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纪实 >> 作品展示 >> 正文

信念(78)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9月07日10:21 来源:梁孟伟

  “信仰是宗教的创造,是它的全部目的,全部的美。但宗教的信仰高高在上,不可触及。它追求的是极乐世界,向往的是梦幻天国。共产主义却是一种信念,一种必胜的信心。共产主义是什么,就是为人类谋幸福。1835年,17岁的卡尔·马克思在他的毕业论文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做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是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一朵主义之花,一个信念之果。在周月林心里,永不凋谢,永不陨落!

  1997年12月28日上午9点50分,恰巧与周月林出生是同一个时辰,已过完了92岁生日的周月林,永远地合上了眼睛。她的脸色是那样安详,笑纹在她的脸上荡漾。几天前,她一直做着美好的梦,梦见柏台,梦见沙洲,梦见伊斯克位和伟列,梦见着一家团聚其乐融融的场景。告别仪式的人都说,老人的面容微笑而安详。

  12月30日上午,乌云低垂,江水含悲。新昌县四套班子领导,和一些离休老干部前往灵堂,向这位命运坎坷但信念坚定的红军老战士道别。全国妇联、江西省妇联、浙江省妇联等单位,和周月林生前的一些老同志、老朋友,送来了花圈。赣州地委党史办唁电中说:周月林同志为革命历尽磨难,无怨无悔,其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9时许,灵车载着周月林的灵柩,缓缓驶过人民大道,驶向梁柏台烈士的家乡——新林乡查林村。30华里的路程,所过之处,汽车停驶,行人驻足,目送着这位可敬可爱的革命老人。查林村口,大桥两旁,肃立着胸佩小白花的梁柏台小学的学生,迎候着这位革命老奶奶的归来。灵车在查林村的水泥晒场轻轻停下,梁柏台家乡的父老乡亲为周月林举行了隆重的悼念活动。

  上午10时,乡亲们争相扶着周月林的灵柩,缓缓地向来龙头进发,安放在梁柏台烈士纪念碑旁。当灵柩缓缓推入墓穴,这时太阳冲出沉沉乌云,万道霞光透过苍松翠柏,献给黑漆的棺材一片灿烂。等到封好了墓门,来龙山上又是乌云漫漫。

  当年的新昌县委办副主任,后来的新昌县政协主席梁光道,生前曾和陈刚讨论周月林经历这样坎坷,又这样长寿,说过这样耐人寻味的话:“主要是她信念很强,欲念却很低。”周月林落户新昌后,新昌有关部门很牵挂,来访的客人很关心,总要问她有什么困难。周月林总是笑笑摇摇头,摆摆手,连连说“没有困难没有困难,现在很好已经很好”。一次绍兴市农业局的几位同志来看望这位革命老人,看着简陋的家具,寒酸的陈设,当场决定为她捐一笔钱,周月林得知他们的好意后坚决谢绝,令这几位同志敬意顿生。

  了解周月林的陈刚说,哪里没有困难,其实有很多的困难,因为异地安置,她的工资要从山西过来,一是总不能及时收到,二是山西工资加得少,因为新昌属于沿海地区,后来竟有上千元的差距。特别要命的是医药费报销,周月林每看一次病,总要把看病的发票寄到山西,然后由山西把报销的部分再寄回新昌,来回折腾把头都搞得大了。当时的县委组织部长林锡孝向周月林提出,是否把供给关系全部转过来?周月林回答说,“我没有为新昌做过什么,你们把我安置在这里,已经非常感谢。如果转过来,就要新昌养我,这很过意不去。”周月林婉言谢绝了新昌领导的盛情美意。

后人怀念情意长

  1983年10月13日,当时在江西大余搜集梁柏台史料的陈刚,被烈士的英雄事迹熏陶着感动着激励着,一方面为家乡有这样一位英雄而自豪,一方面又为家乡还不知道这样一位英雄而神伤。他徘徊梅关古道,登上金莲山巅,发出声声呼唤:“梁柏台的英灵呀,归去来兮!梁柏台的事迹呀,春风化雨!”

