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悬泉汉简》《玉门关汉简》为丝绸之路研究提供新材料
12月18日上午,由甘肃简牍博物馆和新华网甘肃频道共同主办的《悬泉汉简》《玉门关汉简》成果发布会在甘肃兰州举行。
2019-12-19
-
艺术与科技结合的“鹏吉尔”让人们看到的是一枚有着两面的硬币
博物馆的特色往往在于有效地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包括在艺术表现方面的独特性,而这种独特性又是与地域关联的一些特别的文化创造和文化传承。
2019-12-18
-
中国美术馆上海音乐学院共建美育基地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育的重要论述,做好新时代的美育工作,中国美术馆与上海音乐学院共建美育基地签约仪式于12月10日在中国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行。
2019-12-18
-
陕西发现唐驸马都尉薛绍墓
出土的陶俑 资料图片 证明墓主为薛绍的墓志 资料图片 12月17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消息,在位于国家级开发区西咸新区的空港新城发现了“唐驸马都尉薛绍墓”,并公布了最新发掘成果。
2019-12-18
-
博物馆美术馆开夜场 不只亮灯那么简单
中国美术馆所在的街区,称得上是一个夜生活的黄金地段。
2019-12-17
-
希望这会是一座能够与世界自豪对话的美术馆
将于明天开馆的程十发美术馆外景。
2019-12-17
-
在“最后的芮国”赏周风遗韵
观众在国家博物馆“周风遗韵——陕西刘家洼考古成果展”上观看展览。
2019-12-17
-
古老技艺 精彩复现
图片由上至下分别为:珐华牡丹璎珞纹梅瓶、澄泥砚荷塘月色、推光漆器凤凰戏牡丹 12月10日,第四届山西文博会落幕。
2019-12-13
-
百年晋博:中国故事的博物馆讲述方式
山西博物院(以下简称“晋博”)是中国近代第一批具有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它的前身——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是在传播新知、开启民智的潮流下应运而生的西方类型的现代博物馆。
关键词:  山西博物院2019-12-08
-
文博专业人才迎来发展新机遇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国家文物局3日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深化文物博物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文博职称改革意见》)。
2019-12-04
-
天津旧石器时代考古再获新突破
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蓟州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组队,对位于天津市蓟州区穿芳峪镇果香峪村西北的小山接近山顶处的朝阳洞两处洞穴遗址进行两个多月的考古挖掘后,发掘面积50平方米,现出土包括旧石器时代石制品在内的各时期文物200余件,取得重要收获。
2019-12-03
-
河南淮阳“时庄遗址”疑现四千年前粮仓
近期,考古专家在河南周口市淮阳县时庄村发掘出一处距今约4000年的龙山文化遗址,出土遗存罕见,被考古界命名为“时庄遗址”。
2019-12-03
-
揭开丝绸之路古城拉甫却克的面纱
拉甫却克墓地全貌 本报记者 王瑟摄/光明图片 拉甫却克墓地出土的陶罐 本报记者 王瑟摄/光明图片 拉甫却克墓地出土的铜镜 本报记者 王瑟摄/光明图片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博馆员王永强几个月来百思不得其解:从哈密市拉甫却克墓地墓葬的发掘情况看,这明明是唐代新疆地区中等规模以上的墓地,特别是斜坡墓道砖室墓,是东部天山地区该类墓葬的首次发现,更是除新疆库车外第二处发现,是一批具有典型中原汉式风格的墓葬,但却没发现一块墓志铭。
2019-12-03
-
甲骨文与中华文明的传承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编号为Y0712的甲骨。
关键词:  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2019-12-01
-
考古为大唐西域传奇再添新故事
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出土的金银饰品 新疆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出土的文书 “丝绸之路上,考古太有料了!”11月22日,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新进展工作会,聚焦近期古代丝绸之路沿线重要考古发现。
2019-11-25
-
首位汉译青金石的是玄奘
玄奘 在日前举办的2019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上,敦煌研究院研究员王进玉披露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澄清了中国古代青金石颜料名称的几个问题。
2019-11-19
-
国家典籍博物馆玩起实景解谜游戏
寻宝解谜游戏其中一个环节——描拓 11月1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博物馆主题实景解谜游戏“古籍保卫局”之“山海社的宝藏”迎来首批玩家,玩家们通过已知的零星线索以及手上的一个神秘信封,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展厅中寻找着蛛丝马迹,希望能找到“山海社的宝藏”。
-
“为汉字安一个家”
十年前,河南大学王蕴智教授给时任河南省委主要领导写信,倡议建设一个以汉字为主题的博物馆。
-
证古泽今:甲骨文醒来120年
左图 人骑马甲骨文展示。
2019-11-17
-
马首铜像回归圆明园
13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仪式。
2019-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