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张惠:怀念王飚先生
来源:近代文学(微信公众号) | 张惠  2024年01月26日11:34

王飚(1944-2024)

早上收到师母的微信,点开没读完一行,大颗大颗的眼泪就砸下来。后来和我通话的时候,师母说让我不要太激动。其实我没有觉得我很激动啊,我都没有嚎啕大哭,不是很激动,就是很难过。

赶到北京和师母见了面,师母有点失神地念叨说,都说人都免不了这一天,可是走过和王老师一起走过的路,想到在这里一起吃过饭,在那里做过什么事……原来师母根本不像电话里那么坚强,我的眼泪又绷不住了。

博士毕业以后,王老师慨然接受我去社科院做博士后研究。老师觉得我在北大读的是古代文学,又去美国留过学,因此建议我做近代翻译小说的课题。这虽然是一个好题目,而且我也申到了博士后面上基金,但是真的很难,因为晚清近代翻译进来的小说浩如烟海,而且早期翻译又无规则,意译,改译,漏译,误译比比,甚至连原文的作者,各家不同的译者都译名不一,有时还知名不具。看材料都太难看完,何况还要提炼线索和观点以作研究。虽然我很努力地硬着头皮去看,老师也悉心地批改了我的论文提了改善意见,之后也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山大学学报》等刊物发了一些文章,但当我希望冒昧投投《文学评论》这样的刊物,老师却认为我火候不够,叫我还是沉下心来认真打磨,尤其是要“提升理论深度”。我那时很郁闷的,还跟老师抱怨:“您总让我十年磨一剑,可现在人家都是一年磨十剑,没等我磨好,人家早把我打死了。”

我感觉到,老师对戏曲、古代文学和翻译文学都很有自己的心得。比如说我讨论明末清初传奇再创作的“洁化”现象,在转变溯源上,除了我自己总结的剧作家本身通过一己微力拯救世风,老师认为还应加上顺治到康熙清代文化政策调整的影响。我注意到林纾好像留下了三种关键性的“误译”,即同名异译、删减基督教和增润“吁天”,塑造了一个内涵完全不同于原著的汤姆形象。但我认为这并非缘于通常所谓林纾不通外文造成的败笔,而是深思熟虑的有意“误读”:为唤醒同胞而有意曲笔为之。老师提醒眼界还应该开阔,要从个别扩展到一般,因此我又去考察鲁迅周作人的翻译小说,胡适的翻译小说,进而发现国人在翻译外国小说的同时,对西方文学从隔膜走向了解,逐渐通过选择、引进、吸纳,革新了中国小说,进而萌育了现代翻译观念。在我讨论中国古典文论的现代价值之时,见到一位西方汉学家浦安迪受到中国古文理论启发,将之应用到中国古代小说,并总结出章回小说独特的“纹理结构”,我的心中萌生一个疑问,散文理论能用于小说分析吗?老师指出杂文学时代,诗学、小说学、文章学包含共通的“文心”和相通的法则。甚至我讨论《红楼梦》翻译的时候,老师也认为从学术史来看,在文化交流的最初阶段,当异国语言不仅对一般读者、而且对大多数学者也还是一道文化栅栏的时候,译本这个“新的版本”往往被视为具有“原版”的意义。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对“原著”的研究,也受到译本忠实程度或误读程度的制约。总体来说,在我对个案研究披荆斩棘的时候,老师总是提醒我见树木更要见森林,尽量从学术史的角度,从文学史、文化史的维度来考察。

有时候,我偶尔心中会掠过一丝疑惑,因为我没见过老师发过相似类型的论文,那我的很多问题怎么老师都能“接得住”?那他自己为什么发表那么少?只有寥寥几篇论文,甚至有的也不是发在“权威”期刊上。

有时候,我会写点轻灵的《红楼梦》小鉴赏文发在微信公众号上,令我很意外的是,老师却很喜欢这些《红楼梦》小鉴赏文,还建议我结集成书,我很不解地跟他说,写成书有谁看啊?何况最重要的是这又不能算成果不能评职称,现在最重要的是发权威期刊、申项目!

