心,只需要意识到自身状态即可,属于基本情感而非社会情感——编者注)让我们相互冲突,因为我们的需求只能与他人的需求部分重叠,哪怕是与最亲密的人。父母想要的与孩子想要的不完全相同,同样,夫妻之间,恋人之间,兄弟姊妹之间,朋友之间,同盟之间,甚至是同一个自我的不同部分之间,都是如此。

二是,人类的认知和语言是没有确定边界的开放组合系统。我们能够思考、能够传递给他人的想法,可以说是无限的。

读书周刊:自1994年出版《语言本能》之后,您又先后出版了《思想本质》《心智探奇》与《白板》,形成您的关于人类心智研究的经典四部曲。现在回头看,人类语言是否是您研究人类天性最初的切入点?

史蒂芬·平克:鹦鹉可以学人说话,猫狗之间也可以交流,人类能说话好像也不是什么特别厉害的事情,但其实不是。在我之前,伟大的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已经指出,人类语言和其他动物交流方式完全不同,人类是唯一拥有“无限生成语法”的物种,通过搭配语法成分,我们可以写出一个任意长的句子,表达任意多的含义。我在他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在《语言本能》中指出语言是人类逐渐演化而来的本能。

这个论断看似平淡无奇,背后却有深刻含义:假如语言是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经由自然选择逐渐诞生的,那它一定会适应当时的环境,研究语言的特征就能帮助我们判定环境如何,反之亦然。

这个逻辑其实也正是演化心理学背后的逻辑,它不仅适用于语言,更适用于一切经由演化诞生的特征——当然也包括人类的天性。

读书周刊:今天我们在研究人类天性方面有哪些新的推进?

史蒂芬·平克:在整个20世纪,许多知识分子在论证人类的高贵品质时,立论的材料都经不起推敲。比如,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人们彼此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别,他们的内心没有什么卑劣的动机;就本质而言,他们完全有能力去做出自由的选择。

这些观点如今都受到了来自心理学、大脑科学、基因科学和进化领域的新进展的质疑。单单“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就将史无前例地为我们揭开人类智力和情感的基因根源,这会让我们豁然猛醒——新科学的发展已经对那种否定人类天性存在的观点构成了挑战。

读书周刊:人类天性是如此独特,您认为计算机能够“复制”或者“模拟”吗?

史蒂芬·平克:理论上能。因为人脑运转不是靠魔法,而是靠神经元信息处理,这一过程在原则上是可以被人造系统所复制的,只要这些系统足够强大。

但硅芯片是在装配线上制造出来的,而人脑却是一种大规模并行组织架构,靠细胞分裂和迁移而有机增长,让前者复制后者也许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