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作者要做“调研高手”
人民需要优质精神食粮,时代呼唤更多精品力作。
2019-04-28
-
回应时代大势 淬炼小说精品
文学是时代的镜子,小说是时代的缩写。
2019-04-26
-
把握新时代中华诗词 复兴发展的正确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2019-04-24
-
传统节日的文学理解
对于传统节日的意义,可以从文化、民俗学、经济、政治等不同角度加以阐发,但也可以把它放进文学世界加以理解。
2019-04-24
-
用真善美为时代和人民培元、明德、铸魂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而灵魂就是思想、精神、道德、情操、理想追求和价值观念的集中展现与高度升华。
2019-04-24
-
时代精神图谱的当代亮色和历史底蕴
我们时代的精神图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的主流精神价值彰显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精彩写照。
2019-04-23
-
《诗观》闺秀别卷的诗学文献价值
清代是诗歌创作极为繁盛的时期,也是产生女性诗人最多的一个时期。
2019-04-22
-
论十七年小说对古典小说的继承与发展
十七年时期作家借鉴了古代小说结构方面的经验,同时又受到五四时期文学创作以及西方文学理论的影响,在小说创作方面借鉴了现代写作经验,进一步发展了小说情节结构的设置。
2019-04-19
-
论新时代文艺如何体现中国精神
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文艺界社科界联组会议的讲话中要求文艺工作者“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
2019-04-19
-
把学术追求同时代发展、人民需求紧紧联系在一起
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发表重要讲话。
2019-04-17
-
审美自信与当代认知美学建设
认知美学建构是当代美学发展中的新问题。
2019-04-17
-
坚持人民性导向 建构新时代文艺理论体系
近日,由中央党校文史部主办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重要论述与中国新时代文艺理论学术体系建设重大项目开题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共中央党校举行,来自中国文联、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全国二十余家高校和有关单位的三十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与会专家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学术探讨。
2019-04-15
-
与新时代同行 为新时代讴歌
新时代的诗歌诗词需要亲近大众、亲近生活,反映亿万人民和劳动者的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019-04-15
-
新时期文学初期的“现代文学传统”
首先感谢栾梅健教授的邀请。
2019-04-15
-
讲好中国故事 反映时代精神
春节期间,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成为最引人注目的作品,这部电影除了显示中国在特效技术方面的进步之外,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一种有主体性的中国价值和中国精神。
2019-04-15
-
想象与虚构的可能和限度
现实主义并非没有想象力,现实主义的想象力运作更像是转魔方,作者看似寻常之手使散落在不同侧面的经验板块循一定轨迹运动,六面集齐之时,便是作品诗性显现的时刻。
2019-04-15
-
协调推进新时代中华文化高质量国际传播
关键词:文化传播;中华文化;文化产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019-04-12
-
汪民安:什么是当代?
内容摘要 本文讨论了福柯、本雅明和阿甘本的历史哲学概念,尤其讨论了他们对“当代”这一问题的思考。
2019-04-11
-
用经典诗词培根铸魂引领风尚
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荡气回肠咏流传。
2019-04-11
-
文化兴国运兴
2018年我国文化产业营收状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张丹峰 ■一般来说,国运昌盛之时,文化也会有较大发展;国运衰微之时,文化也会处于低迷状态。
2019-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