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纪实 >> 作品展示 >> 正文

信念(15)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9月07日10:21 来源:梁孟伟

  1920年4月,陈独秀搬到了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南昌路100弄2号)。此后若干年,他就一直在这里主持复刊的《新青年》杂志编辑部。陈独秀邀李汉俊、邵力子、李达、沈玄庐、陈望道等共同参与;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以后,它成为机关刊物。随后创办的《劳动者》周刊和《共产党》月刊也都把编辑部设在这里。

  陈独秀在这里先后发起成立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

  “中国共产党”。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自1920年8月建立到1921年7月党的一大召开前夕,先后参加的成员有陈独秀、俞秀松、李汉俊、陈公培、陈望道、沈玄庐、施存统(后改名施复亮)、李达、邵力子、沈雁冰、林祖涵、李启汉、袁振英、李中、沈泽民、周佛海等。(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第75页,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出版。)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在陈独秀、李大钊的指导下,北京、长沙、武汉、济南、广州以及日本的东京、法国的巴黎等地也陆续建立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或共产主义小组。此后毛泽东以及林伯渠、张国涛、张申府等多次来此会晤陈独秀,共商建党事宜。上海的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组织无疑是领风气之先,推动了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的崛起,对中国革命做出了开拓性和历史性的贡献。

  从上海这座石库门出发,中国共产党人的足迹遍及南昌、武汉、瑞金、陕甘宁、延安、西柏坡、太行山……

  1920年8月的一天,距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不远的霞飞路新渔阳里六号,也是一幢石库门房子。朝街方向青砖石砌的墙壁上,挂上了一块用魏碑体写的招牌——外国语学社。楼下客堂间,放上一张可供12人同时围着进餐的紫红色的大圆桌。旁边的灶间特地安上了大锅,还雇了个专门烧饭的人。楼下厢房里,添置了长凳课桌,挂起了黑板。楼上的厢房和客堂间,则架起了棕绷和铺板。一切安排定当后。杨明斋在1920年9月30日的《民国日报》上刊登了一则招生广告:

  本学社拟分设英、法、德、俄、日本语各班,现已成立英俄日本语三班,除星期日外每班每日授课一小时,文法读本由华人教授,读音会话由外国人教授,除英文外各班皆从初步教起。每人选习一班者月纳学费二元。日内即行开课,名额无多,有志学习外国语者请速向法界霞飞路新渔阳里六号本社报名。此白。

  杨明斋是山东平度人,1901年辗转到海参崴做工谋生,1908年以后在西伯利亚地区边做工边读书,积极参加了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并被推选为华工代表。十月革命前,他加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秘密为党工作。十月革命胜利后,动员华工参军参战,为保卫十月革命成果,做了大量工作。后来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20年3月,以维金斯基为代表的共产国际工作组到中国活动,杨明斋为小组成员,担任翻译和协调工作,他们先在北京多次与李大钊座谈并达成在中国建立共产主义组织的共识,后在李大钊的建议下南下上海与陈独秀等共产主义者会谈,决定发起建立中国共产党。

  就这样,杨明斋指导俞秀松,和施存统、陈望道、叶天底、金家风、沈玄庐、袁振英、李汉俊等8人,于8月22日在渔阳里六号组建起社会主义青年团。之后又倾其全力投入外国语学社的开办工作。作为团中央书记的俞秀松,这次成了杨明斋的助手——外国语学社秘书。

  如何挑选师资,两人颇费了一番脑筋。杨明斋推荐维经斯基夫人库兹涅佐娃,担任俄语的读音和会话课。接着两人又从党的上海发起组的成员中筛选其它课的任课教师:李达曾数次留学日本,懂日语,而且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很高,让他担任日语教师兼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李汉俊懂法文,现在担任《新青年》的编委,还在主编《劳动界》周刊,法语教师非他莫属;李震瀛懂英文,就聘他为英语教师;陈望道任《星期评论》编辑,又兼《新青年》的编辑工作,而且还刚刚出版了由他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由他和李达替换着讲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同时讲授英语。

