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幻小说中的流行疾病
传染病是科幻作品中的常见题材。
-
荒诞未来主义的叙事历险
《人形世界:异人行》 作者:七马 青岛出版社 出品:火星小说 2019年7月 引言 网络幻想小说《异人行》原载于“火星小说网”,实体书由青岛出版社于2019年7月出版,它是青年作家七马正在进行的“大图景奇幻小说”《人行世界》系列创作计划中的第一部(第二部名为《痴人行》,目前也在“火星小说网”连载)。
关键词:  《人行世界:异人行》书评科幻2020-03-17
-
发现中国科幻的那些闪光点
初见宋明炜老师,是2010年7月在上海复旦大学的新世纪十年文学研讨会上。
-
在类型夹缝中寻找新突破
《人间弃子》 作者:盛兴 北京日报出版社 出品:雁北堂 2019年10月 随着这两年的科幻热,越来越多的类型文学作者投身到科幻写作的行列。
-
江波访谈:科幻作家眼中的瘟疫
在笔者看来,江波老师是个标准的理工男,认真,逻辑,自省。
-
《摘星》:元素堆砌的推理科幻
原标题:元素堆砌的推理科幻——长篇科幻小说《摘星》评论 《摘星》 作者:付强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9年8月 高云所在的Dust小队接收到一个任务——穿越九千万光年之外的虫洞,在晶体组成高等文明的守护下,把一颗名为Paradox(悖论)的“行星”偷回来。
-
局促的宇宙,狭隘的英雄
作者: [美] 威尔·麦金托什 译者: 王焱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未读出品 2019年7月 弗勒抬头看着摩天大楼,盯着那面陡峭的高墙看,他感到头晕目眩,还有点儿恶心。
-
“十七年”科幻:从幻想到现实的中国速度
“十七年”时期的中国科幻总是与各种既定的标签捆绑,使得“十七年”时期的中国科幻深陷于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的泥沼中,逐渐显现出被尘封的“孤岛”感。
-
科幻作家眼中的瘟疫
王晋康 问答 1.科幻作家眼中如何看待瘟疫? 王晋康:疾病包括传染病是人类不可豁免的痛苦,不管医学如何精进,人类都得永远与其相伴。
-
打开生命奥秘的上帝之门
NCP、RNA、DNA、SIRS,此类生命科学名词成了近期的高频词,大众似乎都在上着科普课。
-
《群星》:人类的命运到底是什么?
江晓原:《群星》这部小说,表面上是一部以科幻为包装的惊悚探案小说,但小说所采用的背景架构,还是比较宏大的,这正是我欣赏这部小说的主要原因。
-
最好的偶像,就在当下
我们正在经历的当下,将会成为未来反复回味的历史片段,任何一个作家和戏剧家的作品都很难超越这历史本身。
-
反思、代入、与重建
《荒潮(修订版)》 作者:陈楸帆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年8月 《荒潮》是中国新浪潮科幻代表作家陈楸帆的第一部长篇科幻小说。
-
等待和寻找那面盾牌
有关“传染病”或“流行病”的作品大致分为两类:或以其为背景,揭示人在特殊环境下的生活与情感;或以审视的目光,探讨人类可能的应对之策。
-
立足前沿科技 展现美好图景
当代科幻兴盛是中国现代化高速发展的文化映射,同时也是我国科技强国战略的文化伴生现象。
-
马传思:少儿科幻美学特征浅论
中国当代少儿科幻的发展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
科幻比现实更真实?
“工厂的烟囱停止冒烟;霓虹灯失去了光辉。
2020-02-08
-
诗歌中的动物——值得人类敬畏的存在物
英国作家、《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在《神奇动物在哪里》中讲述了搜集“神奇动物”的故事。
-
聚焦类型文学的“破壁”尝试
原标题:“类型文学,我是你的破壁机” 这一期的《银河边缘》是特别的,特别之处在于她把“次元壁”的主题写在了封面上。
-
波音737Max-8:现实就是未来
作为小说作者和戏剧编剧,我深感小说叙事与戏剧构作有时是有着微妙的互动,这种微妙的互动若为读者所读解,对于作者来说,便是一种可贵的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