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派文学研究丛书”即将出版,陈思和作序
“海派文学研究丛书” 海派文学向来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2021-09-11
-
向迅:我们该如何书写父亲?
《与父亲书》向迅 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作者向迅给父亲的手写信 新书《与父亲书》出版后,受到不少同行和媒体朋友的关注。
2021-09-10
-
王蒙:回忆创造喜悦和忧伤,以及猴儿
敲键轻轻心绪来,初时初恋好花开,如川逝浪波犹碧,似梦含羞情未衰。
-
濮存昕:每读一本书,就像从井底来到了井台上
原标题:濮存昕:每读一本书,就像从井底来到了井台上,张望一下,我们还得回去…… 这是一本有声频的书,创新之处就是文字和语音同在这本书里。
关键词:  濮存昕2021-09-10
-
张翎:记住的才可能存活
有人问我作为一个女性作家,为什么会关注灾难创伤题材?我对自己的创作状态是木知木觉的,经过提醒回头一看,才发觉这些年我的确写出了一些涉及这类题材的作品,如关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余震》(后被改编为电影《唐山大地震》),关于江南抗战题材的《劳燕》以及描述贫穷遗留的心理创伤的《流年物语》等。
关键词:  张翎2021-09-10
-
葛水平:悲悯人间,就是我们自身的悲悯
订阅《中篇小说选刊》近三十年了,三十年的阅读,携带着岁月风尘一路走来,有一种从江湖之远,迈向庙堂之高的自豪感,因为,就像当初我被其中的文字吸引而一再订阅一样,《中篇小说选刊》为我打开了一扇门——我的中篇小说《甩鞭》获得了“2004-2005年度《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中篇小说奖”。
关键词:  葛水平2021-09-09
-
《太阳转身》后记:想去种一块田
2020年夏季,“新冠”疫情刚刚得到控制,我就去云南文山壮族自治州采风。
关键词:  范稳2021-09-09
-
黄德海:尝试成为非虚构成长小说
我通读过出版的金克木先生作品,编过两本金先生的集子,反复提起过他的数篇文章。
关键词:  黄德海2021-09-09
-
张柠:论细节
● 摘 要 细节和情节这两个名词,本质上都应该当作动词来理解。
-
今日批评家 | 贺仲明:心灵的对话
心灵的对话 贺仲明 在现行的文学体制和许多人的观念里,文学批评似乎被隔离在文学之外,其实,正如韦勒克和沃伦在著名的《文学理论》中所指出的,文学批评应该是文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着时代文学的发展状况。
-
陈应松:面向高山大地的写作
如此艰难 写作在如今变得如此艰难,特别是小说家。
关键词:  陈应松2021-09-07
-
叶临之:会飞的故事
中篇小说《伊斯法罕飞毯》发表后,相继获得了选刊们的关注和垂青,这让我意识到自己真的在讲述一个会飞的故事。
关键词:  叶临之2021-09-06
-
王晓渔:一个文学票友的阅读观
一个文学票友的阅读观 王晓渔 “批评观”通常指文学批评观,对象主要是中国现当代文学。
-
彭思萌:自深深处
不知道为什么,从小我都被一群聒噪的长辈包围着,他们不停嘴地说,我虽不赞同却被迫不住地看着、听着,长此以往,我就慢慢成了一个难得表露自己态度却坚定不移的怀疑论者。
关键词:  彭思萌2021-09-06
-
石华鹏:小说写作的技与艺
小说是门技术。
-
孙频:所有的生长都来自暗处
编者按 当“新‘小说革命’”“文学无界”成为文学界关心和热议的话题,我们面对的是朝向未来的一场大胆想象和创造。
2021-09-04
-
石华鹏:小说写作的技与艺
小说是门技术。
-
石钟山:我最值钱的家当
最早知道《中篇小说选刊》这本刊物时,是我刚参军不久,在团部图书阅览室里,第一次看到有这么多优秀中篇小说集中在一本刊物里,读过之后,便放不下她了。
关键词:  石钟山2021-09-03
-
月光照在你身上,也照在我身上
阅读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好的小说人物往往会叫我们产生“不适”感。
-
格日勒其木格·黑鹤:一篇关于从草原去往森林的猛犬的故事
这是一篇关于从草原去往森林的猛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