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的食谱与地图
加拿大华裔女作家邓敏灵(Madeleine Thien)凭借其长篇小说《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Do Not Say We Have Nothing)一举荣获2016年加拿大文学“总督奖”和加拿大丰业银行吉勒文学奖两项大奖,这部小说同时还入围2016年英语文学最高奖布克奖。
2017-05-18
-
赫德的中国岁月 喜爱并不等于情爱
罗伯特·赫德(Robert·Hart,1835年2月20日-1911年9月20日),英国政治家;1854年来到中国,1861年起在上海担任海关总税务司职务,1863年正式接替担任海关总税务司,1908年休假离职回国,1911年死于英国白金汉郡,清廷追授其为太子太保;赫德曾担任晚清海关总税务司达半个世纪之久(1861年-1911年),在任内创建了税收、统计、浚港、检疫等一整套严格的海关管理制度,他主持的海关还创建了中国的现代邮政系统。
2017-05-17
-
对抗恐惧,唯有无尽的沉默蔓延
《考拉》 作者:(瑞士)卢卡斯·贝尔福斯 译者:陈壮鹰 版本: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年2月 在这本并不厚重的书里,贝尔福斯探讨了世间最为厚重的话题:生与死。
2017-05-17
-
在流血与荒诞之中,温柔与力量长存
布列拉·米斯特拉尔 (1889-1957),智利诗人、教育家、外交家。
2017-05-17
-
阿赫玛托娃自述:诗歌就是我与时代和人民的联系
本文摘自《阿赫玛托娃诗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99读书人,2017.4 1889年6月11日(新历23日),我出生于敖德萨附近(大喷泉)。
2017-05-15
-
凡尔纳为什么在今天还令人迷恋?
上图为1997年版电影《海底两万里》剧照。
2017-05-12
-
王晔:她们曾这样活过
林格伦和哈通借灵魂共振成这本通信集,或将走向更远的未来。
2017-05-10
-
专访《地下铁道》作者:有用的妄想,有时要好过无用的真相
科尔森·怀特黑德 美国时间2017年4月10日,普利策获奖名单公布,《地下铁道》获小说奖,科尔森·怀特黑德成为全美最忙碌的作家。
2017-05-09
-
格林给自己的童话
在作家格雷厄姆·格林身上,有许多关于诺奖的故事,比如他一生虽未获奖,却被一众诺奖获得者马尔克斯、福克纳、V.S.奈保尔、J.M.库切、马里奥·略萨视为精神偶像和导师,又或者是马尔克斯说的那句信誓旦旦的话,“虽然把诺贝尔奖授给了我,但也是间接授给了格林,倘若我不曾读过格林,我不可能写出任何东西”。
2017-05-09
-
佩索阿:如果你不能一个人活着,那么你就天生为奴
费尔南多-佩索阿,1888年6月13日出生于里斯本,葡萄牙诗人,拥有多重身份,还是文学评论家和哲学家,1935年11月30日,四十七岁的佩索阿因肝病恶化去世。
2017-05-07
-
洪子诚:种种可能,周梦蝶与辛波斯卡
因为知道我“偏爱读诗的荒谬,胜过不读诗的荒谬”(仿辛波斯卡诗句:“我偏爱写诗的荒谬/ 胜过不写诗的荒谬”),诗人周梦蝶5月1日(2014)去世,台湾的朋友很快就把这个信息告知我。
2017-05-04
-
门多萨:相隔几世纪,还是会被堂吉诃德深深地吸引
门多萨站在阿尔卡拉大学门口。
2017-05-04
-
他把那些可悲可笑的事,写成美的艺术
图为美国画家安德鲁·怀斯的作品《克里斯蒂娜的世界》。
2017-05-02
-
阿多尼斯在罗马:“自由是我的国度”
熟悉阿多尼斯的人都知道,他一高兴就喜欢举起右手,让你和他做一个“高五击掌”(“high five”)动作。
2017-04-25
-
萨福的诗与埃及的木乃伊
木乃伊外壳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在表面刻写经文和绘制与墓葬相关的图画,许多写有希腊文和科普特文的纸草就以这种方式被保存了下来。
2017-04-25
-
乔伊斯:用天才向极峰探险
导语:语言的一大作用是表现我们尚未习惯其去表现的事物, 带领我们前往并不熟悉但精彩有趣的地方。
2017-04-24
-
止庵:福尔摩斯和华生的叙事学
你想,这种奇案,岂是寻常差人能办的事。
2017-04-24
-
赫尔曼·黑塞 人的使命就是回到自我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德国作家,诗人。
2017-04-18
-
川端康成之死与他的“隐秘战争”
无法摆脱的哀愁 1948年11月12日,日本东京。
2017-04-17
-
作为“文化英雄”的博尔赫斯
编者按 今天的博尔赫斯已被重构为不折不扣的“文化英雄”,散发着诸如“后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反极权主义的知识分子”的光辉。
2017-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