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小说 >> 重点推荐 >> 正文

《太阳升起的地方》作品连载(19)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7月31日15:40 来源: 秦万鑫 秦万明

  父亲的行为感染了他,这个时候他就会更加卖力地挥动手中的铁锤,不断奋力地敲打石块,他的身边,碎石堆也越来越高,超过了其他人。

  在河道更下游一点儿,是一座纸厂,每当纸厂“放窖”之时,河岸上就聚集了无数的人,拿着各式各样的打鱼工具沿河岸奔跑,不停地盯着河上浮出水面的鱼儿。

  “放窖”是“起窖”的第一步,就是要将窖里浸泡了半年之久的制纸原料,像竹子或麻秆从池子里取出来,所以要先将窖池的生石灰水全部排入河中,然后再将浸泡了几个月的竹子拖上来,用来碾打成纸浆。

  窖池足足有篮球场那么大,石灰水不断奔涌流入河中,这个时候,靠近石灰水河道这一侧,那些鱼就会被熏得半死,昏昏沉沉地浮出水面。河岸这一侧聚集的大人孩子开始惊叫欢呼,不停伸出网兜网鱼,也吸引来很多看热闹的人。

  林子青这天看了抓鱼,等人群散去,他突然看见纸厂里面堆了很大一堆旧书报纸。那是收荒匠在城市收来的,也有一些是抄家运到这里来的,都准备用来做纸浆原料,很多书籍都还好好的。他一时间就想拿上几本,他左右看看,手刚一伸上去就听见一个洪亮的嗓音叫他。

  “林子青!”

  他一时竟不知所措,抬眼一看竟然是邓卫东。

  “你……”林子青一时间愣住了,自从那次雨夜中偷回小提琴,后来又听刘干事说起邓卫东家庭的历史问题,他一直想见到他,却没有他的消息,没想到在这里遇上了。

  两人都欣喜若狂,打量着对方。

  “你长高了!”邓卫东上前拍着他肩膀。

  林子青看着邓卫东,突然想起了刘干事对他说的……

  邓卫东更加消瘦,目光中有一丝忧郁。

  “你看,我原来那么风光,红卫兵造反兵团司令!妈妈的!鬼晓得,我老爸也查出政治历史问题了。我也成了麻五类?呵呵!简直是喜剧。”邓卫东自嘲道。

  邓卫东掏出烟点燃:“我在这个纸厂做临时工。你咋来这里了?”

  “我在上面,帮我爸爸打石头。”林子青指了指上游沙石处。

  那边有个工人过来叫:“卫东,又运过来一车书,你去挑!”

  “好好好!”邓卫东拿出香烟甩给工人一支,又干脆把一包烟扔给他,“帮我给大家下个雨。”

  “下雨”就是给所有人发烟。

  “好好好!”那工人高兴地走了。

  邓卫东看着工人走去,左右看了看轻声说:“这里的书太多了,都是抄家运来、收荒匠弄过来的。这里面有不少好书。我来这里做临时工,就是想找些书。好可惜啊,一大车一大车地拉过来,打成纸浆。你也整点儿回去?”

  看林子青挑来挑去不知挑啥好,邓卫东干脆从里面提出一捆自己选好的书:“你先拿去,这些都是世界文学名著。等一下,我给你找个麻袋装起,不要被人看见了。”

  邓卫东手脚麻利地装起一麻袋书,扛在肩上:“走,我给你拿过去。”

  “我拿过去吧?”林子青说着上前。

  “我给你拿过去,我还要见见你爸爸,这么近我不去看看他,就太没礼貌了!”两人说着很快就走到沙石处。

  林父刚从河里挑沙石上来,望着他们走过来,他停下来。

  “伯父!”邓卫东老远就大声招呼着。

  林父高兴应答了一声,等他们走近,看着沉沉的麻袋,他左右看了看,悄声问道:“你们拿的啥?”

  “好东西,都是书!”邓卫东还是笑嘻嘻的。

  林父疑惑地看着,伸手按了按麻袋,叹息了一声:“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啊。”

  “呵呵呵!伯父,读书人窃书不算偷!”邓卫东笑呵呵地说,又正经地叫道,“伯父,你身体好吧?我叫邓卫东,和林子青是一个学校的。”

  “嗯……我听子青说起过你。”林父仔细打量起邓卫东,露出赞许的目光,“以后,你要多帮助林子青。”

  “伯父,你好客气。没说的,我们是同学。”

  邓卫东往河心看了看,打了个冷战,不由得对林父肃然起敬:“伯父,天太冷,要多穿点儿衣服,这么重的体力活路,要吃好点儿哦!”

