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时代, 应该读点科幻
王晋康,科幻作家、高级工程师。
2024-05-27
-
陈楸帆:科幻的未来是诗
科幻小说初期以奇幻旅程和乌托邦故事的形式出现,如果忽略列子的“偃师造人”或古希腊青铜巨人泰勒斯的传说,那么它迄今已经存在了超过两个世纪。
2024-05-11
-
科幻小说“热”背后的思考
近十来年,科幻小说开始热起来,不但各种媒体跟踪报道,高校里从事研究的人也多了起来,在四川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十多所高校也出现了科幻小说研究的专业人士和团队,在中国知网上检索“科幻小说”关键词,就可以查阅到4600多篇关于科幻小说的论文与媒体评论,而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超过了750篇,内容涉及到科幻小说本体理论研究、发展史研究和作家作品研究等多个方面,这是非常令人振奋的。
2024-05-10
-
我的“关键之书”(二):陌生而壮丽的异相世界
“关键”,原指闩门之木,字书上讲横曰关、竖曰键,二者和合戍守于宅前。
2024-04-23
-
科普短视频,要做到有“科”也有“普”
根据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6月,我国已经有10.79亿网民,互联网普及率达76.4%,而网络视频、短视频用户规模分别达到10.44亿人和10.26亿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全民刷视频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或者说一种生活方式。
2024-04-22
-
尊重具身体验,想象边界的跨越
青年作家慕明的《宛转环》收录了八个中短篇,这些作品跟进并回应着当下热门的机器学习、神经接口、感官增强等问题,处处可见作为人工智能领域从业者的慕明对技术问题的思考。
2024-03-27
-
视野的拓展与表述的革新
怎样定义科幻文学?科幻文学是不是一种类型文学?这可能是科幻编辑经常会被问到的问题。
2024-03-27
-
不能将AI发展视为纯粹的技术问题
2024开年,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和大模型等新科技进展,不断成为社交媒体追逐的热点。
2024-03-27
-
人工智能恐慌与科技焦虑管理
近期,人工智能带给社会普遍的焦虑。
2024-03-27
-
《沙丘》是不是英雄主义叙事?为什么它不是爽文?
主题:科幻史诗、传奇再临:《沙丘2》IMAX四城特别观影暨阅读导赏 时间:2024年3月9日14:00 地点:北京CBD万达影城 嘉宾:王小伟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 姚海军 《科幻世界》杂志副总编辑 任 青 知名科幻作家、三届银河奖得主 阿 郎 《看电影》杂志主编 严 蓬 影评人,网名“电子骑士” 主持:李东东 “极客电影”创始人 主办:万达电影及旗下线上衍生品平台“好集了”、中信出版、《科幻世界》 2024年3月8日,“科幻电影新教父”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的科幻巨制《沙丘2》国内全线上映。
2024-03-14
-
星空与想象交相辉映
2024年《科幻立方》第1期 2024年《科幻立方》第1期,总第43期已面世。
2024-01-30
-
在科幻中感受科技的温度
《宇宙工程师之歌》:刘慈欣主编;新星出版社出版 我越来越清晰地体会到,科技是有温度的,当它融入人性和理想时,就成了推动人类前进的温暖之力。
2024-01-26
-
高概念科幻如何有料又有趣
《罪物猎手》,付强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23年1月 阅读一本小说的过程,就是一次与作者的促膝长谈。
2024-01-19
-
看见“大国重器”背后的“中国力量”
科幻文学理论家达科·苏恩文认为,科学层面的“认知性”,也就是科幻故事与科技发展的密切关联,是科幻小说足以成为一个独立文类的本质属性之一。
2024-01-19
-
“导中国人群以进行 必自科学小说始”
“索子”(鲁迅)译《造人术》 鲁迅对“科学小说”,早就有他自己独到的跨时代见解、个性化的精神追求及其形象表达。
2024-01-19
-
以敞开的姿态建构科幻文学理论体系
随着科幻热的持续升温,中国科幻理论资源的来源更为广阔。
2024-01-19
-
以敞开的姿态建构科幻文学理论体系
随着科幻热的持续升温,中国科幻理论资源的来源更为广阔。
2024-01-19
-
文类融合趋势下,科幻应保持自身类型特征
今年5月,第14届华语科幻星云奖揭晓。
2023-12-25
-
漫谈科幻电影中的人工智能
从古到今,人类对于成为造物者都有一种极致的渴望。
2023-12-25
-
“后人”如何成为科幻文学的“新人”
新人形象向来是文学研究的焦点问题。
2023-12-25
更多
温新阶:在生活的湖底采撷珍珠
“故乡,不是一个僵死的概念,她是涌动着生命活力的土地。因为有了人,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繁衍、创造,才让这片土地不会在人们的记忆中沉沦。”
更多

经典作家专刊——汪曾祺
他的作品散淡从容、风趣幽默、富有诗意。 今年是汪曾祺诞辰10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