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建东:巨浪与岸
只有在与现实相遇,与世界邂逅之后,叙述才显得弥足珍贵。
关键词:  刘建东2021-11-10
-
小说的主题变奏
对于很多小说家来说,当被问及写某部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这一定是尴尬的时刻,是失语的时刻。
关键词:  小说主题2021-11-10
-
焦典:像蒲公英一样轻的大象
很少有人见过真正的大象。
关键词:  焦典2021-11-09
-
马步升:雅俗从来是一家
文学从一开始,似乎都有雅俗之分,甚或雅俗之争,但却从来没有分开过,也没有争出什么高低,分或争的结果,几乎无一例外,都是雅俗握手言和,然后雅俗同体,皆大欢喜,最终,呈现为一种新的文学景观:雅中添加了俗的成分,使得作品更具趣味性和传播力;俗中注入了雅的底气,作品的艺术性和传承性都获得了提高。
2021-11-09
-
邵丽:把父亲从“天台”上找回来
这个父亲并不是我的父亲,是我书写父亲角色中的一个。
关键词:  邵丽2021-11-08
-
陈仓:像在大街上邂逅一个心动的女孩,那种感觉非常奇妙
我以前是写诗的,2012年底开始阴差阳错地写起了小说,当时对小说界一片空白,不知道有哪些当红作家,更不知道有哪些文学流派和期刊,对选刊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仅仅局限于在图书馆里的惊鸿一瞥。
关键词:  陈仓2021-11-04
-
梁鸿:女性存在之样态是我们文明最为暧昧和难以叙说的事物
这是一篇我特别想写好的小说。
关键词:  梁鸿2021-11-03
-
《久悦记》后记:如影随形
没有人会想到,在后疫情时代,我会得了双向情感障碍。
关键词:  流潋紫2021-11-03
-
陈玺:原汤化原食
童年记忆中,靠着红薯和玉米果腹的社员们,嚎闹着得到生产队的默许,结伙溜到泛黄的麦田中割下麦穗,在自家捶布石上碾晒,趁着夜色磨成面。
关键词:  陈玺2021-11-03
-
梁晓声:后来的事
在文学、戏剧或影视作品中,阶段性的故事结束后,若再需要交代什么,每以“尾声”言之,而这与中国古典小说常用的“楔子”异曲同工。
关键词:  《田园赋》2021-11-03
-
永城:《复苏人》自序
现在回想起来,也许是我二十多年前在美国养的那些蟑螂,为我埋下了写一部科幻小说的种子,尽管那时我完全无法预料,二十年后的自己,会把写小说当成糊口的营生。
-
炙饼·月光·行脚僧
《引路人》是被“引至”我面前的。
-
奚榜:懂得,就是最大的文学奖
不太记得自己以桢理和奚榜两个笔名,在《中篇小说选刊》露了几次面——不评职称就不用记录——但我觉得最近几年,只要在写就会被他们看见——据说其他人也一样。
关键词:  奚榜2021-10-31
-
汤成难:深蓝海上的钢琴
春天在鲁院度过,《海水深蓝》就是在那儿完成的。
关键词:  汤成难2021-10-31
-
苏二花:这个小说能写这么顺利,是沾了听故事的光
《送84位烈士回家》是鲁顺民老师所著的长篇报告文学,2007年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曾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确定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的重点图书,是一本“为了生命的尊严与荣誉”所写的书。
关键词:  苏二花2021-10-28
-
孙绍振:如何解读经典散文丨写作课
散文和诗歌和小说不同,小说和诗歌都相当稳定的形式规范,一望而知,而散文则不然。
关键词:  经典散文2021-10-27
-
冯骥才:小说的眼睛丨写作课
在短篇小说中,其眼睛有时是一处细节。
关键词:  冯骥才2021-10-27
-
汪曾祺:小说里边最重要的是什么?
原载一九九一年第四期《写作》 有的作家、评论家问我,小说里边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说最重要的是思想。
关键词:  汪曾祺2021-10-26
-
于晓威:中篇小说散发出心智成熟的气息
《中篇小说选刊》创刊四十周年了。
关键词:  于晓威2021-10-24
-
迟子建:小说的丛林
我在大兴安岭长大,是个典型的“林中女孩”。
关键词:  迟子建2021-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