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节的禁忌“不剃头”怎么就成了正月的年俗?
很多地方有“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传说。
2023-06-21
-
“莫须有”——一个中文短语的千年之谜
1982年夏,我随父母到杭州游玩,自然少不了逛西湖。
2023-06-20
-
颜光敏和他的《颜氏家诫》
清人颜光敏的《颜氏家诫》一书,内容上贴近家庭伦理和日用常行之实,言辞谆切而近乎絮叨。
2023-06-20
-
莫砺锋:雪泥鸿爪与心路历程
无论实际行迹还是心路历程,苏东坡都是一个名符其实的飘泊者。
2023-06-19
-
孙悟空形象本土与外来之争
自20世纪20—30年代开始,鲁迅和胡适对孙悟空形象究竟是源自中国本土文化还是源自印度史诗的讨论,在我国学术界引发了多次学术争鸣,几乎贯穿了20世纪初至今百余年的中印文学关系史,先后出现“本土说”“外来说”“混血说”等不同观点。
2023-06-19
-
海派文学及海派文化三题
一 即便对资深的海派文化研究者来说,要真正完成关于海派文化的定义,也不是件轻而易举之事。
2023-06-16
-
说说“旧年蠲的雨水”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品茶”,贾母接过妙玉奉上的茶,随口问了一句:“这是什么水?”妙玉答道:“这是旧年蠲的雨水。
2023-06-16
-
因烧烤火了的淄博,曾是八百年都城
原标题:探访淄博齐国文化遗迹 前段时间,山东淄博的烧烤着实是火了一把,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用一段古文形容就是“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2023-06-15
-
杨占武:贺兰山阙作春秋
一 贺兰山的独特之处在于,除了远观近赏,你可以随意地挑选一处沟谷,走进它的腹里。
2023-06-13
-
别说,你还真别说,唐宋考后生活花样多
高考终于结束了,苦苦煎熬了许久的考生们走出考场的那一刻,总算可以暂时卸下心理负担。
2023-06-13
-
思旧以驰骋 援翰而写心
远行的旅人 冬日黄昏,太阳低垂在遥远的西方天际,敷衍的余温已经被即将到来的黑夜渐渐吞噬。
2023-06-13
-
八戒, 你为什么不当人,要当猪?
猪八戒承担了《西游记》里一大半的笑点。
2023-06-09
-
科举制诞生前古代“高考”有多难?
六月高考季,全国学子向大学发起冲锋。
2023-06-09
-
《清异录》中的美食记录
韦巨源“烧尾宴” 唐中宗时期,官员升至宰相,流行请皇帝吃饭,名曰“烧尾宴”。
2023-06-09
-
古代“文章”体系论
百年以前,西方的文学观念传入中国。
2023-06-08
-
极简陶渊明接受史
越是重要的历史人物,他的接受史总是越丰富,头绪纷繁,资料庞杂而且数量巨大,如果陷入其中,就难以自拔,容易作漫长的博而寡要的综述。
2023-06-08
-
官学下移与君子“文质彬彬”
先秦儒家的君子理念并非凭空产生,其渊源有自。
2023-06-08
-
造语与成语
清人袁枚喜翻覆宋人旧说,曾言:“宋人好附会名重之人,称韩文杜诗,无一字没来历。
2023-06-07
-
人类高质量考试,从一千多年前就开始了
一转眼又到了期末考试季,大学生们通宵达旦地背重点,学霸想着突破自己,学渣祈祷着能及格就行,而中小学生们似乎也没闲着,梳理知识点、做试卷、订正试卷,陪读的老父亲老母亲们也跟着忙得不可开交……这一切,都只求在考试季能有个好成绩。
2023-06-07
-
原来考科举也押题啊,这是可以说的吗
在现代社会,人们从小到大会经历各种各样的考试。
2023-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