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幻写作中的新人形象:迥乎常人,本乎常情
中国当代科幻文学如何借助对于科技的理解,对未来的推演,来塑造新人形象,又如何通过共情共感的艺术表现力来呼应时代精神,召唤出现实中的新人,这将是横亘在每一个科幻写作者面前的巨大挑战。
-
美丽的祭献
在电视上做科学节目,在书刊上写科学文章,一般多是就科学论科学,就技术说技术,像大型图文册《播火录》这样真正从人类文化之思和渐入科学哲理的角度回视科学史的通俗读本,还不多见。
-
1978 年:科普创作之春
题 记 1978年5月,全国科普创作座谈会在上海浦江饭店召开,会议对如何繁荣科普创作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发起成立了中国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筹委会。
-
郭伟:少儿幻想文学之荒诞派
19世纪的英国牛津,一位名叫查尔斯·路德维希·道奇森(Charles Lutwidge Dodgson)的数学家,“玩票”般地写了两部类似于童话的作品。
-
这是科幻小说曾经的模样
《达尔文之惑》三部曲 作者:韦火 广州出版社 2019年8月 当1859年达尔文完成《物种起源》时,他认为自己几乎已经解释了有关进化的所有问题,只有一个问题一直觉得很费解,那就是5.4至5.3亿年前,古生代之初的早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许多动物突然出现在化石记录中,而在早期的岩层中却没有找到明显的祖先。
-
传统文化,让“科幻”更有生命力
提起“科幻”二字,你首先想到的是《头号玩家》中的虚拟现实还是《终结者》系列中的人工智能?不可否认的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科幻产业的繁荣和科幻作品受众的培养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
科幻不止一种打开方式,刷新“定势”才能成功“出圈”
近日,“《庆余年》居然是科幻片”的讨论冲上热搜。
-
营造少儿科幻文学阅读环境的思考
原标题:星辰与大海——营造少儿科幻文学阅读环境的思考 研究少儿科幻文学,不可忽视“谁来读”“为什么读”和“怎样读”的问题,笔者将其称为“少儿科幻阅读3W问题”(WHO、WHY、HOW)。
-
把科学的震撼力转化为文学的感染力
“科幻作品,就是要用通俗的语言,把科学的震撼力,转化为文学的感染力。
-
《开心机器人》系列的叙事创新
《开心机器人》系列 作者:凌晨 希望出版社 2019年8月 《开心机器人》系列是少儿科幻作家凌晨2019年度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神秘机器人》《黑暗大冒险》《重返旧时光》三部小说。
-
科幻“软硬之分”的形成及其在中国的影响和局限
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科幻作家渴求一种与苏联科学文艺,以及当时中国科普话语所不同的科幻理论与历史叙述。
-
《科幻立方》2019年9月刊评论
本期特别企划的主题是中国科幻——“我的梦想,我的家园:新中国科幻七十年”。
-
让科幻拥抱最广大的生命世界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科协科普部等单位召开的少儿科幻系列图书研讨会等活动,非常及时,非常必要。
关键词:  少儿科幻2019-12-10
-
“长老的二向箔”与马克思的“幽灵”
- 1 - ……歌者没有从仓库里取二向箔的权限,要向长老申请。
2019-12-10
-
播下一粒热爱科学的火种,越早越好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著作《物种起源》,在著作中作者首次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
-
期盼月球旅店从科幻成为传奇
作者肖像画。
-
儿童科幻文学初探
1.儿童、少年与儿童科幻 按国际上通行的《保护儿童公约》,“儿童”是指十八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
儿童科幻文学初探
1.儿童、少年与儿童科幻 按国际上通行的《保护儿童公约》,“儿童”是指十八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关键词:  儿童科幻2019-12-05
-
当代少儿科幻发展概况
前言 近些年少儿科幻的发展出现两个比较明显的现象,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儿童文学作家加入少儿科幻创作队伍,另一方面,也有许多之前主要从事成人科幻创作的科幻作家试笔少儿科幻,尝试开拓新的个人写作路线。
关键词:  少儿科幻2019-12-05
-
中国科幻 繁荣可期
科幻圈在中国大陆至今仍是一个小众的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