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周作人合译《神盖记》手稿研究
鲁迅与周作人,这对中国文学现代史上的双子星座,后来反目,但早年却是“兄弟怡怡”,有很多共同从事文学活动的记录,目前仍留存的相关见证物并不少,但是兄弟二人合作手稿并不多见。
2024-03-11
-
刘绍棠 丁帆 徐兆淮通信
通信一 兆淮同志: 你好!丁帆的评论我看过了,写得不错,我删掉了一小节,因为他对我的那几篇作品似乎看得不够仔细。
2024-03-05
-
明体达用 固本兴新——从一封新见信函看任继愈的学术传承与创新
任继愈(1916—2009),山东平原人,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
2024-03-04
-
《闲堂书简》中的程千帆先生
“后人逛文学之街,只注意霓虹灯下的大橱窗,源流、起伏、正变都被忽略了。
2024-02-26
-
王可:信札里的“滋味儿”
2024年出门的第一餐是一碗热面条,十里河玉香宫的河州牛肉拉面。
2024-02-18
-
柳青佚作《在旷野里》内外
新年第一期的《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柳青70年前的长篇小说佚作《在旷野里》。
2024-01-12
-
四册名家题签汇集一代学人风骨
一本“题题题”内封 世间事,常常出乎意料,譬如这一组四册名家签名本的不期获得。
2023-12-20
-
析酲解愠,锋发韵流——记沈尹默先生赠郭子杰入蜀词稿
近日有幸,近四十年后得以重睹秋明翁沈尹默先生赠郭子杰入蜀词稿线装一册,令人回忆起一些难忘的往事,又从而勾起了一点考证的兴趣。
2023-12-01
-
常任侠致李小缘书信四通考释
一 常任侠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诗人、艺术史家。
2023-11-30
-
国家图书馆藏鲁迅创作手稿版本谈
一、国家图书馆藏鲁迅创作手稿概况 国家图书馆(下文简称“国图”)前身为京师图书馆,始建于1909年,1916年起正式接受国内出版物的呈缴本,开始履行国家图书馆的部分职能。
2023-11-10
-
广搜博采,再续华章:程千帆先生《闲堂书简》增补小记
程千帆先生的书简收集整理,始于陶芸先生。
2023-11-03
-
《天龙八部》手稿首次公开亮相
金庸《天龙八部》手稿 今天是武侠小说作家金庸逝世5周年的日子。
2023-10-30
-
一花一世界 一沙一宇
《溪鳗》与《车钻》手稿(部分) 1984年第10期的《人民文学》杂志,同时发表了林斤澜的两部短篇小说《溪鳗》和《车钻》,这是他“矮凳桥风情系列”小说中的两篇。
2023-10-23
-
如闻謦欬叙旧雨——袁鹰赐札四通释读
图为柯灵、林林(右)致袁鹰信札 2023年9月4日,我入夜浏览《文汇报·笔会》的公众号,获悉老作家袁鹰已于三日前谢世。
2023-10-11
-
藏在名人书信里的时代注脚
去年冬天,上海鲁迅纪念馆整理馆藏,推出年度特展“一纸书信 万千情怀——上海鲁迅纪念馆藏名人书信展”,以尺牍勾勒新文学乃至新文化大半世纪的发展和研究进程。
2023-09-22
-
词林佳话:《烬馀词》题识的问世
李一氓旧藏词集丛刊第一辑,已于2022年由巴蜀书社出版。
2023-09-18
-
珍贵手稿《林海雪原》征集始末
2023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中国国家版本馆时,特意驻足观看了《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等经典红色作品手稿及图书版本,他感慨地说:“这些书当年都看过,激励了多少人啊。
2023-09-17
-
沈从文晚年书法中的童心
沈从文的书法爱好保持终身,晚年的书法作品尤为精妙。
2023-09-01
-
“危”中之“机”: 中国手稿学要怎样发展
一. 中国手稿学目前的状况 中国的手稿学研究,近几年十分兴盛。
2023-08-29
-
使那粗糙的世界显得如此柔和
2003年,为编《穆旦诗文集》,经诗人杜运燮先生介绍,我与杨苡老师相识并通信。
2023-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