我尤其记得老师喜欢一篇《宝玉“情不情”新议》,使我更加想不通,老师不是经常让我加强理论深度吗?可这一篇甚至都没用理论。老师却说,你的这一篇,还有其他的那些红楼梦鉴赏文,是以前那种“老派”的写法。

我一毕业就到香港工作了,在香港既无师承,又无亲友,老师总觉得我好像在那里伶仃孤苦,举目无亲,甚至还担心我赚的钱够不够生活。我那时总觉得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因此我还跟老师说:“看,我在香港活下来了吧?”老师觉得我像一个闯天下的小侠女,还戏称我是“小女侠”。于是我天天都是在看啊写啊,老师有时候问我圣诞节和元旦在干什么,我总是说,我在写论文啊。老师叹息道,痴儿何必自苦若是!我说,人家努力,我要更努力才行啊。

但是我遇到了很多完全出人意料的打击和坎坷,我不理解,感到非常委屈。老师也为我不平,但是也无能为力,于是说:“小惠回来工作吧。”但是当社科院的张晖老师积劳成疾于36岁英年早逝之后,老师很少再说让我回来了。改成宽慰我说,生命就像一个篮子,幸福快乐的回忆就是篮子里的花朵。当一个人回首一生的时候,最重要的未必是功名利禄,而是那些篮子里的花朵。然而每个人幸福快乐的记忆其实都并不是很多,所以人生的过程也很重要,不要只盯着结果。

但是我又开始勤能补拙笨鸟先飞那一套,拼命地写论文、申项目,因为评审团不是说我还需要努力吗?后来我又申请到一个项目,此前,我写了两个完全不同的申请书,一个谈近代中外文学关系转型的,是老师一直较为强调的“大处着眼”的;一个是晚清粤港私人书信与科举文献的。申请前专家提意见,比喻道,后者很精致,但却是个60平的小户型;前者比较大气,好比是个120平的大户型。最后递交的以及获得的项目就是近代中外文学关系转型。

获得项目后刚好老师、师母和姐姐来香港了,我特别高兴地请他们在铜锣湾吃海鲜,老师一直说太破费了,可我最遗憾的是,当时没仔细看菜单,其中的石斑鱼上的是鱼块而不是整鱼,我要再加一条整鱼,老师非不让,我只好说,那老师和师母下次来我们一定要再点整鱼哦。姐姐跟我说,当时都快大年三十了,有一次师母、姐姐和姐夫都出去玩,老师却没有一起去,帮我改项目申请书。我听到这里,觉得实在是太惭愧了,都怪自己没用,拖累老师也这么辛苦。我把老师、师母和姐姐送上跨境旅游大巴,嘱咐他们一定过些日子再来,谁知道老师再也没来到香港!

过了几个月,师母突然打电话告诉我,老师中风了。我赶到北京的医院,当时老师正背对着我吃饭,他回头的一刹那,我愣住了,老师的头发突然几乎全白了,模样也变了,我张了张嘴,还没说话,眼泪刷刷就掉下来了。

此后我还和老师见过几次,有一次推着轮椅,和师母一起把老师推到小花园,安慰他不要心急,慢慢就会康复。还有一次,老师、师母、姐姐和我还共同参加了南社的会议,师母也是让我推着轮椅把老师推到会场,从门口到老师的座位那一段距离,我心里真的很有悲壮之感,老师本来是该在会场讲台上中气十足侃侃而谈之人,就像他以前一样,但是现在突发疾病,只能坐在台下和他的老朋友们相见。老师是很重视仪表之人,现在这样他自己心里一定也很难受。

此后就是三年疫情,内地的城市封城最多几个月,但是香港却一直持续了三年多,它的隔离政策也是回内地隔离十五天,回香港再隔离十五天,然而,我们没有寒假,春节只放七天。暑假的时候还要值班,并且不能连续值班。因此整整三年多,我没有离开过香港,只能和老师师母通过电话联系。

老师巴不得早日恢复,但是这谈何容易。后来我也查过文献,脑溢血中风留下后遗症是很难或无法恢复的,但有时我又看到外国有报道,有新药正在试验期,因此总电话叫他要有信心。而且在师母的精心照料下,老师一度恢复得不错,可以拄着拐杖行走,而且说话也清晰了,甚至还一度可以爬楼梯。但离恢复如初当然还差比较远,我每每宽慰他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是要有一段时间的,老师我们不能太心急。”

