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雅琳:新颖的刘慈欣文学:科幻与第三世界经验
内容提要 相对于纯文学,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显示出高度的新颖性,这得益于他对第三世界经验和50-70年代中国文化精神的创造性容纳,并因此挑战了启蒙主义观念的普遍性霸权。
2018-04-12
-
刘大先:赛博格的怕与爱
一 得益于新媒体的传播效应,关于人工智能的话题成为近年来公共舆论的热点话题,甚至形成了一种狂想式的症候。
2018-04-10
-
《头号玩家》配得上这铺天盖地的赞誉吗?
不论是夏天叼着冰棍看《回到未来》录像带的80后,还是在《守望先锋》里呼朋唤友的新千年玩家,在斯皮尔伯格的《头号玩家》里,都能找到相应的乐趣。
2018-04-07
-
豆瓣9.2神作!科幻大片《头号玩家》口碑爆棚
3月30日,《头号玩家》在中美影院同步开画。
2018-04-02
-
科幻巨著为何虎头蛇尾
《海伯利安》系列四部曲 丹·西蒙斯 文汇出版社 美国著名跨界作家丹·西蒙斯的科幻名著《海伯利安》系列四部曲,实际上又可以分为两个小系列。
2018-03-23
-
刘慈欣:缺失的宇宙——浅论上世纪50和80年代中国科幻的一个特点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中国科幻历史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迄今为止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对清末民初阶段的研究上,而后面的两个阶段,即上世纪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也是中国科幻发展的重要阶段,对这两个阶段科幻文学的研究相对较少。
2018-03-22
-
马传思的《奇迹之夏》:少儿科幻的价值选择应往何处去?
马传思:少儿科幻作家,代表作品《奇迹之夏》《你眼中的星光》《冰冻星球》《海盗船长女儿的夏天》等。
2018-03-15
-
《奇迹之夏》:看少儿科幻的终极价值选择
马传思的少儿科幻小说连续四年入选“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优秀作品,2017年度的《奇迹之夏》更一举夺得头魁,被评为钻石鲸作品。
2018-03-12
-
《子世界》:虚拟现实世界中的“超文本”叙事
王十月的《子世界》是一篇带有硬科幻色彩的作品。
2018-02-23
-
奈飞科幻剧《副本》有太多错误的模仿?
Netflix科幻剧《副本》融合了《银翼杀手》和《黑客帝国》的科幻风格,然而这种模仿有人称赞有人批评。
2018-02-22
-
刘宇昆《纪录片:终结历史之人》:承认历史,方能把握未来
科幻小说研究专家亚当·罗伯茨认为西方科幻小说起源于古希腊小说中的幻想旅行作品,希腊罗马文化崩塌后,随着天主教会的文化主宰,和许多其他文化一样,幻想旅行类作品的发展也进入了“黑暗时代”,直到16世纪自然科学开始发展。
2018-02-02
-
李广益:论刘慈欣科幻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自从《三体》赢得雨果奖和世界声誉,文化界和学术界都对刘慈欣及其科幻创作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2018-01-30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畅想
王国刚简介 王国刚,安徽省散文家协会副主席、合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2018-01-26
-
最鲜活的科幻史
2017年12月刚刚出版的董仁威先生的《中国百年科幻史话》是目前最新版本的科幻史著述,一本高达55万字的鸿篇巨制。
2017-12-11
-
未来:不是我们前面一直移动的现在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7-12-11
-
科幻作品 不分软硬
自从凭借《北京折叠》获得雨果奖,郝景芳的科幻写作风格也被不少读者贴上了“软科幻作家”的标签。
2017-11-27
-
刘宇昆:科幻不是预言,而是当下的自省
“对我来说,雨果奖显得很远,我从没想过自己会跟它产生关系。
2017-11-27
-
刘慈欣:用想象力构造一个好故事
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刘慈欣都是最受关注的中国科幻作家,甚至有人这样评价他:“凭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文学提高到了世界水平。
2017-11-22
-
韩松《驱魔》获星云奖,35年书写想象中的各种未来
【编者按】11月19日,第8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落幕,长篇小说金奖得主是韩松的《驱魔》,然后,8位朗读者上台,念了一首幽长诡谲的诗——由韩松所有小说里的段落节选而来。
2017-11-22
-
一曲关于“冰冻星球”的史诗
《冰冻星球》,马传思著,大连出版社2017年7月第一版,24.00元 马传思是近年来少儿科幻文学界杀出的一匹“黑马”。
2017-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