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绅士的报答——科学普及的“叙述性诡计”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笑话:某绅士酷爱看侦探剧,这天他又来到剧院观看一出精彩的侦探剧。
2018-06-05
-
“叙事医学”对医学科普创作的启示
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应该造福于民。
2018-06-05
-
科幻中的霍金
尽管我对霍金深表敬意与崇敬,在他去世后,还写了悼念的诗句发表,但对于霍金担心未来人工智能控制,未来100年中,人类将面临比人类更聪明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挑战,称人工智能可能终结人类云云,多少有些耸人听闻。
2018-06-01
-
京东文学奖为什么授予韩松?
从5月31日京东文学奖颁奖盛典中获悉,韩松的《驱魔》获得了第二届京东文学奖科幻图书类大奖,将二十万奖金收入囊中,笔者特别高兴。
2018-05-31
-
我的科幻之路
我出生在广东经济特区中发展比较差的一个城市——汕头,可以说和特区同龄。
2018-05-25
-
陈楸帆:介于神化、模拟与创造之间的现实
陈楸帆,毕业于北大中文系及艺术系,科幻作家、编剧、翻译。
2018-05-25
-
《西部世界》第二季:更多新鲜感,还有更多反转
《西部世界》在2016年推出第一季,前两集放出后,专业评分都在9分以上。
2018-05-25
-
国产科幻历史题材,缘何获评“穿越神剧”
“历史科幻”网络剧《天意》剧照。
2018-05-24
-
湮灭与永生:在科幻中探索生命之谜
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科幻电影越来越受欢迎。
2018-05-23
-
陈楸帆:在理性未及之处,故事熠熠生辉
很奇怪,最近一两年读到觉得很厉害的国内科幻中短篇,大部分发表在豆瓣阅读上。
2018-05-21
-
中国科幻小说创作中的科普问题
1902年,梁启超首次提出“科学小说”这一名称,并赋予了科学小说“以科学思想影响中国学术、政治及哲学文化”等方面的使命。
2018-05-08
-
作为历史、现实和方法的科幻文学
中国文学现场,科幻文学以其眼界、思维、爆发力而备受关注,为展现其面貌,我们邀请青年评论家杨庆祥,主编“青·科幻”丛书,收录极具活力的青年科幻作家代表作,一人一册。
2018-05-02
-
钱学森吐槽《星球大战》
中国的科幻文学,曾走过一段很长的弯路。
2018-04-28
-
韩松:虚妄中的碰撞与挣扎
阅读韩松的困难之处,在于他所挑战的对象,不仅是当下的日常经验、环境,以及潜伏在这之后的现代逻辑与宏大叙事,而且他将整个启蒙文学传统都纳入在内。
2018-04-25
-
《湮灭》是否终结了“科幻三连败”
如果没有《湮灭》, Netflix的“科幻三连击”恐怕就要变成“科幻三连败”了。
2018-04-20
-
“头号玩家”的醒世寓言:警惕“数据寡头”
这段时间,《头号玩家》意外成为一部爆款电影。
2018-04-20
-
虽有遗憾,但《湮灭》就此拓宽了科幻片的维度
《湮灭》改编自范德米尔《遗落的南境1:湮灭》,该系列以多种元素结合的瑰丽想象而荣获2014年星云奖。
2018-04-19
-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及其传播:创造一个世界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从曾经非常小众的科幻圈子里生长出来,在2015年成为第一部获得英语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长篇小说类)的非英语小说,2016年成为英语世界里前所未有的翻译自中文的畅销书,甚至引起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关注。
2018-04-18
-
人工智能所开启的这条进化之路将比自然进化快千百倍
《机器之门》 用卓越的想象力描述了一种可能性,在合上这本书后我们都祈祷这样的未来不要变成现实,但它的景象也在我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2018-04-17
-
一颗怪味豆:科幻小说的返祖现象
科幻小说是创造想象世界的文学体裁,如同现实主义文学留下了形象鲜明的人物画廊一样,科幻小说则创造了形态各异的想象世界。
2018-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