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幻“软硬之分”的形成及其在中国的影响和局限
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科幻作家渴求一种与苏联科学文艺,以及当时中国科普话语所不同的科幻理论与历史叙述。
-
《科幻立方》2019年9月刊评论
本期特别企划的主题是中国科幻——“我的梦想,我的家园:新中国科幻七十年”。
-
让科幻拥抱最广大的生命世界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科协科普部等单位召开的少儿科幻系列图书研讨会等活动,非常及时,非常必要。
关键词:  少儿科幻2019-12-10
-
“长老的二向箔”与马克思的“幽灵”
- 1 - ……歌者没有从仓库里取二向箔的权限,要向长老申请。
2019-12-10
-
播下一粒热爱科学的火种,越早越好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著作《物种起源》,在著作中作者首次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
-
期盼月球旅店从科幻成为传奇
作者肖像画。
-
儿童科幻文学初探
1.儿童、少年与儿童科幻 按国际上通行的《保护儿童公约》,“儿童”是指十八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
儿童科幻文学初探
1.儿童、少年与儿童科幻 按国际上通行的《保护儿童公约》,“儿童”是指十八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关键词:  儿童科幻2019-12-05
-
当代少儿科幻发展概况
前言 近些年少儿科幻的发展出现两个比较明显的现象,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儿童文学作家加入少儿科幻创作队伍,另一方面,也有许多之前主要从事成人科幻创作的科幻作家试笔少儿科幻,尝试开拓新的个人写作路线。
关键词:  少儿科幻2019-12-05
-
中国科幻 繁荣可期
科幻圈在中国大陆至今仍是一个小众的圈子。
-
陈楸帆:如《2001:太空漫游》一般,向人类文明发问
这次受八光分戴浩然老师之托给七月新书写序,其实心情是有点纠结的,纠结到甚至不敢问七月:“喂,你真的想好要让我写序了吗?”直到七月不断在微信上敲打我“到底写好了没?!”,我才一边享受被催稿的快感,一边放下心开写。
-
北星:让群星闪烁吧
有幸读到七月的科幻长篇新作《群星》。
-
七月:那些科幻小说带给我勇气和梦想
决定开始写这篇小说的时候还是在2016年的年中,那时我刚刚回到阔别十多年的四川,并且定居下来。
-
科幻文化 不破不立
过往科幻作品中,众多令世人惊叹的奇思异想,已随着时间流逝由遥不可及变为朝夕日常,想象与现实的“破壁”往往近在咫尺,许多曾经超前的设定当下的受众也“见怪不怪”。
2019-12-01
-
刘慈欣与《三体》背后的故事
北京时间2015年8月23日,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雨果奖颁奖典礼在美国华盛顿州斯波坎举行。
-
科学之源始于凝望星空
科学之源始于凝望星空。
关键词:  科普2019-11-27
-
2019,复活“鸿蒙”
“鸿蒙”,对于熟悉中国古典文学的人来说,一点都不陌生。
-
《荒潮》:科幻视角下的生态观照
《荒潮》的故事源起于中国南部沿海小镇硅屿的电子垃圾污染问题。
关键词:  《荒潮》2019-11-27
-
中国科幻:热潮之下“暗流涌动”
当地时间2019年9月5日,德国柏林,新的未来博物馆对公众开放,它抛给公众一个问题,即人类未来将如何生活,并通过展览带领公众寻找答案。
-
当代科幻的位置:遗骸、幻境或未来之乡
在我的印象当中,中国科幻还是一群热爱者的小圈子、一个“用爱发电”的小小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