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科普短视频,要做到有“科”也有“普”
来源:文艺报 | 王大鹏 陈 玲  2024年04月22日08:14

根据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6月,我国已经有10.79亿网民,互联网普及率达76.4%,而网络视频、短视频用户规模分别达到10.44亿人和10.26亿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全民刷视频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或者说一种生活方式。同时,以短视频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也成为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重要渠道,包括快手、抖音、B站等泛知识类平台的数据也均显示,大量的科学家活跃在社交媒体,尤其是短视频平台上,通过利用相应的技术,这些专业人员将自身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公众能够理解的形式,促进了公众对科学的认知,这也使得科学成为公众追捧的对象,相应地,第十二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在通过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的公民中,67.4%的人使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获取科技信息。

视频这种利用电子信号存储和处理图像和音频的技术是人类的一种发明,它已经成为一种存在于生活各个角落的技术,从技术与文明关系的角度来说,视频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人类这个物种。我们在使用视频技术这种工具的同时,也需要赋予技术必要的“规制”,让它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于科普短视频来说,不仅要关注这种技术在传播和普及科学方面的长处,也要反思它对我们的思维方式所施加的影响,并且理性地探讨它有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而助力科普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科普短视频之“长”

在促进科学信息的传播与扩散方面,科普短视频具有精炼易懂、生动有趣、传播迅速、互动性强以及适应碎片化学习需求等优势。

首先,在以碎片化和浅阅读为特征的大背景下,注意力成为第一资源,而为了第一时间抓住公众的注意力,科普短视频就需要在内容上下功夫,把“一频胜千图”的优势尽量地发挥出来。为了把科学内容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展示出来,高质量的科普视频就需要注重短小精悍、内容凝练,进而提升受众的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比如“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就体现出了知识集中、精练有料,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形象有趣等特征,在视频的直观性、信息的丰富程度以及生动性等方面下功夫,增加受众的粘性,进而潜移默化地传播科学内容。

其次,科普短视频也因其形式多样、生动有趣而获得了较高的传播量和点赞量,丰富了科普内容的样态。纵观各平台上的科普短视频,可以发现其形式不拘一格,有真人出镜解说的,有动画模拟的,有实验演示的……同时很多科普短视频还通过配乐、特效等手段提升观感,增加趣味性,让受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科学,提升对科学的认知。比如通过分析2023年第3周至第26周象舞指数总榜各账号上榜情况,可以发现其总体上呈现出了动画成标配、实验胜雄辩、热点成主流、大咖成主角等特征。

再次,科普短视频因其互动性强,易于反馈而能够在网络平台上形成较好的科普氛围,推动科学内容的传播与扩散,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科普价值和意义。这打破了传统科普的单向传播模式,也有助于制作者可以根据观众的反馈调整内容和形式,提升科普效果。而从受众群体这个角度来说,很多科普达人在各个平台上拥有数量众多的粉丝群体,这使得他们生产和发布的科普短视频,尤其是结合社会热点发布的内容能够及时有效地覆盖到广泛的人群,甚至呈现出强大的长尾效应,增加公众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和技能,进而助力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比如从“医路向前巍子”发布的医学科普相关视频所获得的反馈来看,众多粉丝正是因为刷到了他发布的一些视频而掌握了某项必要的技能,在关键时刻避免了不幸事件的发生。

科普短视频之“短”

对于科学内容的传播来说,虽然短视频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科普短视频的科普作用,我们也不能忽视科普短视频所具有的问题。

首先,科普短视频的质量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这有可能加剧“信息失序”的状态。由于科普短视频制作的门槛相对较低,短视频的生产者存在平民化的现象,他们的知识背景和科学素养各异,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科普短视频的内容存在科学性不足,以及不够严谨的问题,这很容易导致公众对科学的认知出现偏差,甚至是错误。在一些社会热点和重大突发事件时,某些未经证实的非权威内容的传播和扩散会导致谣言和伪科学的传播,恶化网络科普环境。同时有些视频可能过于追求点击量和流量,而采用夸张、煽情、移花接木等手法,这不仅不利于科学知识的传播,还可能误导观众。

其次,虽然零散的内容和碎片化的传播方式满足了公众的阅读习惯,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公众对科学的系统性认知。由于受到时长的限制,尤其是受众阅读习惯的影响,科普短视频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科学内容尽量全面地表达,这就导致了内容的零散和碎片化,而受众一旦适应了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那么将不利于形成系统的认知,出现“见树不见林”的现象以及“眼睛会了”的现象。同时,由于受众的阅听习惯也会收到平台算法技术的左右,从而形成某种科普上的“过滤器泡泡”和“回音壁效应”。

再次,科普短视频领域面临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困境。作为一种广受关注的传播方式,科普短视频在内容上存在同质化的现象,甚至存在洗稿等问题,由于在版权保护的法律上还存在一些模糊地带,导致科普短视频会出现版权纠纷等问题。这不仅损害了创作者的权益,也影响了科普短视频的健康发展。而随着ChatGPT以及Sora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这方面的问题将更加凸显,一方面会让受众难以辨识优质的科普内容,另外一方面也使得版权问题以及价值观引导等问题变得更加隐晦,不易察觉。

科普短视频之“路”

《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指出,“运用新技术手段,丰富科普作品形态。”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明确要“大力开发动漫、短视频、游戏等多种形式科普作品。”科普短视频无疑是题中之义,面向未来,生产和传播高质量的科普短视频依然是应该加强的科普工作之一。

科普短视频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科普主体的二元对立格局,模糊了传播者与生产者之间的界限,因而更需要从科学内容本身的维度提升质量,做到科学性与趣味性以及通俗性的有机结合,避免出现“有科没普”与“有普没科”的极端,在权威的信息基础之上推出更加多元的科普短视频风格与模式,避免权威性和科学性被消解的风险。

高质量的科普短视频应该关注到“知识传播”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平衡。科普短视频不能单纯地停留在知识搬运的层面上,而应该基于科学知识进行必要的拓展,尽量引导受众将目光从了解“科学是什么”转向关注“科学为什么”,应该将科学原理和科学内容用公众能够理解的语言解释清楚,避免过于复杂和晦涩的专业术语,不要用对科研成果的宣传替代科学普及。

推动科普短视频的高质量发展,也需要相应的制作准则来规范视频内容的生产,为科普短视频的创作者提供相应的参考,提升科普短视频的质量,满足公众的科普需求。2023年,中国科普研究所牵头联合相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了科普短视频评价指标体系,并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平台上对外发布,旨在助力优质科普短视频的生产与传播。当然,公众接触和阅听科普短视频的体验首先来自于相应的平台,因而也需要平台方真正发挥好推荐和监管的责任,有效甄别视频内容的科学性,让优质的科普短视频获得更大的曝光量,同时尽量减少和避免非科学甚至是伪科学内容的传播范围,营造良好的科普氛围和生态。最后,科普的作用体现在公众对科学的理性认知上,因而也需要全方位多层次培养公众的科学思维,提升区分事实和观点的能力,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毕竟科普短视频只是传播和扩散科学内容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

(王大鹏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陈玲系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