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晓声:为教过的学生们写一本书 2022-05-12
- 黄天骥:赏析古诗词,不要停留在“金圣叹式”评点 2022-05-12
- 张怡微:不要放弃写作,此外别无他法 2022-05-11
- 聂震宁:“全民阅读” 不从青少年做起就是舍本求末 2022-05-11
- 想写一部打破地域局限的大作品 2022-05-10
- 朱婧:栖身学院的写作仍渴望各种声音的对话和交流 2022-05-10
- 唐浩明谈枕边书 2022-05-10
- 鲁敏:文学应当有另一只镜筒 2022-05-10
- 马伯庸谈《风起陇西》:一切历史小说都是写给当代读者 2022-05-09
- 对谈:向土地和传统致敬 2022-05-09
- 蔡东:理想写作给予我创造的隐秘快乐和心灵宁静 2022-05-09
- 石一枫:整合京味小说的优势与短板 2022-05-09
- 扎西才让:“人性、反思、出路”是诗人面对的最重要问题 2022-05-09
- 何建明:用文字之美呈现客观真实的世界 2022-05-07
- 让深阅读成为惯性需求 2022-05-07
- 丁东亚、雷平阳:诗歌是诗人给自己戴上一顶发明家的花冠 2022-05-07
- 专访莫言:读好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2022-05-07
- 当下文学很需要一场“启蒙” 2022-05-06
- 徐小雅:在书写的过程,我很注重字句之间的“音”的和谐 2022-05-06
- 光线一般刺入所写的世界 2022-05-06
- 构建“设计学科生态”体系 2022-05-05
- 许倬云:我们至少要互相信任 2022-05-05
- 将心比心:现代文阅读教学之我见——翟业军访谈录 2022-05-01
- 胡桑:历史活在永恒的当下 2022-05-01
- 郑军:他写科幻重“科”,志在“把科学变成主流文化” 2022-04-29
- 徐贵祥:写作的魅力在于做成自己能做而又想做的事 2022-04-29
- 宋小词:有些东西它就刻在你的身体里 2022-04-29
- 都靓:阅读影响我们看世界的方式 2022-04-29
- 邵丽:建造心灵的花园 2022-04-28
- 何平:文学批评,首先要找到“现场” 2022-04-28
- 谷好好:守正创新刀马旦 德艺双馨“守沪人” 2022-04-28
- 熊亮:阅读让我不断有新的角度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2022-04-28
- 王家新:它是对一个时代、一个世界的“命名” 2022-04-27
- 陶勇:面对新鲜事物,我不会说NO 2022-04-27
- 《造星主》:重温科幻经典的意义 2022-04-27
- 想写科幻小说该从哪里开始? 2022-04-26
- 对话名家 | 刘 琼:让记忆和文化在字里行间交融 2022-04-26
- 我的人生是报告文学没有半点浪漫和诗意 2022-04-26
- 林森:作家应开拓新题材提供新结构 2022-04-26
- 莫卧儿:撇开生活来谈写作是不可靠的 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