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曼德尔施塔姆:我躺在大地深处,嘴唇还在蠕动
曼德尔施塔姆 曼德尔施塔姆(1891-1938),俄罗斯白银时代著名诗人。
2016-07-11
-
德尔米拉·阿古斯蒂妮之死
1914年7月6日,乌拉圭首都蒙特维的亚,诗人德尔米拉·阿古斯蒂妮走进安第斯街1206号,再没有走出来。
2016-07-08
-
一个会讲故事的人:韩国当代小说家千明官
千明官1964年出生于韩国京畿道龙仁市。
2016-07-08
-
用想象力拯救自我和世界
崔宰勋,男,小说家,1973年出生于 首尔,毕业于延世大学经营系和首尔艺术大学文艺创作系。
2016-07-07
-
杜鲁门·卡波特和佩里·史密斯
1959冬天,当杜鲁门·卡波特在《纽约时报》读到堪萨斯州那起关于命案的新闻报道时,犹如一条猎狗机敏地闻到了猎物诱人的气息。
2016-07-07
-
小人物的悲喜人生
《某人》英文版 爱丽丝·麦克德莫特 爱丽丝·麦克德莫特(Alice McDermott,以下简称“爱”)的作品《某人》(Someone)获得2013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类奖。
2016-07-07
-
没有什么文字能比他的更刺痛我们
余泽民:宁肯曾说凯尔泰斯是一颗“弱星”,这个词给了我深刻的触动。
2016-07-07
-
文学就是为弱势群体而存在
朴玟奎,男,小说家,1968年生于韩国庆尚南道蔚山,毕业于韩国中央大学文艺创作系,是新世纪韩国文坛最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年轻作家之一。
2016-07-07
-
城市永远年轻,只有我在老去
金重赫 《企鹅新闻》韩文版 金重赫,男,小说家,1971年出生。
2016-07-07
-
安东尼·杜尔访谈录:“另类”的二战书写
安东尼·杜尔的新作《所有看不见的光》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着重描写法国和德国两位少年的战时人生历程,美国《兰普斯杂志》的南希·史密斯就该小说的创作采访了作者,本刊特刊发译文。
2016-07-07
-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互不理解是种族问题一贯的隐喻
《黑女孩/白女孩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写过很多书,多得连她自己都记不清到底写了多少(足有100多本)。
2016-07-07
-
“父亲不可能不按常规生活”
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肖洛霍夫访谈 “父亲不可能不按常规生活” 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肖洛霍夫(以下简称“米”)是俄罗斯作家肖洛霍夫最小的儿子。
2016-07-07
-
弗兰克·奥康纳:故事的核心是主题
弗兰克·奥康纳(1903-1966),原 名Micheal Francis O'Connor O'Donovan,爱尔兰作家。
2016-07-07
-
鲁本·丰塞卡:热带国度的黑暗料理人
鲁本·丰塞卡 上:《索取者》葡文版 下左:《阿戈斯托》葡文版 下右:《新年快乐》葡文版 20世纪的巴西文学界可谓佳作频出,精彩纷呈。
2016-07-07
-
“我实现了我的愿望”
2013年12月12日,傅雷翻译出版奖在京揭晓,老翻译家刘方翻译的《布罗岱克的报告》最终赢得该奖。
2016-06-30
-
奈良美智:用糖果般甜美包裹一颗悲凉的心
初次接触奈良美智的作品和名字,总觉得他是一个女生。
2016-06-30
-
拉杰斯·帕拉梅斯瓦兰访谈录
由拉杰斯·帕拉梅斯瓦兰(以下简称“帕”)所著的《臭名昭著的孟加拉明》是《格兰塔》杂志恐怖卷中最为精彩的一篇。
2016-06-30
-
标准·效果·理想·方法
郭宏安,翻译家。
2016-06-30
-
俄罗斯当代作家谈莫言获奖
科瑟列夫 全世界从电视转播中看到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画面。
2016-06-30
-
尼日利亚剧作家沃勒·索因卡访华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共同邀请,尼日利亚剧作家、小说家、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沃勒·索因卡于2012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来华访问。
2016-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