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蔡震:郭沫若与北京城头的月
来源:文艺报 | 蔡震  2023年03月17日07:30
关键词:郭沫若

初见北京这座文化古都,郭沫若是在赴海外留学的旅途上。“北京城头的月”,让他感受到古都蕴含的些许诗意,但这里不是他驻足的地方,他眺望的是远方。30余年后,当阅尽千帆的郭沫若,又从东北经原路走进北京,这里已经“换了人间”。古都成为新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一切都不同了,已经成为著名文学家和学者的郭沫若也不同了。

接踵而至的各种会议,一次次的国务活动、社会活动、文化活动,还有一个一个新职务的加持:政务院副总理、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联主席、中国科学院院长兼历史研究一所所长、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委员会主席等等,当然有两个身份是没有改变的:文学家与学者。这最初的繁忙,实际上预示了郭沫若此后的北京岁月是什么样子。

文学家、学者仍然是郭沫若最重要的社会身份,但北京之于郭沫若,俨然成为一个阔大的人生舞台,他以一个个不同的社会角色交错期间,腾挪穿行。北京在郭沫若的文学创作或其他文化活动中,基本上并不表现为一种地域文化环境。

如果将“郭沫若在北京”作为郭沫若研究的一个学术范畴,它当然需要一个学术思考的着眼点和切入研究对象的视角。那么,这在很大程度上并非展开一个空间的维度,即“在北京”,而主要呈现为一个时间的维度:“新中国成立后的郭沫若”。

在郭沫若研究中,很多时候需要有一个历史时段的框定,譬如,少年时代、留学时期、流亡时期、抗战期间等等,这会让学术思考具有更明晰的历史指向和历史内容。

郭沫若在北京,或者说“新中国成立后的郭沫若”研究,已经有了多方面展开以及许多研究成果,但主要集中在一些学术思考的点上,譬如,历史剧《蔡文姬》的创作、学术论著《李白与杜甫》的撰写、《兰亭序》论辩等等。相比较而言,“新中国成立后的郭沫若”在郭沫若研究中,还是比较薄弱的一环,远逊于其他历史时期的研究。

其中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关于郭沫若宏观把握和认知的难度。北京在共和国的政治文化生活中是一个特殊存在,那么具有各种政治文化身份而活动在北京的郭沫若,于其人生旅程中自然也会表现为一个独特的存在,它们是郭沫若过去所不曾有过的人生经历。要对这一时期郭沫若的人生有宏观意义上的把握,做全面的历史叙事,实非易事。而这个把握和认知,又是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郭沫若”的基本出发点,它关系到怎样评说郭沫若各个方面的活动,并进行深度思考。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崭新的社会革命和政治态势之中,文化语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郭沫若的诗歌创作走向出现了新的特点。从形式到内容、题材的选择、审美意识的传递、诗歌表达的方式、语言的运用等都与此前大为不同,“命题”为诗在其创作中成为常态,其诗歌的基本主题则是歌颂。这种种变化既是郭沫若的个人选择,也是时代的选择,要评说郭沫若的诗歌创作,就要在政治、文学之间有一个恰如其分的把握,不然可能会陷入就事论事,以偏概全。

文献史料收集整理的不足,是影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郭沫若”研究的另一个原因。郭沫若在北京度过了后半生,身兼各种职务,涉足多方面的政治、社会、文化活动,相关文献史料数量巨大。但在许多方面它们还未曾被整理,处于缺失状态。以档案资料为例,郭沫若后半生的工作和经历,有很多都留存在档案资料之中。发掘整理这些档案资料,方可支撑起相关的学术研究,譬如,郭沫若为保卫世界和平大会所做的工作,为创建、管理中国科学院所做的工作,创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办学思想,《蔡文姬》的创作主题,《兰亭序》学术论争的来龙去脉等等。

总之,关于“新中国成立后的郭沫若”的学术研究,尚大有可期。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