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小说 >> 重点推荐 >> 正文

《大红儒商》(16)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0月22日15:25 来源:中国作家网 陈嵩生

  “那是。”

  “实话实说,自从见着你,素云话少了,心重了。”

  陈怀臻沉默不语。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素云她妈也一直惦记着素云的婚事。”

  陈怀臻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低声说道:“有件事,一直想告诉您,我在河南老家成过家。媳妇去世了,留下个儿子,叫陈雁鸿。”

  “。”这可是完全出乎童掌柜的意料。

  “撇下儿子,背井离乡,我就是一心一意投考北京大学。如果能考上,我这个县城中学毕业的乡下人,只有日夜攻读才能跟上趟。我还不想成家,也不能成家。”

  “明白,明白。”

  “素云,那么好的姑娘,可不能委屈了她。”

  “那是,那是。”

  “您这么信得过我,我永远记在心上。”

  “好。不提这件事了,我还有个想法和你商量。”

  童掌柜的意思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北京分店要长期经营就先得立下规矩。总店向分店投入六百大洋,两成的干股给陈怀臻,记在账上。陈怀臻担任北京分店经理,不用每天都上班,但是得把分店的运营管起来。每月不管上多少天班,月酬十八块大洋。此外,北京分店年终结算,只要赚钱,陈怀臻按两成分红。

  “有月酬,我已经感谢不尽了。没有干股,我对分店一样尽心尽力。”

  “怎么?不打算跟我长远干下去?”

  “怎么会呢?”

  “那为啥不要这干股?”

  “分店赚了,我这份干股分红。要是赔了呢?”

  “赔了,没你什么事。”

  “这不公道。”

  “我让你认干股的意思就是要你把分店经营得只盈不亏。我信得过你。”

  “姜还是老的辣。”

  “没错儿。”

  怀臻笑了笑,“要不这样,我先拿着这两成的干股。等分店赚了钱,从我的分红里再把这干股的钱还给您。”

  “滴水不漏!有志气,就这么定了。”

  在卢沟桥车站下了火车,雇了两头驴,童掌柜让赶驴的先在关厢一带转转,从关厢又奔了广安门。掉转头来,这才奔向那片菜园子。

  “心里有底了。实在说,比你说得还好。除了‘保京大篷车’,干咱们的煤炭生意也合适。”

  “您觉得这个地点也适合做煤炭买卖?”

  “地点适中。不能离城里太远,可也不能离城里太近。难得的是这儿离卢沟桥这么近。京汉铁路从卢沟桥发车,一个一个的火车头得烧多少煤呀!”

  到了关厢那片菜园子,男女主人都在家。童掌柜围着菜园子和那五间屋子转了两圈,进屋落座,没等让茶就出了价。

  “您诚心诚意卖,我诚心诚意买。八亩地再加上这五间房,满打满算,五百五十八块大洋,您看如何?”

  “我们要的六百大洋,可不算多。”

  “是不算多。可是您得想想,我们得把这五间房子全都翻修一遍,还得把菜地都平了,还得修路,修场院。里里外外,可得花不少钱。”

  “五百五十八元,现钱?”

  “现钱。除了已经给您的八元定金,还差您五百五十元。”

  “什么时候交钱?”

  “明天下午一准交钱。”

  夫妻俩交换一下目光,男主人回答:“就这么定了。五百五十八,这数儿还挺吉利。”

  “您吉利,我也图个喜兴。您这边把所有手续和契约准备好,让这位先生过目,”童掌柜指了指陈怀臻,“明天,我带钱过来,正式签约付款成交。”

  就喝了两杯茶,这事儿就算成了。骑驴返回卢沟桥的路上,春风杨柳,蓝天白云,这个痛快。买卖成交,北平分店开张在即,骑着驴,童掌柜哼起了京戏,怀臻唱起了河南梆子。一个有板有眼,一个荒腔走调,可都挺好听。

  “我会派个有经验的管事和几个伙计来分店帮你。你在当地再招几个人。除了‘保京大篷车’,保定总店在北京、天津、张家口、承德一带的老煤炭客户,都由北京分店供货。”

  “必须得有个对关厢一带熟悉的人。卖家的那位亲戚就不错。要不是他牵线,这事儿还真成不了。”

  “怎么?他有这个意思?”

  “倒是向我表示过。”

  “好。‘保京大篷车’到北京沿途由保定总店定点设点。可以让他把北京分店接送大篷车客人管起来。有顺脚的,可以把客人一直送到家里。”

  “好。客运煤运,齐头并进。互相帮衬,准走鸿运。”

  “还挺合辙押韵。怎么样,你这两成的干股有指望了吧。”

  “不瞒您说,我正琢磨着什么时候还您这一百二十块大洋呢。”

  “你这账算得还挺精的。”

  “怎么精也赶不上您哪。”

  “此话怎讲?”

  “我刚到保定,您就把店交给我,您是另有打算吧?”

  “此话又怎讲?”

  “陪夫人带女儿回娘家是假,借我这个外力清理亲信整顿店务是真。”

  “还真让你看破了。”

  “您这是‘借刀杀人’啊!”

  “精明,精明!佩服,佩服!”

  两人心照不宣,哈哈大笑。

  又过了三个星期,陈怀臻如约来到北大三院。还是那位老者接待了他,和蔼可亲地告诉他单为他准备的预科插班生考试时间已经安排好了,先笔试后口试。陈怀臻用他自己挣的钱交了报名费。心里不紧张,反而挺踏实。

  考试是在北大三院的一间教室里进行的。笔试主要是中文,因为怀臻最终要报考法文科,也包括一些法文题目。中文卷子一点儿没难住怀臻。法文部分虽然简单,可不少题目,尤其是有关法国文学的题目还是把怀臻难住了。交了笔试卷,陈怀臻心里呆呆的,觉得没什么指望了。没过一会儿,口试开始了。那位接待过陈怀臻的老者和三位老师走进教室。一位外籍老师用法文和陈怀臻打招呼,陈怀臻就像和柯莱芒神父交谈一样,不经意地也用法文回答致意。没想到他一开口,满堂皆惊,把所有人都镇住了。

  “你在哪里学的法文?”一位留着络腮胡子,戴着金丝眼镜的外国老师操着一口半生不熟的北京话问道。

  “他就是柯莱芒神父推荐的那个年轻人。”那位老者用法语解释。

  “原来如此,比我糟糕的中国话可强多了。能请你用法文简单说说为什么报考北京大学法文科吗?”

  “我试试。”陈怀臻开始用标准的法语,时断时续地说了起来。其实都是他多次和柯莱芒神父说过的心里话。要不是太紧张,他能说得更顺溜。

  四位老师听罢,一起鼓掌。

  还是那位主考官开了腔:“很好,很好。”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