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2024年第3期|萧相风:消失的半岛书店(节选)
萧相风,本名李刚,籍贯湖南永州,1999年毕业于北京信息工程学院,2011年进修于鲁迅文学院第十五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
2024-07-01
-
时间书:袁隆平在靖州
有人说,时间如海,辽远,浩渺,深邃。
2024-06-28
-
又见多瑙河
一 春风荡漾的4月29日,一则来自新闻媒体的信息像磁铁一样强烈地吸引了我,顿时在我心头升腾起一种炽烈的火热。
2024-06-27
-
《当代人》2024年第6期|彭玲:大海生甘露
海水能喝吗? 能。
2024-06-26
-
杨红昆:文学是最美好的交流
2024年6月7日上午,中国老挝作家文学交流座谈会在昆召开。
2024-06-26
-
《作家》2024年第6期|冉正万:何其锐也
2000年9月4号星期一,农历八月初七,我夹了个包和儿子一起从家里出来。
2024-06-25
-
追光记
一 年少时在山里转悠,我最喜欢的地方是小舅家所在的鲁德村。
2024-06-24
-
可可托海不是传说
廖天琪,女。
2024-06-21
-
被困住的灵魂(节选)
这是一群在“病态”与“清醒”之间挣扎的人,他们的一部分灵魂,被困在了另外一个世界。
2024-06-21
-
扎根笔记|大海:一线驻村手记:厚土·乡情
【栏目语】 2024年,《作家通讯》全新改版,推出新栏目“扎根笔记”,邀请在基层一线工作、驻点、深入生活的作家、文学工作者分享他们对于广袤大地和人民生活的观察与体悟,展现新时代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向人民学习”的精神风貌。
2024-06-20
-
与黄蒙拉聊天
为了庆祝日中文化交流协会成立五十周年,2006年5月11日晩,东京交响乐团在北京保利剧院举办音乐会,我和夫人有幸到现场“一饱耳福”。
2024-06-19
-
打开心门
1 在距离杭州建德市40多公里的一个村庄,有一处院落,这里三面环山,石子路两旁的木屋和白色楼房里,住了三四十个人,十几个家庭。
2024-06-19
-
扎根笔记|黄国辉:援藏故事:缺氧二三事
【栏目语】 2024年,《作家通讯》全新改版,推出新栏目“扎根笔记”,邀请在基层一线工作、驻点、深入生活的作家、文学工作者分享他们对于广袤大地和人民生活的观察与体悟,展现新时代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向人民学习”的精神风貌。
2024-06-18
-
《湖南文学》2024年第6期|余艳:黄金周·黄金屋
这是益阳清溪村的荷塘月色。
2024-06-17
-
《人民文学》2024年第6期|厉彦林:齐风淄火(节选)
厉彦林,沂蒙山人。
2024-06-14
-
哲匠遗图
如今常用的模范、榜样、规矩、准绳等词,大多源自建筑工匠术语,但在很长一段时期,中国建筑界却不能回答一个问题,中国古建是怎么设计出来的? 历史文献里,有关古建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的记录寥若晨星,导致国外学者认为,中国传统建筑没有设计,只有负责建造的工匠。
2024-06-12
-
《山西文学》2024年第5期 | 宋长江:无暇悲伤(节选)
宋长江,辽宁丹东人。
2024-06-12
-
“轴”转乾坤
“发扬玉兰精神,建设美好临西”“运河之水天上来,五十八里过邢台”……从邢台沿东吕高速东驶,还未进临西县界,公路两边这类宣传标语便迎面扑来。
2024-06-11
-
1964,我的高考
不参加高考 我所经历的高考,在1964年,60年前的往事了。
2024-06-07
-
手杖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
202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