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的云笛
陶江给这部散文集取名《湖面上的云笛》,也许是契合他心境的,湖即是鄱阳湖,云笛可视为他心的款曲,安静、真挚、悠然。
关键词:  《湖面上的云笛》2021-09-03
-
孜孜不倦的新时代歌者
在壮族作家石才夫的诗歌创作中,有两种风格迥异的类型,一是简约质朴、内敛含蓄,比如诗集《以水流的姿势》《流水笺》中的许多作品即属于这一类。
关键词:  石才夫2021-09-03
-
民族文化滋养中崛起的楚雄文学
楚雄彝族自治州是全国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拥有“世界恐龙之乡”“东方人类故乡”“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三张文化名片,以《梅葛》《查姆》为代表的彝族史诗,滋养了这方土地上的文学精神。
关键词:  楚雄文学2021-09-03
-
全面深入认识新时代 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学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2021-09-01
-
扎根本土、深植时代,书写新疆故事
2020年,新疆的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扎根本土、深植时代,以丰厚的文学创作,展示宏大的社会主题和人民主体的风骨与精神。
关键词:  新疆文学2021-08-26
-
展示草原文学的另一种面向
“我也看见了。
-
在朴素而壮阔的生活中见证伟大
广西百色市凌云县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而泗城镇后龙村是凌云县的贫中之贫。
-
西藏文艺70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拉萨市堆龙德庆区马乡措麦村民间藏戏队正在表演藏戏。
-
跨上时代的骏马听它嘶鸣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对于内蒙古文学而言,记录并呈现出何等的风貌,也为读者所关注。
关键词:  内蒙古文学2021-08-09
-
季节的生命隐喻
壮族作家凡一平的长篇小说《四季书》发表于《作家》2021年第2期,小说讲述了共产党员韦正年传奇的一生。
关键词:  《四季书》2021-08-06
-
逆行礼赞
在一些特殊的时刻,譬如灾难、疾病、战争等等,人们都需要有一种行动存在,那就是:拯救!在灾难中对他人的救助和支援,是人们伟大而高尚的行为,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精神财富。
关键词:  《云岭医师——抗疫2020》2021-08-06
-
仆拉山寨奏鸣曲
大黑山是滇南彝族支系仆拉人的聚居地。
关键词:  大黑山传奇》2021-08-06
-
《茫茫的草原》的文学价值与艺术魅力
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是我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一面旗帜。
-
扎根民族 超越民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存环境、文化底蕴和发展历史,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情感表达方式,这是我们的民族之根所在。
关键词:  民族2021-08-06
-
临沂的风
齐鲁大地自古人文荟萃,而临沂自有临沂的风骨。
-
党的领导与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促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产生了质的巨变。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2021-08-06
-
悲悯与共情的个性化书写
《书中人》是彝族青年作家阿微木依萝以真实生活经历为背景创作的小说集。
关键词:  阿微木依萝2021-08-02
-
少数民族当代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一、定位与发现:少数民族当代文学研究的起步 《人民文学》 发刊词(1949)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纳入中国文学学科体系,标志着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确立;同时,少数民族当代文学“新文学”属性的确立,也意味着少数民族当代文学被纳入新中国文学的学术体系。
2021-07-29
-
“携带微光走向明亮”
“当我们争吵之后 我哼起了歌/我想起两个打架的孩子 突然被一匹灰色的骏马吸引/马上就会手拉着手 欢呼着去追它/而你只会更生气……总需要一些光芒 来宽慰/总需要一些遗忘 来等着被填满/你看 风每次掠过树林/都哼着歌” ——节选自宁延达诗歌《当我们争吵之后 我哼起了歌》 “我越来越拒绝听到人们谈及黑暗/我确信/如果你亮着/身边的人就不会遇上它”(《拒绝》)。
关键词:  《魔镜制造者》2021-07-26
-
大文学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
在具有普泛性指向的全球化语境下,经济形态、生活方式的一体化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于是,寻求民族自我认同、保持民族文化个性的愿望愈发强烈也更为迫切。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2021-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