  “这没法啊,要生活呢!总不会一天到晚睡觉就有好日子过,该做啥就做啥吧!”林父又拍了拍身子,露出卷毛羊皮背心,很自豪地说,“我有这个,这可是青海地道的羊羔皮,跟了我十几年了,穿起还发汗呢!”

  邓卫东上前摸了摸:“唔,好暖和啊,很贵吧?”

  林父喜滋滋地抚摸着羊绒卷毛:“是不便宜!”那是他多年以前,手里还比较宽裕时,狠心咬牙花了自己相当于几个月工资的全部积蓄,从一个青海人手里买下的。

  邓卫东告辞了林父往纸厂走去。

  父亲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止不住心里的喜欢,点头称道:“这个娃娃不错!”转而对林子青说:“你看人家多有礼貌,多懂事,你得向他多学着点儿!”

  邓卫东给林子青带来的书基本上是那些欧洲十九世纪名著,像雨果的 《 九三年 》 《 悲惨世界 》、托尔斯泰的 《 战争与和平 》 《 复活 》 《 安娜·卡列尼娜》、司汤达的 《 红与黑 》、伏尼契的 《 牛虻 》、杰克·伦敦的 《 热爱生命 》,以及最著名的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像获得了巨大的宝藏,林子青那些天饥渴地读着那些书,书中人物强烈冲击他的心灵。一个个人物和他们的命运,在逆境中的坚忍不拔和永不放弃的精神,深深感动了他。他由衷崇敬他们,他常常掩卷沉思。他的心灵之门慢慢开启了,他对文学的热爱的激情迸发了出来,他感到精神上有了寄托。

  当他再次到纸厂寻找邓卫东时,工人告诉他,邓卫东已经不在这里了,工人说起来话音里带着钦佩和崇敬。

  十七

  每当吃过晚饭,路灯亮起的时分,小巷的孩子就聚集在一起。这些孩子都在青春发育期,体内荷尔蒙蠢蠢欲动。他们三五成群,歪歪斜斜靠在铺板上,或站在街沿边,说些似懂非懂的男女之事,眼睛扫着路过小巷的女孩。漂亮点儿的女孩走过来时,大家都鸦雀无声,目光闪烁,偷偷看上一眼,等女孩走过去,这才壮着胆子对着女孩吹口哨起哄。女孩一回头,这些孩子便一阵哄笑。

  这些倒没啥坏心眼,他们只是觉得好玩,要不就是给街上的女孩取歪名。小巷口蜂窝煤厂里有一个送煤的女孩,真的就是让人感觉到老天在开玩笑。这个女孩皮肤特别白嫩,却偏偏在黑得不能再黑的地方,她在那里一站,那才叫“黑白分明”,小巷的孩子把这个女孩叫“煤炭西施”。还有那个卖豆腐的女孩,模样又像豆腐一样,雪白细嫩,他们就叫她“豆腐西施”。街口那个糖果铺里面一个女孩,随时笑容甜甜的,就取名叫“糖果西施”。一时间,“西施”遍地,就连每天傍晚来挨家收马桶大粪的农村女孩,其中一个模样姣好的女孩,也被冠以“大粪西施”。

  这些孩子最爱去的是那个糖果店,那里面有一个公用电话。大家会怂恿大胆点儿的男孩子,常常借故打电话,又装着半天打不通,借机和“糖果西施”搭讪几句。有的孩子则悄悄地揭开糖果玻璃瓶抓上几把水果硬糖。

  但也不是所有的女孩都被冠以美誉,也有让女孩伤心欲绝的绰号。街上一个女孩,小时候颈子上落下一块疤痕,就给她取了一个“锦上添疤”。有一个女孩亭亭玉立,屁股特别翘,本来是女孩很美的身段体态,这些孩子反而给她取了难听的绰号,叫“鸡屁儿”。还有什么“尿泡脸”“地包天”之类,想得出来的就乱叫一气。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