  随着广泛的搜集,烈士的英雄事迹更加动人可歌可泣;随着深入的采访,烈士的感人形象更加清晰触手可及。对先烈的缅怀,对英雄的追思,梁柏台家乡从1984年就开始。这年的2月上旬,新昌县委党史办公室、共青团县委、县民政局、大佛寺管理处等单位联合倡议建立梁柏台烈士纪念碑,后因新昌县尚无革命烈士纪念碑、馆建设,报告就临时改为《关于建议建立新昌县革命烈士纪念碑的联合报告》,并发出《关于建立新昌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开展募捐活动的倡议书》。5月1日,时任海军司令员的萧劲光大将题写了“梁柏台烈士纪念碑”的碑文。1987年7月31日新昌革命烈士纪念碑揭碑,计划再在碑区建立梁柏台烈士纪念碑亭但最后没有建成。

  1989年9月14日是梁柏台诞辰90周年,新昌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纪念和学习梁柏台系列活动。县委举行纪念梁柏台烈士诞辰90周年座谈会。县广播站、县电视台、县电影院播放了纪念专题节目、梁柏台烈士生平事迹录像、幻灯等,县委党史办公室编印的梁柏台烈士诞辰90周年《纪念与学习》专辑小册子,发至全县基层党组织、中小学校,作为党员、团员、职工和学生进行理想前途、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的教材。《纪念与学习》共辑集三篇文章,一是关于《学习梁柏台,做共产主义新人》;二是辛畅《献身者的故事》,编撰了“吾当以身付诸国”、“哪怕弃生命去救国也不敢稍为退让”、“待世界大同之日回家团聚”、“国家事大,家庭事小”、“请不仰慕人家的富贵”、“应该把孩子交给革命”、“我也是种田人”、“吃水不忘掘井人”、“党有决定不能例外”、“牺牲岂止……”等10篇故事;三是陈刚撰写的《光辉的足迹——梁柏台生平之一》。《纪念和学习》记述了梁柏台光辉的一生。

  新昌县少先队工作委员会发出通知,决定在全县少先队组织开展以“学烈士的事迹,踏烈士的足迹,表队员的决心,创梁柏台中队,成立红领巾梁柏台研究会”为内容的学习梁柏台烈士系列活动。

  梁柏台烈士诞辰90周年的纪念和学习活动,触动着梁柏台家乡查林村民的追思情怀。查林村确实需要建立一个纪念碑亭之类的建筑让后人缅怀和凭吊。查林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研究决定,在村东南来龙山麓的来龙头建立梁柏台烈士纪念碑。

  1991年11月20日是个特殊的日子,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这一天闭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这一天成立,中国第一部红色宪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在这一月颁布。这一天,有领导,有群众;有老人,有少年,1500余人汇聚到查林村来龙山上,隆重举行梁柏台烈士纪念碑亭揭碑典礼。

  队伍中,一位英姿飒爽的共青团员,一名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除除走到纪念碑前,高声朗诵着《献给梁柏台爷爷的歌》:

  (甲)来龙山,放异彩,

  (乙)查溪水,唱欢歌。

  (合)今天,

  (甲)我们的胸前,佩戴着闪光的团徽,

  (乙)我们的胸前,飘扬着鲜艳的红领巾。

  (甲) 紧随着肩负重任的伯伯,

  (乙) 手拉着余热生辉的爷爷。

  (合) 我们——

  老、中、青、少四代人的双手,徐徐揭开了

  纪念梁柏台烈士的丰碑

  (甲) 梁柏台爷爷

  你从小就有英雄气

  立志做一个“以身许国的大丈夫”。

  (乙) 梁柏台爷爷

  你在上海外国学社

  成为我国最早的一批青年团员

  (甲) 你为搬取革命的火种,

  婚后七天就踏上赴苏的征途。

  (乙) 你立誓“待到世界大同之日(才)回家团聚”,

  在异国战斗了十个春秋。

  (甲) 你奔赴江西中央苏区

  起草我国第一部红色宪法

  开拓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先河

  (乙) 你担任我党第一个司法部长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