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与《地道战》相连的人生
来源:北京晚报 | 董梦知  2024年01月10日10:04

元旦期间,应朋友之邀,我去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参观。钻进村落下那纵横交错的地道里,我突然想到抗战作家李克和他的《地道战》,回忆起1991年时陪同李克老师重返他曾经战斗过的冉庄地道战遗址的场景。《地道战》是一部反映冀中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利用地道神出鬼没打击日寇的长篇小说,是抗日战争的红色经典作品,为广大群众所喜爱,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刚刚过去的2023年,恰好是李克的百年诞辰,而我也是因为小说《地道战》走上文学道路,并因缘际会,和李克老师有过一段共事关系。

1991年,本文作者(右)与李克(中)夫妇在冉庄地道战遗址入口处合影

看《地道战》走上文学道路

长篇小说《地道战》出版的时候,我正上初中。如饥似渴地把它读完,我被书中冀中军民利用地道神出鬼没打击日寇的动人情节迷住了,同时也记住了李克这个名字。一部小说里面就有这么惊天动地的世界,它引起了我读书的兴趣。从此,这类抗战作品一经面世,我就千方百计地找来阅读。像《新儿女英雄传》《敌后武工队》《烈火金刚》《平原烈火》《野火春风斗古城》……还有电影《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嘎》《鸡毛信》等等,我一部也不错过。那时我也在思考,冀中平原上怎么出了那么多抗日英雄?怎么产生了那么多传奇故事?怎么诞生了那么多著名作家?怎么写出了那么多经典名著?这真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将来我一定要去看看,探个究竟。

就在我一本本地读着这些文学作品,逐渐沉浸在获得越来越多的知识而愉悦时,却不知不觉地迷恋上了文学。从此虽历经坎坷,但矢志不渝,最终走上了从文的道路。这真是老天不负有心人。从事文学相关工作后,没想到后来竟然有幸和我自幼仰慕的作家李克老师同室共事,真是三生有幸。我们都尊称他为李老,从此,我对他的了解也逐渐加深。

李克出生在保定地区蠡县悟儿头村,村前一条大河直通白洋淀。抗战爆发时,李克只有16岁,他满腔热情地参加了抗战工作,第二年入了党,组织送他上了抗日民族中学。毕业后他担任了区教育助理员、县文联主任,他在战斗中开始创作反映抗日斗争的唱词、话剧、小说等作品。抗战胜利后,李克到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进修,毕业后任军区火线剧社创作员。1949年后,李克到北京市文联工作,后成为文联专业作家。1983年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他兼任驻会副主席。1987年我由市文联刊物编辑调至该协会担任秘书长,他成了我的顶头上司。

我们协会以挖掘、搜集、整理、繁荣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编辑出版民间文艺丛书为宗旨。工作上,李克是我上级,业务上是我老师,不论在工作上和思想上,我都受益良多,而且我们建立了融洽的师生情谊。

战友重逢再返地道之乡

在相处的那段岁月里,最使我难忘的是重返地道之乡的保定之行。

那是1991年,保定电视台筹拍系列电视片《保定作家群》,为写过保定地区革命经典的作家拍专集,李克自然名列其中。李老让我同行做协调联络工作,这正中我的下怀,圆了我多年的夙愿。

1991年8月中旬,我陪李老夫妇驱车来到保定,入住早为我们订好的宾馆,随即编导张红年来看望李老。下午我们一起研究了拍摄方案,决定沿着李老当年战斗工作的轨迹拍摄。

次日晨,我们和摄制组一同出发,直奔冉庄。县文化局的领导及村干部早已在村口等候。李老一下车就被大家团团围住,嘘寒问暖,犹如亲人久别重逢。李老旧地重游分外激动,特别是见到了当年和他一起打过地道战的老韩,两人热情拥抱。老韩是李老当年的战友,也是这次拍摄的向导。

拍摄开始了,李老和老韩一边在村里走,一边介绍情况。老韩说,七七事变后,鬼子就打过来了,来到他们村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可遭难了。好在第二年村里建起了党组织,1939年又成立了抗日政权,大家有了主心骨,心里就踏实了。党领导村民,全民动手,家家挖地道。通过一次次的实战,吃过亏,受过挫,但也吃一堑,长一智,先后把各家的地道连起来,然后又通往村外。

