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春雪到春潮
改革开放初期,青年冯源、陈嘉南敏锐地嗅到了时代大潮的潮润气息,地处偏僻山村的他们从捞渣工做起,贩卖时装、制作话梅、开办打火机厂,誓把命运握在自己手中,二人的创业史时时处处透露着市井生活的活力和坚实。
-
玉珍:那些奇怪的脑瓜在想些什么
烟酒茶是我爸非常擅长的老三样,但他极少喝醉,这十几年来我没见他醉过。
-
关于《独角牛》的题外话
武宁县是我的家乡,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
朱光潜:要彻底了解文学,必须自己动手练习创作
研究文学只阅读绝不够,必须练习写作,世间有许多人终身在看戏、念诗、读小说,却始终不动笔写一出戏、一首诗或是一篇小说。
-
《燕食记》创作谈:食啲乜?
老话常说,“食在广东。
-
军旅报告文学的审美特点
在我国的报告文学作品中,军事题材在新中国成立前占绝对优势,在新中国成立后也占很大比重。
-
杨晓升:想到的和没想到的
杨晓升,《北京文学》社长兼执行主编,编审,曾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选的“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称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
-
我为什么写《地动》
《地动》 石舒清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重要信息 关于海原大地震,我在写作过程中整理到一些信息,有必要在这里重述一下: 一、海原大地震发生于1920年,那年公历闰年,全年三百六十六天;农历无闰月,全年三百五十四天。
-
艾玛:碎片之下
我的电脑桌面上有许多文字的碎片,手机、iPad的备忘录里也有,有时在路上有所见闻,或平日里一时有感,便随手记下。
-
范小青:文学干什么
文学写作者该干什么呢?这是废话。
-
《第一爆》创作谈:消失的白暨豚和消失的故事
我刚迁居南海边那会儿,听说几年前,成群的白海豚频繁出没于内伶仃洋面,有时候,它们会游进深圳湾来嬉戏,在海水中露出青灰色或灰白色或粉白色身子,张望着小眼睛,看美丽的黑脸琵鹭优雅地从头顶缓慢飞过,好奇地打量蛇口、青山、马山和天水围山上郁郁葱葱的植物。
-
扬起凤头展翅飞
万事开头难,写散文也不例外。
2021-03-16
-
小白:人工智能早晚会创造出一部像样的文学作品
好像为了印证小说中某种假设,故事借用了一个古老母题,像希腊人皮格马利翁那样,有些人就是会爱上自己的创造对象。
关键词:  人工智能2021-03-16
-
王安忆:小说的载体
这是作家王安忆2019年在浙江大学一次讲座的内容,文字稿经本人于2021年1月24日整理、修订。
-
透过每位老人的白发,都能窥见隐在岁月深处的往事
每个人都有往事的。
-
观心观物——长篇小说《年华》创作琐记
人生是用来经历的,同时也是用来书写的。
-
李浩:旧瓶和可能的新酒
它的出现完全是偶然。
关键词:  李浩2021-03-15
-
王鼎钧:月是故乡明
今年是牛年,我是属牛的,今年是我的本命年。
-
陈仓:自己为自己料理后事的人是多么孤独
父亲捎话来说,他欠我了。
关键词:  陈仓2021-03-12
-
观心观物——长篇小说《年华》创作琐记
人生是用来经历的,同时也是用来书写的。
关键词:  《年华》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