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性的记忆为什么绵绵不绝
摘 要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既有温柔敦厚、清静无为的精神,也有尚争、好斗的风气。
2018-10-18
-
邱婧:当代凉山彝族社会流动中的文学想象
近年来,随着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发展以及人类学社会学领域对少数族裔的关注,无论是凉山地区彝族文学的发展,还是凉山地区彝族的社会流动,都分别是相关学科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2018-10-18
-
古代文学的功能定位与研究思路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古代文学研究在文献整理、史实考辨、理论阐释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出现了一些令研究者困惑乃至无所适从的变化,而最大的变化可能是古代文学身份的游移、迷失或边缘化。
2018-10-17
-
多元共生的美学风貌——2017年江苏散文创作综览
2017年,江苏散文创作一如既往地稳步前行,呈现出多元面貌,且不时以种种的翻新与突破,打造着可观的年度散文盛宴。
2018-10-16
-
走向成熟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已经整整走过了四十年的历程,如果要概括这四十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业绩与特点,我以为用“成熟”二字比较切合实际。
2018-10-16
-
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学:逻辑起点和阶段史建构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2018-10-16
-
赵天成:“90后”作家的惊险一跃
一 人们常把写作比作长跑,因为从根本上说,写作是寂寞、枯燥、日久为功的事业,既需要天分和悟性,也是对于耐力和意志力的严酷考验。
2018-10-14
-
破除“唯流量”的行业顽疾
打开视频网站,数据攀比屡见不鲜,动辄上百亿的点击量被揶揄为“8亿网民不够用”;登录中介平台,刷量服务明码标价,粉丝量、点击量、播放量造假皆有路径。
2018-10-11
-
从青春走向现实:“80后”文学新面貌
“80后”文学特别是“80后”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现象。
2018-10-10
-
“情爱诗学”的魅与惑——21世纪初年军旅长篇小说情爱伦理的叙事新变
【内容提要】 战争与情爱,既是极端的生存经验,也是恒常的文学题材。
2018-10-08
-
“新生代”军旅文学整体观
进入21世纪,“70后”军旅作家的创作逐渐为文坛瞩目,“新生代”军旅作家群体已经成为军旅文学乃至中国当代文学的中坚力量。
2018-10-08
-
时空绾合的中晚唐怀古诗
中晚唐时期诗坛上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怀古题材的篇什大量涌现。
2018-10-08
-
汪政:现实·现实感·现实主义
从宽泛的意义上说,自文学诞生以来,它就是,也应该是面向现实的。
2018-10-02
-
赵依:“90后”写作如何敞开?
主持人语 李壮 “90后”写作在这一两年间变成了一个特别火爆的话题,这并不是什么意外的事:当文学界对“70后”“80后”作家的总体评价,已经从“新生力量迅速成长”进化到“佳作迭出渐成常态”,最后变成了“青年作家撑起大梁”,我们便应该能够意识到,很快我们就将毫无意外地见证“90后”写作重新享受一遍这“评语的循环”。
2018-09-30
-
现代世界的“新诗”谜语
诗歌与现代性,是一个重大的命题。
2018-09-30
-
现代世界的“新诗”谜语
诗歌与现代性 “第二届中美诗学对话”发起人、俄克拉荷马大学教授石江山首先抛出一系列问题:“新诗”是什么?“新诗”在中国是什么?在美国又是什么?“新”到底是什么?他认为,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厘清古典诗歌与现代诗歌的差异,探索现代诗意的发生机制。
2018-09-28
-
2017年文学排行榜札记
尽管有着不同的评判标准,但文学排行榜这一事物显然是由商业逻辑衍生出来的,它的复杂之处在于文学评价无法复制商业销售或者GDP流量的模式,而“口碑”这种基于个体经验尺度的叠加也并不能真正说明某个文学作品的审美阈值,因而无论从何种角度而言,任何一个文学排行榜都是基于各自的目的和标准、由各种话语合力促成的结果,谁也不敢轻言自己具备权威的说服力。
2018-09-27
-
程光炜:略论1990年代长篇小说评论
摘 要:随着1990年代长篇小说的兴起和繁荣,相关评论也应运而生。
2018-09-27
-
汪雨萌:孤独的关系与物化的个体
二十世纪的中国是充满变革的中国,作为社会最小单位的家庭,也随之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变迁。
2018-09-25
-
新世纪中篇小说的精神面相和价值追求
中篇小说作为一种“高端文体”,凭借自身的文体特点和优势在百年来的中国新文学发展历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尤其在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中始终占据着发展的高地。
2018-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