地道越来越完善,洞口也越来越隐蔽了。老韩一边说,一边引导查看各种各样的洞口。炕席下面、锅台底下、碑楼里、磨盘下,甚至在牲口槽的底部都是洞口,这些洞口隐蔽之巧妙,让人意想不到,鬼子就更找不到了。摄影师跟随着把这一个个巧妙的洞口摄入镜头。老韩说:“那时李老是区干部,经常来我们村介绍各村挖地道的高招,指导工作。”李老谦虚地说:“什么指导啊,是来和乡亲们共同研究怎么打鬼子,我们挖地道开始时是为了躲鬼子,后来就利用一切地形地物开凿枪眼儿,打击敌人。”李老指着村里的一些景物说,你看看这临街的房屋、墙垣,再看看那家商店的柜台,还有那座三关庙,处处都有暗眼。鬼子来了还没发现人,就被我们一个个报销了。

午休后开始拍摄地道,我们一行人都钻入了主干道。主干道高近两米,宽约一米。走不多远就有个出入口,那是通往各家各户的。干道有许多交叉口通往支道。交叉口有牌子指示方向,写着通往何处。地道里还有大小不一的洞房,从容纳几个人到二十几人的洞都有。大的作为指挥所、休息室,小的当库房,存放粮食、物品,还有的用作厕所。半天过去了,地道仍无尽头。老韩介绍说,村里地道总长达30多里,相当于从冉庄走到保定,现在我们见到的不过是保留较好的一段。这天摄制组跟随这两位老战士的介绍拍完了冉庄地道地上地下的各项设施。值得一提的是,冉庄地道遗址是国务院1961年第1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道战》出续篇 完成一生宏愿

第二天,结合长篇小说《地道战》的内容拍摄冉庄地道纪念馆,当时纪念馆是村头的一排平房,虽然面积不大,但内容十分丰富。里面分别介绍了地道的形成、发展的过程,以及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这些都用文字、图片、实物系统地展示出来。包括挖掘地道用的镐、锨、铲、土筐、马灯等用具;打鬼子用的长矛、土枪、步枪、手榴弹等武器;缴获的钢盔、皮带、步枪等战利品。此外,六年间鬼子扫荡的次数、烧杀抢掠的数字,以及冉庄民兵与日寇作战的次数、消灭日伪军的数字等,都有详细记载。这一件件实物、一组组数字,真切表明我们的人民是如何用落后的武器和武装到牙齿的凶恶敌人血战到底的,这真是不屈的精神、英雄的人民。拍完纪念馆,门外的长条桌上早已备好文房四宝,请李老题字。李老略加思忖后,欣然命笔:冉庄人民创造了战争奇迹——地道战。

最后一天是李老的独角戏。李老站在村中间那棵大槐树下,讲述了他为什么要写地道战的那段悲壮历程。他16岁就满怀热情参加革命,与区小队和各村民兵一起与日寇展开了地道斗争,亲身经历了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见证了凶恶的日本鬼子残杀村民的种种暴行。更令他刻骨铭心的是,他表弟被日寇抓到炮楼后宁死不屈,被毫无人性的鬼子大卸八块,扔进沟里。当他和战友们把小虎的尸体一块一块找回来时,真是撕心裂肺。

在整个抗战期间,李克亲身经历了我们的军民为保卫家园,是如何舍生忘死地和鬼子拼命的,他也看到了那一个个日夜相处的战友倒在敌人的枪炮中、屠刀下的悲壮场面。这些血和火的淬炼,一次次震撼着他的心灵,使它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一定要把这段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记录下来,告诉我们的后代,让他们永远记住这段历史。从此,他口袋里总是装着笔和本,他一边战斗一边记录,就这样在长达数年的残酷战争环境里,孕育出了那部长篇小说《地道战》的胚胎。说实话,那时候他从没想到当作家。

李老这番发自心底的肺腑之言,再加上这两天的亲见亲历,耳濡目染,我突然犹如醍醐灌顶,使我的思绪产生了一个飞跃,猛地解开了困惑我多年的那个谜。是我们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创造了平原游击战、地道战的奇迹,使冀中平原成为一片抗日英雄辈出、传奇故事涌现的神圣之地,同时也成了一片丰厚的文学沃土。所以,在这片沃土上诞生了这么多的传奇故事,孕育了这么多的著名作家,这正是“时势造英雄”的最好注释。

李克这位以创作抗战小说成名的作家,在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又出版了歌颂冀中人民在白洋淀水上神出鬼没打击日寇的长篇小说《水上传奇》。在他逝世的前一年,也就是1999年,他又创作了《地道战》的续篇《神槐树下》。他毕生都在完成他一生的宏愿,那就是把抗日战争那段历史记录下来,告诉我们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