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时代,你有没有被网络困住?
“精神内耗”是2022年互联网的热词。
2023-08-21
-
作为“非文化”的短视频
短视频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型视频形态,它既构成一种媒介景观,也在海量用户的深度参与之中形成契合时代自身结构的叙事形式和美学特征。
2023-08-21
-
ChatGPT语境下的青年写作者观察
与其他代际的作家相比,青年作家还没有来得及对自身经验进行有效处理,就面临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的冲击。
2023-08-19
-
宁肯:一个人的现场——小说的八个问题
一 空间 1.共时与历时 我同意结构主义观点:一个文化意义是透过相互间的关系也就是结构即空间被表达出来。
2023-08-16
-
杨静南:小说及其背后的视角
1 在貌似浅显易读的长篇《布鲁克林》里,爱尔兰作家科尔姆·托宾塑造了十来个各有特色的人物形象,其中描绘最细腻也最为突出的当然是这部书的女主人公艾丽丝。
2023-08-11
-
中国文学正在迎来一场新的变革
“三十年一小变,百年一中变”的历史规律,基本上构成了中国文化之心法 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从天文和地理——宇宙——演变的角度讲了天道运行的规律,结合以往的大事件论及天道对人道和历史的影响,总结出“天人之际”的规律。
2023-08-11
-
媒介融合时代,文学的“出圈”
■今天,文学不仅不再局限于纯文学,也不再是静态的客体对象或文本结构,而是媒介融合时代的动态事件,甚至有着比以往更加丰富包容的形态 ■过度泛滥的短视频会让文学的传播局限于碎片化的方式,并有可能曲解作家作品的原意,也不利于培养受众的专注度和对问题的深度思考,这个是需要警惕的 一 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创作与文学活动已悄然发生变化。
2023-08-10
-
经典代读短视频的利弊得失
自媒体时代的文学经典传承,之所以值得重视,来自于这样一个预判,即在自媒体时代,对文学经典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和阅读心情都出现了新变化。
2023-08-09
-
文学经典的动态生成与新媒体重塑
文学即人学,人类的共同经验以语言艺术的形式凝成文学经典并得以代代相传。
2023-08-09
-
傅其林:论文学阐释的悖论
赵毅衡在《“新批评”文集》的《引言》中指出,新批评形成了具有矛盾性的辩证诗学观。
2023-08-06
-
重勘文本,还是重建批评?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重写文学史”“再解读”“重返八十年代”等学术思潮,从不同侧面进入正在成型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对当代作家作品进行重新解读、评价,构成了对当代文学史的补充与修正。
2023-08-04
-
青年写作带来新的文学气息
尽管文学的主题是永恒的,但是文学的表现在更为年轻作者的笔下,理当有新的呈现、新的侧重和新的感知,这也是文学书写的魅力所在。
2023-08-02
-
影视作品背后的“文学之美”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
2023-08-02
-
什么是今天的“创意写作”?
创意写作是否等同于文学写作,写作的创意性是否等同于文学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面对今天无限而具体的写作需要提供形式与内容上的,比如跨文体、跨形态、跨业态等的“适切”“有价值”的支持。
2023-07-29
-
创意写作的分化:选择“游牧”还是“农耕”?
无论培养的是“在固定园地上耕耘的农夫”,还是“在广袤原野骑马闯荡的游牧者”,这两个实践路径都是当下中国式创意写作的有效探索。
关键词:  创意写作中国大学创意写作联盟2023-07-29
-
作家打造人设,是否有助文学走向大众?
近年,作家越来越多地在公开场合露面,积极投身于自我形象的塑造中,除了参加读书沙龙、讲座、朗诵等与文学相关的活动,还参与录制综艺节目和直播、脱口秀等网络节目。
2023-07-26
-
张鸿:说说改稿
这一阵子,是我和《广州文艺》这几年来最忙碌的,看稿、改稿、读书、研讨、新书分享、评奖、颁奖……生机勃勃。
2023-07-26
-
当代诗词创作:创造一片不同寻常的风景
编者的话 谈到“诗词”,一般来说有两个指向:一是传统诗词经典,如《诗经》、李杜诗、苏辛词等;二是五四以来的现当代诗词创作,有时候特指当代(甚至是当下活跃着的)诗词写作者创造出来的新文本,后者常被称为“当代诗词”。
2023-07-24
-
报告文学能写短一点吗
不知起于何时,报告文学写得越来越长,出的书也越来越厚,越来越漂亮。
2023-07-20
-
存在一种令人愉悦的“文学性”吗
文学的泛化是从作品中心转向文化中心,这种“文学性”的蔓延,使“文学”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宏大概念,既取消了文学的独立性和唯一性,也阻断了文学在想象世界里的可能性。
2023-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