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二十年来的《西游记》书写
在21世纪前后,文学史的意义发生质变,与文学研究的勾连日益紧密。
2018-11-26
-
时代大潮下的辉煌历程
由复旦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和上海戏剧学院联合主办的改革开放40周年文学与时代学术报告会于近期在上海举办,栾梅健教授主持会议,王安忆、陈思和、程光炜、丁晓原、文贵良、周玉宁、张新颖等作家、学者,围绕“文学与时代”的主题,深入探讨了改革开放40年的文学创作现状和未来文学的发展方向。
2018-11-26
-
文艺理论四十年回顾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文艺科学大发展,文艺理论的成绩十分显著。
2018-11-26
-
改革开放40年贵州小说关键词
贵州作家既描写了历史发展的波澜壮阔和宏大气势,也讲述了历史过程的荒诞与悲剧;他们既有对民族国家历史的描绘,又有对个体人生命运的讲述;贵州作家应该在历史进程中透视历史发展的规律、人生命运的本质和世界存在的真谛,小说的历史哲学应该成为他们创作的重要追求。
2018-11-23
-
革新、拉伸、裂变与重生
当我们梳理历史之时,最首要的问题或许便是“分期”。
2018-11-22
-
用民族文学拨动人类共同的心弦
读者在云南瑞丽姐告国门书社里看书。
2018-11-22
-
散文的文化自信及其魅力
改革开放40年,散文与小说、诗歌、戏剧等文体一样都获得了巨大发展,成为当代文学不可分割、更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2018-11-21
-
广东文学:文化融合新图景
●没有人有权利蔑视“今天”,真正有价值的写作,无论是取何种题材,都必须有当代意识,必须思考“现在” ●广东作家对新移民人群以及他们生活的描写,是中国文学中全新的经验和表述 ●广东的诗人较少那些不着边际的幻想,他们更崇尚脚踏实地 这几十年,中国在发生巨变,广东更是如此。
2018-11-21
-
文学的时代,时代的文学
从1978到2018,中国走过了改革开放的40年。
2018-11-19
-
四十春秋铁与火 八千里路云和月
1 回顾改革开放40年,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的军旅诗歌,她正是新时期军旅文学最初的滥觞。
2018-11-16
-
现实的书写 史志的格局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报告文学,以其真实文学的现实观察和独特书写,始终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脚步,是积极参与这场伟大变革,并真实客观地讲述中国故事最直接、最深入的文体。
2018-11-16
-
经典是怎样“炼”成的?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陕西的几位著名作家,从左至右:李若冰、胡采、杜鹏程、王汶石、魏钢焰 1985年在榆林。
2018-11-16
-
凌云健笔意纵横
改革开放以来,中外古今诗学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是中国诗学发展新的景观。
2018-11-16
-
三种姿态的角力与平衡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诗坛有三种主要的角色,也有三种主要的姿态:向外的、向下的和坚守的。
2018-11-14
-
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的壮丽史诗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说:“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
2018-11-14
-
不断重临的起点
改革开放40年的诗歌史证明,社会天平和诗歌内在性之间并不是孤立的。
2018-11-14
-
福建文学:理论创作并驾齐驱
●诗人的队伍太庞大了,水平整齐,实力强劲 ●为什么福建盛产文学批评家? ●一大批福建的小说作家正在专注地端详社会生活 文学地理的一个涵义即是,将地图上名山大川的标识置换为作家或者诗人的名字。
2018-11-14
-
以现实主义度量当代小说四十年
现实主义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结下不解之缘,在讨论当代小说创作时,现实主义显然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2018-11-13
-
改革的呼唤 小说的开放
中国特色的现实主义写作,既不同于福楼拜的自然主义倾向的现实主义,也有别于巴尔扎克的批判现实主义,同时也区别于苏联的革命现实主义,更不是法国“新小说派”物化的现实主义,而是融合中国现实精神和传统文化内蕴的新写实精神。
2018-11-12
-
被劫持和征用的地方
不是所有的作家都要盯牢一个地方才能写个出息来,优秀的作家也不必然要叙述某一个地方,但谁也不能否认文学叙述地方是近30年中国小说中的重要传统。
201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