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鲁院学员进行《人民文学》作品品读会
2025年五一节前夕,鲁迅文学院第47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的二十五位作家朋友来到《人民文学》杂志社,围绕汤成难《江水苍苍》(2025年第1期)、骆平《这世间所有的飞禽走兽》(2025年第3期)、金晖《先生》(2025年第3期)三个作品展开深入细致的剖析解读。
2025-05-08
-
古典文学的一次创新表达——谭凤嬛彩绘《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我所喜欢的一本书。
2025-05-08
-
一次深情的回顾——谈“新青年丛书”再版
今年是《新青年》杂志创刊110周年暨“新青年丛书”诞生105周年。
2025-05-08
-
《丹青记》:点亮古典的气息
阿占的中篇小说《丹青记》,展现传统文化的丹青之脉,抒写艺术传承与现实抉择的群像故事。
2025-05-08
-
散文《远去的渔火》:传统与现代的交织
任林举的散文《远去的渔火》从漓江山水写起,追溯渔人与鸬鹚相依为命的生存史,以旁观者的姿态与诗人的悲悯情怀,叩问着渔火文明消逝与重生的命题。
2025-05-08
-
贾梦玮散文的历史意识与精神格局
在当代散文创作的版图中,贾梦玮以其《红颜》《南都》《往日情感》三部散文集构筑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
2025-05-08
-
《一日顶流》:讲述新大众文艺时代的“顶流”生活故事
当前新大众文艺蓬勃发展,关于新大众文艺的理论阐释和现象分析也方兴未艾,但是将新大众文艺的主体及其生存状态作为观察思考对象,并以艺术化的方式呈现在文本之中的,石一枫长篇小说新作《一日顶流》似乎是非常特殊的一部。
2025-05-08
-
“没有自然万物相伴的人类是孤独的”
了一容短篇小说《鹌鹑,鹌鹑》仅有万把字,却是一个精致的短篇,唯美而令人伤感。
2025-05-08
-
《烂漫长醉》:写散文要从做学问开始
十多年间,陆春祥几乎每年都推出新的著作,这些著作繁杂丰富,既有“笔记新说”系列,又有文化人物传记,还有NEW笔记系列。
2025-05-08
-
李浩:让我们凝视值得审视的生活
一 《水落石未出》。
2025-05-07
-
王逸虹:自我救赎 ——评王雨长篇小说《向死而生》
王雨是我钦佩的老大哥,他好像长了双脑,一个是医学脑,一个是文学脑,他是重庆医学界的翘楚,也是重庆文学界的翘楚。
2025-05-07
-
段爱松印象记:奔跑
跑完步回来,洗漱、早点之后,时间还早,开始坐下来安静地读书写作。
2025-05-06
-
小说技艺的“匠法”与“心术”
李浩的文学创作从诗歌出发,进而成长为“70后”小说家中的翘楚,近年来发表大量文学理论和批评作品。
2025-05-06
-
《因纽特人的啤酒罐——东格陵兰手札》:“时间之外”的时间侵蚀
格陵兰岛,常年被冰雪覆盖,是因纽特人,也就是曾被称为爱斯基摩人居住的地方。
2025-05-06
-
以“我”与世界相处——读黄昶的《驯服河流》《叫杀》
读完黄昶的《驯服河流》和《叫杀》,会发现在《迟湖》中那个“沉浸又疏离”的“我”(注释[1]),在此成为于世界中向四处延展的基点。
2025-05-06
-
作家的医术——读老藤的《自愈者》
老藤总是在不断拓宽小说的疆域。
2025-05-06
-
《深海夜航》:在封闭与对话中重新认识深不可测的关系
1981年,行为艺术家阿布拉莫维奇和乌雷开始合作一个名为《海上夜航》(Nightsea Crossing)的行为艺术作品:两人在表演期间斋戒,每天坐在桌子前,凝视彼此8个小时。
2025-05-06
-
《女字旁》:成长叙事中的罪案与精神分析
一口气读完《当代》2024年第3期发表的长篇小说《女字旁》,一个强烈感觉是,虽然此前对作者殳俏并不了解,但我所遭遇到的,是一部思想艺术品质相当成熟的优秀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带有突出成长叙事意味的心理分析小说。
2025-05-06
-
郑小琼的“打工诗歌”与“进城”书写——兼论90年代以来的文学观念
作为一个文学史概念,“打工文学”已有近40年的历史,“80后”作家郑小琼与王十月、塞壬一道被视作“打工文学”的代表性作家。
2025-05-06
-
传记文学中的汉魏六朝杂传
杂传是传记文学的一种类型,可分为散传和类传,自诞生起就表现出与史传不同的品格,在发展过程中又与史传、小说等文类相互渗透、彼此借鉴。
202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