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人民文学》2024年第8期卷首、目录
分享到:
来源:《人民文学》 |   2024年08月07日14:52

卷 首

本期小说栏目年轻作者居多,这也与我们的读者群中青年占比远超半数的状况相匹配。

本期“写作课”的小说作者是一位“〇〇后”,《如果所有人都下落不明》是其小说处女作。跟许多刚刚开始创作的人差不多的是,自身经历和经验成为首选资源,但是如何处理和表达正在形成的“成长记忆”,则是一个不易把握也颇费勘验的难题,好在这个短篇以明晰、利落而不是玄虚、灵怪的语风自然而然地讲故事,变故的空间中渐显所有人物选择的因由,“如此这般”的实陈和“何以如此”的探问都不那么浓烈,故事的底部保留着对他人自尊心的照料,显现了非同一般的平衡力——藏锋的分寸,让独特的小说感与持续写作的可能性彼此互见。这一师生同框、创评互动的栏目,注重展现关于写作的尽可能多的含量,设立以来已经出现过四次,今后还会继续。

《春江水很暖》在语言、节奏、结构这些渐渐被忽视的小说技术要素上,给我们来了一次教科书式的复课。而在内容和价值层面,作品则在情节推进中积攒着势能,无论对手艺还是对人对事,随着猜测、了解与决断的世相描述,修养、素养、涵养都在具体生活里悄悄复原,让有所守护的心地,于底线之上,发出由弱渐强的情意之光。

人作为复杂的生命体,成长之路在基点上与家境、际遇关系甚大,《徒步走到终点》充分容纳了上述常人常态,更在常人难以体察、常态难以比拟的艰险环境考验中,贴近戍边军人的体感和心绪,写出家国意志和崇高信仰的深沉力量。适逢建军节到来之际,向人民子弟兵致敬!

——编 者

目 录

短篇小说

春江水很暖 · 林那北/004

失寻之夜 · 李 晁/012

夜神的礼物 · 陈小手/022

沉默的树 · 刘永涛/029

写作课

如果所有人都下落不明[短篇小说] · 陈王言诺/042

小说写作的“词”与“物”[评论] · 李 洱/052

中篇小说

徒步走到终点 · 西 元/054

异响 · 王玉珏/077

望春门 · 李知展/095

河流如戏 · 周 燊/114

散文

地的脾气 · 陈宝全/137

三沙印象 · 钟法权/147

只因饱看梨园戏 · 周吉敏/156

泸州行 · 张 合 潘凯雄 王久辛

艾 平 龙 一 张 楚 南飞雁

卢一萍 朱 强 章 泥 黄海兮

廖泳清/178

诗歌

栽下杏树,种上牡丹 · 李 南/168

欢乐而活泼 · 李 樯/172

九月 · 洪光越/175

访谈更多

好的创作是将文学与时代的敏感性合而为一

“好的作家比如老舍,他的文学敏感性和时代敏感性是天衣无缝的,甚至可以说是同一种敏感性。这是非常难得的状态。我们在写小说时不断努力、徘徊,都是在找这种敏感性。”

原创推荐更多

散文 | 深埋的格桑

爱从未缺席,它只是被贫瘠的年代挤压成粗粝的硬块,待风霜蚀尽棱角,才显露出温润的内核,沉重如初,亦温柔如初。原来母亲的爱,早已以不同的形态,深埋于时光的褶皱里。

散文 | 梅雨漫步沙湖

梅雨,是天地间一剂无声良药,以最温柔的方式,治愈心灵的创伤。它没有雷电的轰鸣,也没有暴雨的猛烈,只是以一种恒久、近乎悲悯的姿态,默默守护着在雨中漫步的人。雨,是世间最包容

散文 | 古城人家

古城是历史的活化石,而守护它的古城人家,才是真正的文明薪火传递者。

散文 | 父亲与二胡

本文以湖南洞口县宝瑶村的省级非遗 “罗溪熬茶” 为背景,讲述了瑶寨老艺人父亲与返乡女儿冬妹子在乡村变迁中的故事。父亲以一把承载着雪峰山记忆的旧二胡,坚守着古老民乐,从早年卖

诗歌 | 花一样的伤口(组诗)

就这么相安无事坐着 早晨就会美好,风像孩子一样跑过 跌一跤,再爬起来 小区的一切都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