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陈漱渝:冯雪峰笔下的姚氏父子
来源:《芳草地》 | 陈漱渝  2024年02月04日08:53

鲁迅有一首七绝《赠蓬子》:

蓦地飞仙降碧空,云车双辆挈灵童。

可怜蓬子非天子,逃去逃来吸北风。

这是一首游戏之作,但也具纪实性,描写1932年上海“一▪二八”战争期间,灾民流离失所。作家穆木天一时去向不明,其妻麦广德雇了两辆黄包车,到友人姚蓬子家去寻觅。但蓬子也不知穆木天的下落,只好留她们母子暂住,自己吸着北风另觅住处。穆天子是古小说中的虚构人物,能从天而降,但姚蓬子并非神人,只好在战乱之时逃来逃去。

姚蓬子(1905-1969),作家,浙江诸暨人。1924年即与鲁迅交往。1927年曾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12月在天津被捕,自首叛变,并于1934年5月14日的《中央日报》上发表《脱离共产党宣言》。鲁迅在同年11月12日,11月17日致萧军、萧红信中分析了姚蓬子“转向”的原因:“蓬子的变化,我看是只因为他不愿意坐牢,其实他本是一个浪漫性的人物。凡有智识分子,性质不好的多,尤其是所谓‘文学家’,左翼兴盛的时候,以为这是时髦,立刻左倾,待到压迫来了,他受不住,又即刻变化,甚而至于卖朋友(但蓬子未做这事),作为倒过去的见面礼。”

冯雪峰跟姚蓬子大约于1925年相识。当年春季,雪峰由杭州到北京,住在西城沙滩的小公寓,借原浙江第一师范同学潘漠华的北京大学入学证去当旁听生。他这一时期结交的文友当中,就有浙江同乡姚蓬子。1930年,冯雪峰跟鲁迅等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蓬子参加了这一作家团体并担任过执行委员。蓬子“转向”后,曾任国民党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委员,国民党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委员,并任以美国商界为背景的《扶轮日报》副刊编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姚蓬子加入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与老舍合编《抗战文艺》杂志,又在重庆开了一家作家书店,出版了一些进步书籍,所以新中国建国之后仍作为统战对象对待。1955年受“潘汉年、杨帆错案”株连,蓬子一度被捕,获释后担任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终年64岁。

姚蓬子有一子二女:长子姚文元,长女姚之华;二女儿姚文华,患脑膜炎早夭。姚文元1957年2月6日在《文汇报》发表《教条和原则——与姚雪垠先生讨论》一文成名。1957年6月14日,《人民日报》又转载了姚文元同年6月10日在《文汇报》发表的《录以备考——读报有感》。从此他的文章越来越霸气,成为了一根有名的“整人棍子”;由于政治上长袖善舞,“文化大革命”期间堕落为“四人帮”成员之一。

姚蓬子是冯雪峰的故交,所以雪峰1943年到达重庆之后,于同年12月迁至蓬子开设的作家书屋借住,直至1946年2月离开重庆到上海为止。因为蓬子有变节的经历,雪峰借居在他那里曾经使进步文艺界的一些人反感。但实际情况是,当时周恩来指示雪峰在重庆公开活动,让他住在作家书屋是为了掩护他执行“特定任务”,也有利于开展统战工作。

由于冯雪峰熟悉蓬子的历史,所以时任上海芦湾区党委宣传部理论教育科科长的姚文元于1953年底写信给雪峰,除表示关心雪峰的身体以外,主要是想从他那里了解一些其父的情况,愿与其父划清界限,以期在职务上得到升迁。雪峰承认蓬子“曾做过一些党的工作”,“对进步出版界也帮过一些忙”,“自首时,尚未破坏过党的组织”。至于蓬子“转向”的问题,雪峰在信中分析说:“你父亲的确在政治上是软弱的,又是糊涂的。他可耻的自首,人家都说是因为怕死,这大概是真的。他胆子小,所以不敢革命,怕牺牲,而同时也不敢做大坏事(这总还算好)。他选择了开书店的职业,可是不知为什么他又弄成了商人的习气,他那种爱钱的性格,常常使别人吃惊。而且据我知,他常因此受辱而不觉得什么似的。”雪峰于1953年向上海方面开具过蓬子曾经掩护过他的证明,并在这封信中劝姚文元不应对其父亲采取简单疏离的态度,“而应该去接近他,把关系搞好,一边说服他。”(《冯雪峰全集》第7卷,第55至5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说蓬子怕死,是因为他被关进南京中央宪兵司令部的监狱之后就精神崩溃,成了软骨头。说他爱钱,是因为蓬子开作家书屋时,借出版鲁迅、老舍等作家的著作赚了不少钱,姚文元被捕入狱之后,还以其妻金英的名义继承了蓬子的部分遗产。

应该说,姚文元1953年给冯雪峰写信时,还是把他作为父执之辈看待的。1957年9月,雪峰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同年底,姚文元就赶写了一篇《冯雪峰资产阶级文艺路线的思想基础》,发表于1958年2月的《文艺报》。在文化大革命后期,雪峰对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同事说,姚文元写文章,只是为了给领导看,不是为研究而写作,为广大读者写作。姚听到有领导在内部讲话中提到他之后,就接连写信要冯打听清楚,转告原话,沾沾自喜之情溢于言表。后来,姚文元靠笔杆子打人出了名,本来脑子有毛病,再也写不出什么东西来了。那些署名文章,大都是写作班子捉笔的。最后雪峰愤愤地说:“白痴统治文坛,最好是大家都白痴,才能相安无事”。(陈早春:《追忆冯雪峰的晚年》,《蔓草缀珠》第125至12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

1976年1月31日。即当年农历丙辰年元旦,冯雪峰含冤病逝。炙手可热的姚文元对冯雪峰追悼会的批示是:“不见报,不致悼词,一百至二百人的规模”。直到雪峰逝世后三年,即1979年11月7日,他的追悼会才重新在北京隆重举行,邓小平、胡耀邦、叶剑英、陈云、邓颖超、宋庆龄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献了花圈。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朱穆之在悼词中,称冯雪峰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的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家、诗人”。冯雪峰的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第一室,而姚文元死后埋在上海青浦区福寿园,为避人眼目,墓碑上都没敢刻上自己的名字。

(转载自“手稿研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