  李达、李汉俊、李震瀛、陈望道都高兴地答应下来。就这样,由中国党团组织开办的第一所培养青年革命者的学校,在1920年夏末秋初正式开学。

  杨明斋听说北洋政府驻莫斯科公使李家鳌的外甥女王元龄回国,就亲自登门邀请来学社上课。王元龄精通俄语,可以和库兹涅佐娃互相替换。

  满腔热情的有志青年,从四面八方奔向上海,走进渔阳里。大多数学生是各地革命团体选送或由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员推荐而来的,也有些青年因受新思潮影响离开学校和家庭来到上海投奔陈独秀或《觉悟》副刊邵力子,再被介绍到外国语学社学习的。

  外国语学社系一幢两楼两底的石库门房屋。楼上朝东的亭子间为俞秀松卧室,朝西的亭子间为杨明斋卧室;楼下是外国语学社教室。

  刘少奇结束了在保定育德中学留法预备班的学习之后,告别家人,怀揣推荐信,与几个同学乘船出湘江,沿长江顺流而下,直抵上海,来到上海的外国语学社,居住在楼上的学生宿舍。同学们有的睡棕棚床,有的睡板床,也有的就睡地铺。

  经俞秀松的推荐和陈望道的介绍,梁柏台风尘仆仆,背着行囊,怀着希望,从杭州来到上海,走进渔阳里,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学校的学生过的是一种公社式的集体生活。从读书、住宿到吃饭的费用,都不必自己操心。”李贤哲:《共产国际初次来华的领路人》

  。一切经费都由共产国际小组提供。学员们经常五人包四人的饭分着吃,省下一份饭钱用于买书报等。

  学员主要来自湖南、浙江、安徽三个省份,湖南有罗亦农、刘少奇、任弼时、萧劲光、任作民、彭述之、卜士奇(道明)等16人;浙江有韩曼涛(韩伯画、庄文恭)、华林、王一飞、俞秀松、傅大庆、梁柏台、何今亮(汪寿华)、叶天底、周伯棣、吴溶沧等10人(其中浙一师学生有韩曼涛、华林、何今亮、梁伯台、谢文锦、叶天底、周伯棣等七人);还有安徽蒋光慈、韦素园、柯怪君(庆施)、吴葆萼、章人功等。

  新的一天,上海是伴随着两轮粪车滚动的隆隆声开始的,收粪工推动大车所发出的喧嚣声总是打破黎明宁静的最早声音。随后,紧接着就是每天令人讨厌的生煤炉的活儿,煤是普通上海家庭厨房做饭唯一的能源。纸屑、木片用来引燃煤球。一缕青烟冉冉升起,在清晨泛白的天空中形成淡灰色的纹样。

  天一亮,学员就开始了紧张而兴奋的学习。他们主要学习俄语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上课之余,积极参加革命实践,下厂调查、撰稿、发行,有些人还参加油印、运送、散发革命传单,尽管到该社学习的学生有先有后,学习的时间也有长有短,但通过学习和初步的革命实践,都树立起了革命人生观与价值观。

  每天傍晚,人们能看到一位五短身材,身着条子西服的中年男子,手里夹着一叠讲义,穿过老渔阳里走到百步之遥的渔阳里6号外国语社上课,此人就是陈独秀。听着他浓浓地方口音演讲的有刘少奇、汪寿华、萧劲光、柯怪君(柯庆施)、罗亦农、任弼时等,当然还有梁柏台。

  学员每天自学《共产党宣言》和《新青年》,阅读《时事新报》副刊《学灯》、《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并补习俄语。一周一次的政治报告会,常由俞秀松主讲;一周一次的马克思主义课,主要是陈望道讲授。梁柏台第一次阅读到《共产党宣言》: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是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