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贾若萱:完成一篇小说
分享到:
来源:《长城》 | 贾若萱  2023年07月25日09:19

这篇小说的灵感来源于两件事情:一件是前两年的新闻报道:一位教师给一位学生补课,帮助学生顺利考上大学,但考完之后却收到学生的举报,不仅把补课费上交,还因此丢了工作。一件是在我的家乡发生的事,一位男子的妻子想要离婚,男子发动所有认识的人,去帮他劝说自己的妻子,最后还是闹得不欢而散。

我将这两件事情放在一起,写成了一件事情——实际上这两件事情是这篇小说里的背景,而真正的事情是现在进行时,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在一天之内,回忆了自己曾经的创伤,这个创伤本不该发生,但是发生了,他完全不知道怎么愈合。

这篇小说是快两年前写的,那时的我在思考“主题式”的写作,也就是如何将一个主题变成一个小说。现在再读这篇小说,毫无意外,主题确实“太明显”了。也许可以说,这是一个关于道德的故事,做了好事之后却受到惩罚,那么人在面对选择的时候应该怎么办?也或许可以说,这是一个关于创伤的故事,当一个人有了创伤,如何带着创伤继续活下去?

我经常在小说中设置两个人物,让他们发生一点什么。因为我不知道一个人的故事应该怎么写。这篇小说也是两个人物,但他们身上都有道德的影子,可以说是两个相反的面。我不知道这两个人物完成得如何,是否因为“主题”的明显而变得僵硬,但希望下一次会更好。

访谈更多

阿来:文学首先是建设自己

“作家就是跟限制做搏斗的,写作的乐趣在这儿,难度在这儿,挑战性也在这儿。”

原创推荐更多

诗歌 | 崖头如碑(组诗)

崖头上的老人与崖头下的村庄 是两个世界,中间一条石板路间隔

散文 | 薄荷的里下河奇旅

在里下河这片钟灵毓秀之地,我,薄荷,悠悠然开启独属于自己的奇妙旅程。

散文 | 梅雨有信

原来这江南的梅雨信,不过是大地蘸着无尽水痕,写给凡间的一封封情书。它无声低语:且让日子慢些,看草木吸饱水汽,山色渐渐朗润,待云开雨霁,自有明媚铺陈开来——生命之丰润,恰在

散文 | 情因黄河起

恍如隔世,在横亘着新与旧的堤坝上,俯视星空下古老而又年轻的黄河,仰望黄河上璀璨的星空,与时间老人默默对视,与万物共怀的依是归来的羞涩少年。

散文 | 忆母亲——井水浸透的端午

母亲将溽热的端午喧嚣、活色生香的故乡光景,连同她深沉无言的爱,如同箬叶包裹的糯米,一并封存于时光的静水深流;那井水的寒凉浸透了粽子的糯软,也浸透了记忆深处母亲温热的指尖与