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平:所谓先锋,或将是旧的弃物
在《批评的返场》后记,我描述了个人的写作经历,其中提及二十世纪末进入文学批评之前写杂七杂八小东西的十几年,这十几年包括了我曾经作为一个失败的先锋小说仿写者的学徒期,也是马原、残雪、洪峰、余华、格非、苏童和孙甘露等以先锋小说收获文学声誉的时代。
关键词:  先锋2022-03-22
-
阎晶明:期待内部的、立体的批评
“文学新批评”今日推出阎晶明《期待内部的、立体的批评》一文。
-
述学文体的革命,是时候了!
维特根斯坦说过:“能够自我革命的人才会成为革命者。
关键词:  文体2022-03-18
-
突破模式:讲好故事,写活人物,用妙细节
微信互联网时代,给小小说以巨大的展示空间。
关键词:  小小说2022-03-18
-
“新散文”20年:命名的赋新及理论标举的疏漏
进入新世纪之后,散文思潮的弱化构成了文学思潮整体趋于弱化的一种表征。
关键词:  新散文2022-03-14
-
重建文学总体性的可能
关于青年写作这个话题,一个有意思的坐标,就是像莫言、余华、格非等“50后”“60后”作家,早在他们30岁出头时,就写出了被今天的文坛奉为经典的作品。
2022-03-14
-
散文渴望创新
近年我一直在思考散文的创新问题,最近读到了几篇“别样”的散文,十分精彩。
关键词:  散文2022-03-14
-
当下文学理论的功能退化与修复
摘要:当下文学理论的功能退化表现在三个方面:对文学创作与欣赏的精神供给功能严重退化、对文学批评的观念引领功能严重退化、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公共性功能严重退化。
关键词:  文学理论2022-03-11
-
胡性能:南方文学的异质
…… 在我看来,中南的写作与西南的写作在气质上更为靠近。
关键词:  南方文学2022-03-10
-
“泛文学化”的挑战与机遇
所谓“泛文学化”,指的是文学表意与非文学表意之间的边界日趋模糊这一正在发生的重要文化现象。
关键词:  泛文学化2022-03-10
-
刘诗伟:文学的旌幡是文学性
作家是对文学性上瘾的人。
关键词:  文学性2022-03-08
-
来自虚拟的权威的挑战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文学的内涵构成了重大的挑战。
关键词:  人工智能2022-03-07
-
自然写作:中国生态文明的文化自觉
从2021年开始,《草原》杂志联合国内知名作家、评论家和媒体倡导并发起“自然写作”,开设“自然写作”栏目,引起了国内文学界的普遍关注,也引发了自然文学创作的新的热潮。
关键词:  自然写作2022-03-05
-
戏剧性和抒情性问题:小说叙述的两个向度
一、小 引 虚构性写作,或更狭义地说——“小说”这种艺术形式,在现代以来,存在着两个明显的向度,即“戏剧性”与“抒情性”。
关键词:  小说叙述2022-03-05
-
实验与选择,变奏与互动——百年新诗的六个问题
内容提要 百年新诗是起于青萍之末而浩大于风云际会的壮阔进程。
关键词:  百年新诗2022-03-03
-
“泛文学化”的挑战与机遇
所谓“泛文学化”,指的是文学表意与非文学表意之间的边界日趋模糊这一正在发生的重要文化现象。
关键词:  泛文学化2022-03-01
-
发心志者不栖,索无垠者多为
《小说评论》2021年新开设的“三栖专栏”,旨在推动文学创作与评论的文体进化,以及如何打破文体界限、融汇沟通,生发出这一时代的崭新文脉。
2022-02-27
-
从断裂到共生: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范式观的反思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学”不是一个具有确定不变内涵的概念。
关键词:  当代文学研究2022-02-25
-
文学创作人工智能化的前瞻性分析
人工智能作为一门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自诞生以来就以其技术革命的颠覆意义和实际应用范围的强势扩张而备受关注,并且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关键词:  人工智能2022-02-25
-
“Z世代”文化画像
“Z世代”一词最早流行于西方,用以指称出生于1995-2009年的一代年轻人,又称“网络世代”“互联网世代”。
关键词:  Z世代202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