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扎根乡村的时代报告
2019年1月9日上午,由中国作协创研部、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主办的“相信阳光——简平报告文学《权力清单:三十六条》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文学评论界、新闻出版界等近20位专家学者围绕作家简平的报告文学作品《权力清单:三十六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
2019-01-30
-
2018年诗歌:从最多的可能性开始
2018年,诗歌写作美学及其生产和传播形态以及多样化的文化功能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可能性。
2019-01-28
-
新时代乡村书写的召唤
2018年11月23日,由芳草杂志社主办的“精准扶贫背景下的乡村文本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
2019-01-28
-
俗世不俗,日常不常
中国的文坛很有意思,每隔两三年,就要集中精力讨论一下现实主义文学,好像现实主义是一把易锈的利剑,若不时常擦拭,便会失去其应有的锋芒,甚至会严重影响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内在品质。
2019-01-27
-
2018年河北散文扫描:时代精神的生动图景
网络时代,散文所内含的自由表达的特质得到发扬,网上网下可以归为散文的篇章浩如烟海。
2019-01-25
-
新时期文学到新世纪文学的流变与转型
小引 谈中国当代文学的流变和转型,或狭义的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演变,话题覆盖面很大,一般只能宏观面讨论,不太容易深入。
2019-01-25
-
2018年散文:难以释怀与理所当然
2018年的原创性散文中有一些上佳文章,这些佳作的共同点,在于其绽放在字里行间的文学花朵都闪耀着哲学的蓝光。
2019-01-25
-
2018年海外华文小说:开掘华文文学母题的新质
2018年海外华文小说新意迭出,“新”首先集聚为新力量、新题材、新思路;其次,“新”是三者形成“集合”,激发出作品的新质或新知。
2019-01-25
-
2018年理论评论:向着广阔的未来
在新时代面前,文学需要找准自我的定位和发展的方向;而对这种定位的体认、对这个方向的指明,正是文学理论批评极其重大的任务乃至题中应有之义。
2019-01-25
-
多种艺术类型的兼备与共存
回首总结2018年度的长篇小说创作,首先一个突出的印象就是,这毫无疑问是一个长篇小说的“大年” 。
2019-01-24
-
有情有义地感知现实新变
2018年的中短篇小说琳琅满目,要对其加以评述时竟感到无从下手。
2019-01-23
-
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研究40年
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的价值得到肯定,被认为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得以深入研究。
2019-01-23
-
俗世不俗,日常不常
中国的文坛很有意思,每隔两三年,就要集中精力讨论一下现实主义文学,好像现实主义是一把易锈的利剑,若不时常擦拭,便会失去其应有的锋芒,甚至会严重影响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内在品质。
2019-01-22
-
第三届甘肃诗歌八骏简说:向着诗歌本身
墨西哥诗人帕斯说:“现代诗是一次摆脱一切因循凡俗意义的尝试,因为诗本身已经成为生活和人的终极意义。
2019-01-21
-
推动文学高质量发展 攀登新时代文学高峰
众所周知,自古有“文章千古事”一说。
2019-01-18
-
书写新时代的“史记”
正像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所言,这40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时间跨度最长的一个时期,也是文学体量最大的一个时期。
2019-01-18
-
走向“深蓝”的海洋文学
在第七届鲁迅文学奖颁奖盛典上,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致辞说:“在这伟大的新时代,海阔天空的可能性正在我们眼前展开,让澎湃的现实生活、让昂扬的时代精神、让丰盛的经验和情感在我们笔下提炼造型,这是这个时代的作家和广大文学工作者的光荣责任。
2019-01-18
-
2018年长篇小说:长篇小说的书写难度
长篇小说原是一种极具难度的文体,其体量之大,天然地就承担着更多的阅读期待和加持,对写作者智识水平、知识结构、思考力、审美力甚至体力和意志品质都构成相当的挑战与考验。
2019-01-18
-
“史诗性”与“现代型”双翼齐飞
在岁末回首总结行将成为过去的2018年度的长篇小说创作,首先一个突出的印象就是,这毫无疑问是一个长篇小说的“大年”。
2019-01-17
-
四十年来文学创作的经验
不是改革开放,何来新时期四十年的辉煌历史?改革开放激活了沉睡了几十年的历史,令中国当代史的面貌焕然一新。
2019-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