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未收入《冯至译文全集》的三首里尔克诗

      2020年10月,四卷本《冯至译文全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卷一《守望者之歌》为译诗卷,其中里尔克诗歌部分基本依照了1999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冯至全集》第九卷“集外译诗”的编选,收录有18首冯至译里尔克诗。

    关键词:  冯至里尔克王家新2022-12-09

  • 肖复兴:追忆李国文老师

      国文老师长我近二十岁,是德高望重的长辈。

    关键词:  肖复兴李国文文人交往2022-12-09

  • 新发现傅雷佚文《悼张弦》

      众所周知,1936年10月15日,傅雷便以“捨之”的笔名在上海《时事新报》发表缅怀张弦的文章《“我们已失去了凭藉”》。

    关键词:  张弦傅雷文人交往2022-12-08

  • 赵萝蕤的藏书

      在《一代才女赵萝蕤教授》一文中,巫宁坤先生对赵萝蕤晚年的读书环境有所记述: 一座历史悠久的四合院内,两间朝西的小屋,里面一间放了一张小床、一张小书桌、两三把椅子。

    关键词:  赵萝蕤2022-12-08

  • 《文潮月刊》最后的守候者

      赵清阁(1914—1999),河南信阳人,著名女作家、编辑家、画家。

    关键词:  赵清阁《文潮月刊》2022-12-08

  • 曹雪芹笔误了吗?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伟大作品,书中除了对社会人情作出深入细致的描写外,还对历代最优秀的文学作品加以充分继承。

    关键词:  曹雪芹《红楼梦》四大名著2022-12-06

  • 张贤亮和他的《灵与肉》

      对一位作家来说,他的作品就是他安妥在文坛上的灵魂与肉体。

    关键词:  张贤亮《灵与肉》2022-12-06

  • 陈子善:学术林中路

      《学术林中路》 陈子善 陈 丹 编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9月 这本《学术林中路》是《现代中文学刊》所刊怀念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人之文的汇编。

    关键词:  陈子善2022-12-05

  • 黄裳旧藏中的一段轶事

      新近发现的《翠薇花馆词》三十四卷本,是清代词人戈载刊刻最晚、存词最丰富的版本。

    关键词:  黄裳近代人文2022-12-05

  • 1985,菜厂胡同7号

      1985年秋天,我第二次到北京,为《今天派论稿》写作做准备,住到前《今天》的一个“联络点”刘羽家里。

    关键词:  吴思敬文人交往陈仲义2022-12-05

  • 陆柱国和他的小说《上甘岭》

      编者按:著名电影艺术家、国家一级编剧陆柱国于2022年12月1日1时在京因病逝世,享年94岁。

    2022-12-02

  • 曹正文:研究金庸的先行者

      “上海金庸展”正在举行,此时,我非常高兴来参加由曹正文担任主讲“金庸传奇人生与新武侠魅力”的讲座。

    关键词:  曹正文金庸2022-12-02

  • 钱钟书的法学功底

      钱钟书先生被誉为“学术昆仑”,也是当之无愧的语言大师。

    关键词:  钱锺书2022-12-02

  • 兰芳雨露润春华

      四大名旦合影 梅兰芳艺术精湛,蜚声海内外,所以京剧界许多后生争相拜在他的门下,至20世纪40年代中期,梅兰芳收的弟子就有程砚秋、魏莲芳、杨畹农、李世芳、毛世来、张世孝、李元芳、刘元彤、冀韵兰、张君秋、新艳秋、言慧珠、陈伯华、任颖华、梁小鸾、顾正秋等。

    2022-12-01

  • 昔日住东四一带的大学教授

      孚郡王府旧影,上世纪三十年代曾是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校址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北京城里逐渐兴起多所大学,东城最著名的大学,当属位于沙滩一带的国立北京大学。

    关键词:  近代人文2022-12-01

  • 梁晓声:追思李国文老师

      我与李国文老师成为忘年交已三十几年了。

    关键词:  梁晓声李国文文人交往2022-11-30

  • 陶亢德笔下的《生活》周刊

      上世纪80年代初,现代编辑家、出版家陶亢德在回忆录里写道:“1931年是对我一生极有关系的一年,1941年也是对我一生最有影响的一年。

    关键词:  陶亢德2022-11-30

  • 陈建军:“广告”而已

      翻阅民国时期书刊,常见图书出版广告。

    2022-11-29

  • 高晓声写“陈奂生”

      1983年,《陈奂生上城》拍成电影后,迅速红遍了大江南北。

    关键词:  高晓声陈奂生2022-11-29

  • 晚清最后一只大象的下落

      在古代笔记中,有很多关于动物的志怪传奇,这里有个一想即明的“潜规律”:越罕见的动物篇目越少,比如麋鹿;越常见的动物篇目在其次,比如猫狗,而篇目最多的往往是那些与人不远不近且略带神秘感的,比如狐狸……所以,常人难得一见的大象,极少有志怪的故事,在古代笔记中偶尔一现,往往都是“非虚构”的内容。

    关键词:  近代人文202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