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约翰·伯格:一位感性与理性完美融合的死亡秘书

      英国著名艺术批评家、作家、画家约翰·伯格(John Berger)2017年1月2日在法国病逝,享年90岁。

    2017-01-09

  • 我和皮格利亚的故事:生命之沙不会消失,只是流逝到另一个空间

      阿根廷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里卡多·皮格利亚(Ricardo Piglia)于当地时间2017年1月6日下午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家中辞世。

    2017-01-09

  • 《阿赫马托娃诗文抄》:白银的月亮,为众生安魂

      普希金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而与之对应的阿赫马托娃,被视作“俄罗斯诗歌的月亮”。

    2017-01-09

  • 写作是与时间赛跑的游戏

      “我从来没能在刚刚好的时间到达指定地点。

    2017-01-05

  • 讲故事的约翰·伯格:定居的耕作者,从遥远地方来的旅行者

      2017年1月2日,英国著名艺术批评家、诗人、小说家约翰·伯格在巴黎郊区的家中去世,享年90岁。

    2017-01-05

  • 村上春树谈文学奖:如拿奖伊战就不爆发,那我有责任

      村上春树最新首部自传性作品《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近日由新经典推出。

    2016-12-27

  • 瓦尔拉姆·沙拉莫夫:用艺术之眼折射苦难

      瓦尔拉姆·沙拉莫夫 (1907-1982) 俄苏著名作家,出生于沃洛格达一个神甫家庭。

    2016-12-27

  • C.S.刘易斯:我心惊悦,为了抵达信仰

      克莱夫·斯特普尔斯·刘易斯,又称C.S.刘易斯,是英国20世纪著名文学家、学者、杰出的批评家。

    2016-12-27

  • 托拜厄斯·沃尔夫:生活从未只有一种面孔

      托拜厄斯·沃尔夫 1945年生,蜚声美国的短篇小说家,回忆录创作大师,“美国短篇小说复兴运动”力将,美国斯坦福大学人文学科教授。

    2016-12-27

  • 新发现的关于莎剧作者的铁证

      图1袜带社社徽 图2莎士比亚纪念碑上方的盾徽 图3福尔杰图书馆所藏莎士比亚盾徽 图4布鲁克描绘的迪瑟克颁发给威廉莎士比亚的盾徽 图5威廉·史密斯绘制的莎士比亚盾徽 为纪念威廉·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凤凰卫视的凤凰大视野节目组正在制作一个五集系列节目,题目是“当莎士比亚遇见汤显祖”。

    2016-12-26

  • 陈铨对德国汉学界的“指点江山”

      陈铨对德国汉学的关注是毋庸置疑的,他的博士论文《德国文学中的中国纯文学》主要就是研究德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这就自然必须充分关注德国汉学的成绩与不足,他自己显然也是心高气傲,对德国汉学颇有“指点江山”的豪情壮志,其批评挑剔,也确实不无道理。

    2016-12-23

  • 做一个强悍真实的诗人

      “躺在婴儿床里吮吸手指/一排婴儿/看不出他有什么特别/又没长着海明威笔下猫的六指//然而/此刻他的梦境是墨的梦/是他来到这个世上没有见过的墨//父母尤其不知他最喜爱的莫过于清晨洗完澡湿漉漉的躺在褥子上/平静、平整的体现一方白色。

    2016-12-19

  • 为莎朗·奥兹辩护 她用身体为生活自白

      莎朗·奥兹 1942年出生于旧金山,第一本书《撒旦说》(1980年)获得首届旧金山诗歌中心奖,第二部诗集《死人和活人》赢得国家图书批评家奖,之后《父亲》入围英国T.S.艾略特奖,《未打扫的房间》入围国家图书奖和国家图书批评家奖。

    2016-12-15

  • 金·斯坦利·罗宾逊:把想象写得如新闻般真实

      金·斯坦利·罗宾逊 美国当代科幻小说作家。

    2016-12-15

  • 曾艳兵:魏玛·歌德·卡夫卡

      歌德,1828年 卡夫卡,1906年 卡夫卡画笔下的歌德故居——星边园中屋 魏玛歌德故居 魏玛与歌德的关系举世皆知:德国小城魏玛因为歌德而驰名世界;歌德亦在魏玛生活了将近六十年,魏玛成就了歌德丰富的生活、卓越的创作,以及永久的名誉。

    2016-12-13

  • 村上春树:“飞鸟”作家更善于衔拾日常

      似乎很难再找到第二个像村上春树这样的当代作家了:作品被译成50多种语言;几乎每一本都是畅销书;他甚至备受博彩公司青睐,连续多年领跑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近40年创作生涯中,他究竟是如何编织故事的?日前,村上春树历时6年完成的最新自传性作品《我的职业是小说家》由新经典文化引进推出简体中文版。

    2016-12-13

  • 大仲马与伊夫堡

      1855年的大仲马。

    2016-12-06

  • 不妥协的审美家

      “我知道自己像一个不妥协的审美家”,这句自白来自哈罗德·布鲁姆的《剧作家与戏剧》。

    2016-12-03

  • 秘鲁文学不是只有略萨,还有他……

      如果说拉美文学是一座百花盛开的大花园,秘鲁文学便是其中一畦香气四溢的奇葩。

    2016-12-01

  • 洞见人性枷锁的毛姆

      今年文学出版市场上,去世50周年的毛姆是被争抢的“富矿”。

    2016-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