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市 爱书人的朝圣之旅
作为北京市民的老朋友,地坛书市于上周重启,将持续至本月18日。
2023-09-13
-
鲁迅评《文心雕龙》
鲁迅对《文心雕龙》深有研究,或借鉴经验,或阐释观点,零金散玉见于各种文本中。
2023-09-13
-
表达国事挂怀 抒发怀古幽情
每一个人类生活的空间,都会承载历史和记忆,充满经验和意义。
2023-09-12
-
古代“棋”女子 不止爱手谈
棋的玩法丰富而有趣,是打发时间、消磨时光的美物。
2023-09-12
-
虚实之间:“五柳先生”谫论
《宋书·隐逸传》称陶渊明“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2023-09-11
-
《呻吟语》:明清救世启蒙先导
《呻吟语》,明代末期语录体清言小品的优秀代表作品。
2023-09-11
-
老上海笔业
清咸丰元年(1851年),李鼎和笔庄最早在上海开设。
2023-09-08
-
广州增城:王阳明最后的精神寄托
嘉靖七年(1528),五十七岁的王阳明行经广西乌蛮滩,拜谒了童年偶像伏波将军马援的祠堂,他想起四十年前的一个梦,似乎也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向终点。
2023-09-07
-
一段晚清书院史事的钩沉
原标题:谭献与湖北经心书院——一段晚清书院史事的钩沉 谭献(1832—1901)一生与晚清的多个书院存在或深或浅、或长或短的关联,这一点在其稿本《复堂日记》中有较为详细的记录。
2023-09-06
-
柳公权的祖辈们
隋朝初年,从河东蒲州北迁至京兆华原的柳昂,也就是柳公权的先祖,仕北周时历职清显,为朝廷所重,为百姓所敬。
2023-09-05
-
四岁能让梨的孔融,长大却是个酒鬼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彻底平定袁绍残余势力,统一北方后,萌生一统全国的想法。
2023-09-05
-
那些借古抒怀的历史小说
在古代商品经济比较活跃的时期,不少文人都想通过写小说来获利。
2023-09-04
-
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盛唐概念
就中国古代诗歌史而言,盛唐既是时段分期概念,也是由审美特质、体制艺术、代表作家等共同构成的诗学型范的概念。
2023-09-04
-
杜甫的前半生与大唐的盛世
杜甫(712—770)的诗歌,在中国妇孺皆知。
2023-09-01
-
中国早期的书籍量词
汉语中量词的大量存在,是我国语言的重要特点之一。
2023-08-30
-
伏日驱鬼与中元节的由来
傩一词是指一种古老的驱鬼仪式,社会各个阶层都采用,并以各种形式流传下来直到如今,尤其是在今天的中国西南地区几个省份。
2023-08-30
-
七月十五,不只是“鬼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俗称鬼节、七月半。
2023-08-30
-
杜泽逊:古人得书之难
今天一早来到校经处,同学们已放假,赵启蒙君仍在用功。
2023-08-29
-
“四大奇书”何以成为小说经典
众所周知,中国古典文学有“四大名著”,即《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
2023-08-29
-
因为《罗刹海市》,就进不了“四库”?
1948年 《聊斋志异》讥刺了清廷? 众所周知,《聊斋志异》乃清初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汇辑了近五百篇短篇小说,这些作品有不少是通过花妖狐魅与世人之间的爱恨情仇,来体现作者反抗传统礼教束缚,揭示人性本来面目的良苦用心。
2023-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