老师病倒之后,我才知道他有上百万字的专著和未发表的论文,现在着急想整理出版。我想起几年前,老师要把他以前的一本书再版,让我做校对,我很快做好了,而且找出了几处错字,也按照现代的学术格式修订了一些以前著作所没有的注释,还没大没小地给老师发微信开玩笑:“尊敬的王飚先生:经过张主编的认真校对,抓出了您大著的很多虫子,请您遵照一一修改。”老师大笑,觉得我实在是太调皮了。还说了好几次,说我的手很快,希望将来他的著作我也能帮他修订。可是我,还有师兄,我们从来都不知道他居然攒着上百万字的专著和未发表的论文!而且这些要全部出版需百万巨款,我们都是学校的普通老师,又如何筹齐这笔款项呢?老师在社科院的时候,当会长的时候,怎么没有一部一部地把它们都出来呢?

虽然如此,我和师兄还是努力地做了一些整理工作,一边做我还一边和老师感慨,说有篇文章一看才知道原来老师不止对近代文学有研究啊,或者这篇文章写得这么好怎么只发在普通期刊上太亏了。突然有一次,老师很郁闷地跟我说,电脑坏了,很多资料不知能不能恢复,而且这段时间也不能做研究了。我知道后也很着急,因为总觉得他如果还做着一点事,心里还有个寄托。因此就自作主张买了台笔记本电脑,我出不去香港,就托北京的朋友给老师送去再帮他装好系统。但朋友打电话要上门送电脑的时候没说清楚,老师和师母还以为遇到了诈骗,给我打了电话才弄清楚。

但是老师的身体还是在病情反复中变差了,原本行走和说话功能一度有所恢复,但没想到又摔了一跤,在医院躺了一段时间,肢体功能又退化了。长时间说话少,口齿也不再清晰了。我总是说:“会好的,会好的。”总是期望外国的那个新药能赶紧通过试验能够上市,可以试试有没有效。而且师母就是医生,在她的护理下,老师肯定还是可以好转的。2023年的中秋,我还给老师寄了月饼,师母还打电话说,老师收到了很高兴,说谢谢小惠。我还以为老师会和以前一样,一年一年这么维持着,甚至还能好转,谁知道突然听到了这个噩耗。

当一点一点去看这些专著和论文的时候,以前那种种不解我终于明白了,老师写过多部专著《中国近代文学史新编》《中国文学近代转型史》,本来就在文学史方面用力甚深,所以才常常叫我应该具备史的眼光。他有一篇谈京剧的论文,原来他曾经对戏曲也有研究。还有一篇已发表的《传教士文化与中国文学近代化变革的起步》,提出传教士的“知识传教”模式,形成一种区别于纯粹宗教文化又区别于单纯科学文化、既源于西方又适应当地的独特的“传教士文化”,这是19世纪中国西学知识的主要来源。传教士文化的“复合性”和“在地化”特点,为接受世界近代文化提供了多样选择和自主重构的可能,影响了以魏源、王韬和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三代文学变革的先驱,逐步改变了他们的知识结构和社会理想,对文学家从士大夫文人向近代知识分子转型起了重要作用。传教士引进近代印刷、出版技术和报刊等新型文化载体和传播方式,进而影响文学创作。报章文体、时新小说、新学诗、新剧这些文学近代化变革的起步,都可以追溯到传教士文化。这篇我真的认为是一力作。可惜,老师的一些论著或是点校型的,或是普及读物型的,虽然是古籍整理或是学术普及,但在现在的评价体系中不被认为是科研成果。老师的一些论文只是发表在普刊上,或许他认为质量重要发表园地不那么重要,但是在浩如烟海的学术论文中大多数人如何披沙拣金?更多的,是根本未曾发表的论文或者论著。他为什么不发表?在追悼会的前夜,师母的一席谈话中无意的几句令我恍然大悟,师母说老师经常默默思考,那时候家里人都不敢打扰,因为他在打会议讲话的腹稿,或者在构思给别人著作写的序言,或者在为人写推荐信,还要处理学会的各种事务,以及应邀挥毫泼墨题词撰句。而且老师每一次都要花很长时间,因为他做事特别认真,总是要打磨了再打磨。他的大部分学术黄金时间,原来都没有花在自己身上。

千古文章未尽才!我为老师感到深深的遗憾。

但是,直到今日,我也甚至没能写出一篇让老师满意的论文,作为学生也没能成为老师的荣耀,伤心之极,深感有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