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走向世界的中国科幻文学

来源:齐鲁晚报 | 卢军  2019年02月14日08:42

进入21世纪,中国科幻文学涌现出大批优秀科幻作家和作品,国际影响力渐强,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2015年8月23日,刘慈欣的长篇科幻小说《三体》荣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世界科幻界最具权威与影响的大奖。2016年8月21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博士郝景芳的小说《北京折叠》获得第74届“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继刘慈欣之后,中国作家再次斩获雨果奖。一批年轻的80后甚至90后“后新生代”科幻作家也崭露头角,代表人物有陈楸帆、飞氘,长铗、张冉、宝树、江波、平宗奇、夏笳、陈茜等。他们创作时没有历史包袱,相对于主题思想和意义,更关心怎样写出好故事。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多元化的风格、开阔的视野,为中国的科幻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美国权威专业科幻杂志《克拉克世界》从2012年起开始定期发表中国科幻作品。2013年,世界科幻行业权威理论杂志《科幻研究》出版了中国专辑,刊发了吴岩、宋明炜、刘慈欣、飞氘、韩松等十位作者的文章,向西方全面介绍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历史及现状。中国科幻文学开始受到国际科幻界的关注与认可。

科幻作品的题材与最新科技发展密不可分。近年来,中国科技捷报频传,清末民初科幻作家“科技强国”的梦想已成为现实,也为科幻文学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中国原创科幻影片也迎来了崛起的契机,张艺谋、周星驰、宁浩等知名导演纷纷涉足科幻片,科幻题材一度成为左右中国电影制作方向的风向标。

当下,中国科幻文学的声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荒江钓叟”的《月球殖民地小说》到刘慈欣的《三体》,从模仿借鉴到走出国门,中国科幻文学在曲折发展中走过一百余年,有望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代。

(原文载《出版发行研究》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